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东 南 亚一 “十字路口”的位置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发现其农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1.强化位置的重要性。2.强化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教学重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1.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2.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具准备】1.上网和查阅书刊了解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国家等信息。2.教师收集整理相关的东南亚景观图片和气候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物产介绍(1)天然橡胶:是由人工栽培的三叶橡胶树分泌的乳汁,经凝固、加工而制得,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良好的绝缘性、可塑性、隔水隔气、抗拉和耐磨等特点,广泛运用于许多方面,如制造轮胎。(2)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常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它的果实榨出来的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可代替大豆油、花生油、葵花油、椰油、牛油等,有“世界油王”之称。(3)蕉麻:茎和叶子跟芭蕉树相似,故名蕉麻。叶柄内有纤维,其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是做鱼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还可编织席子和地毯及优质麻织衣料。……你知道以上经济作物哪个地区的产量最大吗?分析东南亚的物产导入新课。2.图片展示 你知道以上哪些景观是东南亚的吗?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景观?由气候特点导入。3.创设情景近年来到“新马泰”旅游是中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那里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可同学们,你们知道“新马泰”是指哪些地方?它们坐落在哪里吗?(学生活动):位于东南亚地区。这里盛产世界闻名的香米,既然东南亚这么闻名,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呀?(学生活动)今天老师就领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东南亚。讲授新课1.位置(教师活动):我们想要到一个地方旅游最首要的问题是要知道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东南亚究竟在世界的什么地方?)也就是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学生活动):读“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回答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学生活动):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中国的南面。板书: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中国的南面(教师活动):海陆位置上,要求学生结合课后活动,在“东南亚地形图”上找出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在图上实际操作把大洲和大洋用线连起来,看看形成了什么字?(学生活动):观察形成什么字?得出“十”字,它处于沟通亚洲与大洋洲、联系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板书:一、十字路口的位置(教师活动):那么大洲大洋之间的交通航线是怎样通过东南亚的呢?(屏幕展示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回答问题。(学生活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浅滩暗礁不多,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所以说马六甲海峡是这个十字路口的咽喉。板书:2、马六甲海峡——十字路口的咽喉 师:出示地图,这是日本通往南亚、西亚、非洲以及欧洲沿海各国的航线图,通过看图大家讨论下面的问题。日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结合上节课和这节课的学习回答。(学生讨论2分钟,教师巡查并参与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矿产贫乏的国家,是一个资源、原材料严重依靠进口、工业产品需要大量出口的国家。马六甲海峡是日本与南亚、西亚、非洲乃至欧洲沿海各国贸易往来的最短海上航线的必经之地。尤其是日本与中东各国频繁的石油贸易,更加充分地显示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所以,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2.范围及国家(教师活动):我们知道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东南亚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呢?板书:范围:(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教材P22东南亚的地形图总结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板书: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教师活动):知道了东南亚的范围,那你知道在东南亚的范围之内有多少国家吗?都是哪些国家?在“东南亚的国家”图中找出东南亚包括的国家。(以小组为单位,快速查找)(学生活动):(学生代表利用屏幕上的“东南亚的国家”图,依次指出国家名称。)出示活动题:看图回答问题,同桌互相讨论完成大屏幕的问题。在东南亚的十一个国家中,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与我国陆地相邻的是缅甸、老挝、越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有“千岛国”之称。3.气候(过渡):在座的同学有很多都和父母去旅游过,在旅游之前我们总要做一些准备,记不记得都拿什么了?(吃的穿的)那要想知道拿什么衣服得先知道什么?(当地的气候情况)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东南亚的气候情况。板书:二、气候师:下面我们来看东南亚的纬度范围,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说出东南亚因为纬度范围决定它位于热带。板书:热带气候师要求学生观察教材P10“亚洲的气候类型”和教材P22“东南亚的地形”图,并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东南亚主要有哪两种气候?它们在东南亚是如何分布的?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得出相关结论: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师继续引导小组成员探究两地气候的特点,农民应该在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提升: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应该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拓展延伸:6─10月盛行西南季风,是雨季;11—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是旱季);马来群岛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应该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师继续出示探究问题: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对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类型和分布又有什么影响呢?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收获和以前所学的知识,先自己进行推理,然后查阅教材上的“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验证,小组成员间再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教师点拨提升: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1)水稻生长喜高温多雨,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东南亚气候高温多雨,耕地较少,人口稠密,这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水稻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2)湿热的气候条件,也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①泰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②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③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④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教师出示反馈练习:假设你去东南亚旅游,就会有这样一个发现:东南亚人喜欢吃米饭,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带着刚才的学习收获,再次进行合作交流。教师点拨提升: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物产是影响居民食物结构的主要原因。拓展延伸:教师多媒体播放东南亚丰富的物产景观图片,培养学生感悟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感。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的近邻——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气候与热带农业生产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知道了东南亚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描述某地区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分析该地区自然影响人文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和同步学习【板书设计】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地理位置:亚洲的东南面、中国的南面2.