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示范教案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课时南其辕而北其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一、考纲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等战役的学习,使学生深刻领悟动机和效果、战争和革命的辩证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惨烈,明了为了防止战争,青年人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三、教学重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美国参战四、教学难点:革命在结束战争方面所起的作用。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六、教学手段:粉笔、黑板和多媒体七、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从电影《侏罗纪公园》说起,列举一系列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严重背离,事与愿违,南辕北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等现象,逐步把话题转到一战:这场战争何尝不是动机和效果大相径庭的一个绝佳例证呢?由此导入新课。第二步:自主学习:设计问题,给学生自学搭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平台。在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之前,同学们有必要先解决一下一些技术性知识性的问题,以便对战场战争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和宏观的了解:1、到底是谁在打这场战争?按参战的先后顺序把他们排出来好吗?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材第9页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能助你一臂之力,可不要怠慢它呦!参战国家 参战时间 参战借口同盟国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协约国2、当然也并非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卷了进来,毕竟有一些国家保持了中立,写出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国家的名字来?3、打这场战争的国家都是在哪些地方展开的大厮杀?4、这场战争打了多长时间?从 年到5、那么这些杀红了眼的国家到底是怎么打的呢?列举一下主要战役?战役名称 时间6、进行了4年的大厮杀,战争终于尘埃落定,各国都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退出战争的?第三步:反馈展示:分别由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背诵上述问题。1、谁在打?参战国家 参战时间 参战借口同盟国 奥匈帝国 1914年7月28日 塞尔维亚未接受最后通牒德意志第二帝国 1914年8月1日保加利亚 1914年10月14日奥斯曼帝国 1914年10月29日塞尔维亚 1914年7月28日俄罗斯帝国 1914年8月1日法兰西帝国 1914年8月3日比利时 1914年8月4日英吉利帝国 1914年8月4日门的内哥罗 1914年8月7日日本 1914年8月23日协约国 意大利 1915年5月23日葡萄牙 1916年3月9日罗马尼亚 1916年8月27日美利坚合众国 1917年4月6日 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中华民国 1917年8月14日巴西利比里亚利比亚埃及2、谁没打?瑞典、挪威、丹麦、荷兰、瑞士、西班牙、阿尔巴尼亚3、在何地打?战线 交战双方西线 英、法对德东线 德、奥对俄南线 奥匈对塞尔维亚4、何时打?从 1914年7月28日 年到 1918 年11月11日5、如何打?战役名称 时间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凡尔登战役 1916年索姆河战役 1916年6、何时因何原因退出?国家 退出时间 退出原因俄国 1918年3月 十月革命,和约签署保加利亚 1918年10月29日 战败奥斯曼帝国 1918年10月30日奥匈帝国 1918年11月3日德国 1918年11月11日 革命浪潮,德皇退位第四步:合作探究——走进历史人物内心,回到历史现场1、假设你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揣摩一下他的心态,描述一下他在一战期间的所作所为。