资源简介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 沙漠和戈壁广布【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准确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塔里木盆地的沙漠景观图和位置示意图,正确描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景观特点,归纳其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并解释其成因。3.通过阅读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的分布图,说明本区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教学重、难点】塔里木盆地干旱的自然特征、成因及其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法,问题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塔里木盆地的相关地图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方式一:故事讲述:很久以前,人们渴望能引来天山和昆仑山上的雪水,来浇灌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一位慈善的神仙有两件宝贝,一件是金斧子,一件是金钥匙,神仙被百姓的真诚所感动,把金斧子交给了哈萨克族人,用来劈开阿尔泰山,引来清清的雪水,他想把金钥匙交给维吾尔族人,让他们打开塔里木盆地的宝库,不幸金钥匙被神仙的小女儿玛格萨弄丢了,从此盆地里就变成如图这般景象。 联系塔里木盆地的地表景观导入新课。方式二:图文结合:塔克拉玛干沙漠——死亡之海,希望之海?这里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而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 500~3 400毫米,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就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这里有雄浑的大漠风光,深藏的古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浓厚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人们神往。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什么被称为“死亡之海”和“希望之海”,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沙漠和戈壁广布1.地理位置师:阅读“新疆政区”图(课件展示)和教材“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描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生: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师:简单点评学生的回答,并强调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2.气候特征及成因师:根据教材文字,结合教材“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小组合作探究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及成因。生:推举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师:适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做出总结:3.绿洲、城镇和交通线师: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在绿洲地带却人丁兴旺,同学们知道绿洲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什么位置?其水源主要来自哪里吗?生:绿洲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师:阅读教材“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小组合作探究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绿洲分布之间的关系。生:各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合作探讨,教师巡堂并指导,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并总结:受到干旱环境的影响,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课堂总结】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作业布置】运用本节课所学地理知识,向他人解释塔里木盆地胡杨树“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的原因。【板书设计】二 油气资源的开发【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图,说出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状况。2.通过阅读西气东输线路图,明确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的基本概况,说出该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结合教材图文资料,说出西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及开发现状。【教学难点】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法,问题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图、西气东输线路图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方式一:问题探究: 展示图片,设置问题,你能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分布图,推断塔里木盆地中的人们正在从事什么工作吗?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方式二:图文材料:2016年12月12日,来自中亚国家和新疆塔里木地区的天然气到达福建省福州市,“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建成通气,把清洁能源天然气送到福建人的家门口。 住在福州的王大妈高兴地说:“咱们能用上中亚进口天然气啦!” 根据所给材料,联系西气东输的一线、二线工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油气资源的开发1.油气资源师:阅读教材“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图,结合教材文字,自主探究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状况,说出本地区天然气储量所占全国的比重。生:本地区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的北部、中部和西部,盆地内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师:塔里木盆地地区最初修建的公路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出示“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图中有两条后期修建的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修建这两条沙漠公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生: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2.西气东输工程师:阅读“西气东输线路”图,结合教材文字,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1)说出西气东输两条线路的起止点。(2)一线工程自西向东主要经过哪些地形区?(3)一、二线工程共同经过的省区有哪些?(4)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为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哪些?(5)西气东输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是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的?生:学生小组代表展示合作探讨的结果:(1)一线工程起点是轮南,终点是上海;二线工程起点是霍尔果斯口岸,终点是广州。(2)一线工程自西向东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3)一、二线工程共同经过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4)对西部的意义: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东部的意义: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5)施工过程中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并在施工结束后恢复自然面貌等。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点评。西气东输工程多次穿越我国的黄河和长江,这充分显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大与进步,以此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之情。【课堂总结】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作业布置】利用电脑查阅最新资料,向他人简单介绍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基本概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2.1.doc 8.2.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