马六甲海峡——十字路口的咽喉3.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4.国家:11个二、热带气候与农业1.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2.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3.盛产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二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热带旅游胜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并能说明其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2.从水运的便利、水资源的分布、沿河地形平坦等方面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3.对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可进一步通过资料分析旅游业给东南亚带来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强化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即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强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增加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教学难点】 1.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理解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具准备】1.上网和查阅书刊了解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国家等信息;2.教师收集整理相关的东南亚景观图片和气候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诗词欣赏《赠缅甸友人》——陈毅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近邻,友谊长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 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团结而互助,和平力量伟。 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该诗词描写的是东南亚的哪一区域?诗词反映了该区域地势、地形各具有哪些特征?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导入新课。2.图片展示3.湄公河游记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在湄公河黄色的浊流里荡漾起伏,我的湄公河之行就这样开场了。湄公河堤岸的唐人街上挂着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中文字招牌,街上的景致颇有些像旧时的广州。湄公河渡口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东南亚的大河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给城市带来了哪些便利?为什么这里的城市大多沿河分布?讲授新课1.多媒体展示应关注的问题: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首选地的优势条件。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观察“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由此及彼,通过已经学习的亚洲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发现东南亚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东南亚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2.师多媒体出示“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要求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哪些?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请小组成员一起合作探究。3.学生交流讨论,师点拨提升: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中南半岛的河流众多,主要的大河自东向西依次是: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在我国境内有着不同的河流名称,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表示地势较高的山脉和高原;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师:请大家继续阅读下面的“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思考图中所示问题。学生继续交流讨论,师点拨提升: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的河口三角洲。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河流上游河流主要流经的国家、注入的海洋经过的首都红河元江中国、越南太平洋河内湄公河澜沧江中国、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太平洋万象、金边湄南河泰国太平洋曼谷萨尔温江怒江中国、缅甸注入安达曼海(印度洋)伊洛瓦底江独龙江中国、缅甸注入安达曼海(印度洋)仰光(原首都) 4.师总结归纳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特点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2)河流特点: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3)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城市有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等。 承转:春节期间,如果条件许可,大家希望与自己的家人一起,随着旅行团或让父母驾驶着自己家的爱车,到冬季出游的热门地、我们的邻居东南亚旅游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南亚旅游知识的学习。5.热带旅游胜地——观察东南亚的热带旅游图片,让学生自学完成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图文知识的学习。 师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热带旅游和旅游资源图片,让学生感受东南亚的旅游知识。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完成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图文知识的学习。 师点拨提升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的相关知识:(1)旅游资源。①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多数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海滨旅游与度假胜地。②人文旅游资源:东南亚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名胜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2)旅游业发达的国家。 近年来,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已成为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师布置学生阅读“东南亚的华人文化”。师强调注意以下知识:(1)华人和华侨的祖籍多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2)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所在国,使东南亚文化更加多姿多彩。东南亚现存的中华文化遗产也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6.拓展延伸:以下的两个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施的情况,自由选择其一,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对东南亚旅游的了解。拓展延伸1: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东南亚的旅游风景图片,培养学生理解自然与人类和谐的情感。拓展延伸2:因东南亚的宗教盛行,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其宗教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加深对东南亚风俗民情的了解。 东南亚佛教非常盛行,缅甸和泰国把佛教作为国教,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及柬埔寨的吴哥窟均为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筑。 除佛教外,伊斯兰教流传也较广,印尼和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天主教(基督教)。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的近邻——东南亚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明确了中南半岛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东南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了旅游业,到东南亚去旅游已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作业布置完成填充图册和同步练习。【板书设计】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河流大多从北向南流3.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四、热带旅游胜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2.1.doc 7.2.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