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3.14《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相关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3.14《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相关素材

资源简介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穿越时空
1974年3月,在秦陵东侧发现发掘了面积14000多平方米,有6000多个随葬品的一号兵马
俑坑。以后考古工作者又在兵马俑坑附近陆续发掘出第二、三号兵马俑坑。三个俑坑中陈列着兵马俑8000多个,它们都是用黄泥雕塑,而后用火烧制而成,形体高大,造型逼真,神态各异,无一雷同。此外还有一匹匹真马大小的陶马,它们昂头竖耳,从外形上就可以看出是一种能跑善战的良马,马后还有战车遗迹。整个场面壮观无比,生动的再现了秦始皇的赫赫声势。那么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到底有什么丰功伟绩呢?他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感悟历史
本课导航
跨越障碍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对以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怎样理解秦的中央集权制?
皇帝把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大权都集中在自己一个人手中,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并把地方上的权力也集中到了中央。中央集权制代替了过去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分封制。中央集权的主要职能是维护统一,巩固政权,此外还有抵御外部侵扰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害冲突的职责;秦的中央集权制被历代封建王朝调整、补充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治制度。
互动天地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就造成了生活在这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你更愿意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呢?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方式建议
(1)全班按照所持观点分为两大组。
(2)收集各自所持观点的相关材料。
(3)整理资料,摆出利弊各种因素。
(4)分析各种因素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然后得出结论。
(5)如果有和上面两种观点都不同的同学,请他提出,并进行论证。
史海探究 21世纪教育网
一、选一选
1.秦始皇确立的中央机构中,负责掌管军事的是( )
A.郡守 B.御史大夫
C.太尉 D.丞相21世纪教育网
2.秦始皇在地方建立的由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机构为 ( )
A.分封制 B.州、郡、县三级
C.州、县二级 D.郡、县二级
3.秦始皇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 )
A.4尺 B.6尺
C.8尺 D.9尺
4.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大篆 B.行书
C.古文 D.隶书21世纪教育网
二、画一画
这是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请发挥你的才能,设计出另一幅图文并茂的图表。
三、列一列21世纪教育网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四、说一说
孟姜女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秦统一六国后,兵戈不息的战国时代过去了。可是等待老百姓的不是安宁的生活,交不完的租税,服不完的徭役。眼看着阿房宫刚刚修好,骊山墓正在修建,秦始皇又要修长城了。
在一个不知名的村庄,孟姜女和范喜良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中,全然不知厄运的到来。一天,范喜良早上到田里去干活没有回家,村里人告诉孟姜女:她的丈夫被官差抓走修长城去了。从此孟姜女开始了苦苦的等待,一天,两天,三天……从春天等到夏天,转眼又到了落叶的深秋。秋去冬来,孟姜女想到丈夫可能还穿着离家时的单衣,就心如刀绞。她决定去寻夫,为他送去御寒的棉衣。[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一路上,孟姜女跋山涉水,经历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一步一步走到长城,可是得到的消息是:范喜良又累又饿,已经死了,连尸首都填了城角了!
可怜的孟姜女将满腹的痛苦、失望、愤怒和凄凉化作不尽的泪水。她大哭了三天三夜,大雨也下了三天三夜。突然一声霹雳撼天震地,八百里长城轰然倒地。范喜良的尸体露了出来,面容栩栩,恰如生前。孟姜女终于见到了丈夫。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千古绝唱。21世纪教育网
这个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什么看法?你的意见如何?
五、看一看
找一找《秦颂》《寻秦记》《荆轲刺秦王》《英雄》或其他和秦始皇有关的影视作品看一看,然后把你从历史课上认识的秦始皇和影视剧中了解的秦始皇加以比较,谈谈看法。
六、议一议
战国末年,一位叫荆轲的勇猛壮士,为报答燕国太子的知遇之恩,阻止秦国对燕国的进攻,毅然到秦国去刺杀秦王。请和你的同学们议一议,如果你们都是战国末年的勇猛壮士,你们会去帮谁?为什么?
课课有话说
在学习本课中,你一定参与了一些活动(收集资料,课堂讨论……),也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建议,那么请你写下来吧。
21世纪教育网
我的精彩留言
对秦始皇说
对老师说
对同学说
对课本说
对自己说
年 月 日
自由阅读卡
长城的历史
长城是一种将彼此相望的城堡由城墙联结起来的漫长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长城有两类,一类是各国之间互防的长城,如齐国的长城、楚国的长城等;一类是北方各国为防御匈奴、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骚扰的边防长城,如赵国的北长城、燕国的北长城和秦国的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秦帝国内拆除了原先六国之间的互防长城,与此同时,为了防御匈奴,又将原来秦国、赵国、燕国三国的北方长城加以修缮、连缀和增扩,使之形成一条横贯秦王朝整个北部边地的长城,总长度有五千余里。这条秦长城的修建,前后约花了9年时间。
到了汉朝前期,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汉政府维修了秦长城,而且还修建了塞外长城,使西汉长城的总长度在10000里以上,远远超过了秦长城,成为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东汉初期,又修建了万里长城的内层防线。在西晋、东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都修缮过长城。到了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主动进攻制服北方民族的策略,才没有修缮被动防御的边防长城。
明朝推翻蒙古族建立和统治的元朝后,为防御退回到蒙古高原的蒙古族后裔南下骚扰,又极为重视长城的修建,前后共分三个阶段修缮了长城,使长城发展成一道更为完善的防御体系。明代修缮长城比起以前历代来,不仅费时最久,工程量也最大。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西迄祁连山麓,总长约5350公里,由城堡、城墙、城台、烟墩等4个部分组成,比历代长城更为坚固、更为完善。
清朝没有修建长城,从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修建长城的历史。但是长城依然存在,它不仅是宏伟的古代建筑,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见证。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第l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选一选
1.C 2.D 3.B 4.D21世纪教育网
二、画一画
略。
三、列一列
政治:废分封,立郡县。21世纪教育网
经济文化:车同轨,书同文。
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军事方面:御匈奴,筑长城。
四、说一说
可以从秦始皇修长城的原因及结果思考他的功;可以从秦始皇修长城使人民承受繁重的徭役思考他的过。可以有不同观点,只要言之有据。
五、看一看
略。
六、议一议
可以发表不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