2、假设你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揣摩一下他的心态,描述一下他在一战期间的所作所为。3、我们一开始就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充满了悖论,本来想往东,结果到了西,本来想往南,结果去了北。你能举出一些事例证明一二吗?主观愿望 客观结果战争持续时间:短 战争持续时间:长战略:速战速决 战术:旷日持久战争之旅:轻松愉快 战争烈度:惨烈空前战争结局:胜利结束 战争结局:两败俱伤4、股市,同学们而今已不陌生。股市有很多专用语,譬如套牢、割肉,抄底、平仓等,相当形象生动。我们能不能实行拿来主义,用上述股市流行语来描述一下一战的进程呢?我看完全可以。那么,你能把下列术语和国家之间用线连起来吗?深度套牢 美国忍痛割肉 英法趁机抄底 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强行平仓 俄国第五步:课堂小节引导学生探究了一战一连串的悖论后,总揽全局,予以小结。南其辕而北其辙谁在打:谁没打:概况 在何地打:何时打:如何打:结局:主观愿望:悖论客观结果:深度套牢:另类 忍痛割肉:解读 趁机抄底:强行平仓:第六步:同步测试(一)客观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使德国在西线作战计划破产的陆上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日德兰战役C、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答案:D2、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国总参谋部认为德国“已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A、德国军队的主力受到重创B、协约国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C、德国原定的计划破产,难以承受持久战消耗D、德国军队的战线已被突破答案:C3、一战爆发后,支持同盟国作战结果被摧毁的封建帝国是A、俄罗斯B、德意志C、奥斯曼D、奥匈答案:C4、一战期间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场是A、海上战场B、西线战场C、东线战场D、南线巴尔干战场答案:B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国家是A、德国、奥匈帝国B、俄国、奥匈帝国C、德国、意大利D、英国、法国答案:A6、一战爆发后,没有在欧洲西线战场作战的国家是A、德国、英国B、奥匈、俄国C、英国、比利时D、法国、奥匈答案:B7、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B、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C、借此与双方进行贸易,扩充美国的实力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答案:C8、“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上述材料与美国1914年8月奉行的“中立”政策大相径庭,这表明A、美国的政策是为其利益服务的B、美国的“中立”是不偏不倚的C、美国“孤立主义”传统是一贯的D、美国远离欧洲,不愿参战答案:A9、19世纪中期的英国和20世纪初期的美国在对外扩张上的最大共同点是A、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武力扩张B、利用大国地位称霸世界C、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进行经济扩张答案D、利用高科技垄断产品市场答案:C10、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主要原因是A、同盟国处于协约国包围夹击下B、同盟国的作战方针失误C、美国参战改变了力量对比D、协约国经济、军事实力占优势答案:D(二)客观题1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德参谋总长法尔肯海因于1915年圣诞节前夜,起草了一份致德皇的备忘录,主张集中攻击法国,打算选择一个在情感上被奉为神圣的地区使法国把血流尽,这就是凡尔登。凡尔登是个约有14000人的沉沉欲睡的法国省属城镇,是巴黎的西北入口,离巴黎135英里左右。这个战役的代号是“处女地”行动计划,预定1916年2月21日开始。这天清晨,天气奇寒。7时15分,隐蔽的德军炮群以一小时10万发的速度,把200多万发炮弹密密麻麻地倾注在凡尔登战场上,把法军前沿阵地炸光了。由于进攻的猛烈和零下的气温,法军士气消沉了。2月24日清晨,一营法国步兵全部冻僵,不省人事,苏醒后背转身就逃。由于法军炮兵伤亡惨重,指挥官便临时抽调部分后勤人员充当炮手。其中有位胆小的士兵,由于天生惧怕打炮,慌乱之中,未加瞄准就放出一炮。德军阵地在东北方向,而炮弹飞向了西北方向。炮弹一出膛,这位糟糕的士兵就失声叫道:“我的炮弹打偏了!”当时,法军阵地的弹药所剩无几,在弹药将尽之际,这种行为几乎等于自杀。指挥官气急败坏,大发雷霆,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发炮弹,击中了远处森林中德军的一个秘密弹药补给基地,引爆了基地所储备的全部弹药,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爆炸。德军阵地上的无数门大炮很快变成了哑巴。法军抓住时机大举反攻,把德军一码一码地打回去了。在10个月的残杀中,双方军队发射了4千多万颗炮弹和难以记数的子弹。在连续不断的炮击、喷火、毒气和白刃战的步兵冲锋不能撼动法军时,德国工兵在法军阵地下挖洞,埋上威力很大的地雷,炸成了许多有10层楼深的坑。双方共死伤100万人左右。历史上称此役为“凡尔登搅肉机”。法尔肯海因在战役尚未结束,就于8月28日辞职,毫无保全面子的托词。兴登堡接替他担任参谋总长,以鲁登道夫为副手。材料二 在凡尔登战役正酣时,法军总司令霞飞为了减轻凡尔登法军的压力,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进攻日期定于1916年7月1日。霞飞的原计划是提供2个法国集团军和一个英国集团军,在一条60英里的战线上进攻。由于法军在凡尔登吃紧,法军锐减,因此这个战役从一开始就由英国人来担当了。从6月24日到7月1日,协约国对德军防线进行雷鸣般的射击,6天时间发射了150万发炮弹。7月1日上午7:30分,步兵开始冲锋。德军利用地图上的座标线,把枪炮子弹准确地对准无人地带的每一平方码发射,到日落时,无人地带已遍布了6万多死伤的英军。后来,加拿大军赶来增援。9月初,加拿大下士利奥·克拉克的同伴非死即伤。在战壕里边,他遇到两个军官率领的20个士兵的德军。下士在两次把左轮手枪子弹打光以后,又用两支被人丢弃的毛瑟步枪射击,打死打伤21个德国人,俘虏一名。他得到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但在把这个消息告知他以前,他已因多处负伤而阵亡了。1916年9月15日,英军使用了秘密武器——坦克。这天,约有10辆坦克隆隆地向吓坏了德军驶去。一辆坦克夺取了一条战壕,俘虏了300名德军士兵。到1916年11月,双方都衰弱得无以为继了。英国损失42万人,法国损失20万人,德国则共达67万人。霞飞的军事经历随着索姆之战而告终。材料三 1916年1月,好斗的赖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公海舰队司令。5月30日,舍尔制订出一个出航计划,用弗兰茨·冯·希佩尔海军上将的中队作诱饵,把英国皇家海军诱入圈套。英国海军也想出了同样的方案,用海军中将戴维·贝蒂的中队作诱饵,把德海军引向英主力舰队。1916年5月31日下午2时后不久,两军相遇了。2时52分,双方相互齐射,一发哑弹落在英舰上,一个水手捡起扔向海里,手被烫焦了。夜幕降临前,265艘战舰(英149艘,德116艘)和10万名左右海军,在400多平方英里的洋面上,展开了一场大战。贝蒂的旗舰“狮号”一再被击中。下午4时,一弹洞穿“狮号”炮塔中部,只有炮台指挥官、皇家海军陆战队少校哈维多活了一会儿。他的双腿被炸掉,仍坚持向弹药库放水,,避免了一场大爆炸。因为他的英勇,死后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贝蒂歪戴着帽子,在“狮号”舰桥上徐步,眺望海上的景色:被击中舰只上的火焰直冲天空,炮弹飞入水中爆炸,涌起百英尺高的喷泉,死鱼在水面漂浮,远至目力所能及,在死鱼中上下颠动的是挣扎着的人们、血肉模糊的尸体和破船的碎片。贝蒂的两只舰已被击沉,一艘舰上的1275名船员中只有9名生还。另一艘上的1017名船员葬身海地。下午5:30分,英德两艘驱逐舰同归于尽,一艘德国轻巡洋舰和大部分船员一起沉没,一艘英国巡洋舰被炸裂,908名船员牺牲。下午6时,皇家海军在有利条件下射击,炮口发出了闪光,10分钟内,舍尔的前沿舰只12次被命中,又有3艘舰只受重创,其中一艘沉没。下午6:30,德舰队进行了一次突击。雷鸣般的爆炸使英国的“无敌号”裂为两半,船首船尾冲向天空100英尺,然后和全体船员1026名一齐沉没。下午7时,希佩尔的舰只进一步受损。晚上11:30,开始了这次战斗的最后一幕。午夜后几分钟,英国巡洋舰“黑太子号”被击中,变成一团巨大的火球,在震撼夜空的爆炸声中,连同317名军官和825名水手消失了。英国驱逐舰“蒂帕雷里号”的舰长温图尔刚刚匍匐下来,一颗敌弹就飕地一声窜过他的头顶,打掉他的帽子,在他的头皮上留下一条浅槽。到6月1日上午4:15分,日德兰海战结束了。英海军共计损失3艘战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6艘其他舰只受到重创,伤亡人数6945人。德海军损失一艘战列舰,一艘战斗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和五艘驱逐舰,伤亡人数3058人。读了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