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28《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相关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28《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相关素材

资源简介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穿越时空

看了上边的这组图片,你能否感受到,我们的祖先为了征服和改造自然,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努力发现和创造着。从石器到铁器,生产工具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地促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开始进入翻天覆地的变革时期。你是否想过,铁器牛耕的使用为何会引发巨大的社会变革?这些变革的内容和影响怎样?体现着怎样的时代风貌?请跟我来……
感悟历史
本课导航
商鞅变法简表
时间
变法目的
变法措施
作用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富国[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奖励生产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秦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21世纪教育网
强兵
奖励军功
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县制
编制户口,强加刑罚
统一度量衡
跨越障碍
“社会变革”“千耦其耘”“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分别指什么?
“社会变革”指的是社会的变化与进步。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变革和进步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变法运动来完成的。
“千耦其耘”:“耦耕”就是指翻地时,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两个人共同操作一副翻土用的耒。“千耦其耘”指的就是在贵族的田地里,劳动者大规模的集体耕作。
“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公作”是指在贵族的封田里集体耕作。因这种劳动付出很大,劳动者一无所获,因而没有积极性,生产效率低,故为“公作则迟”;“分地”指的是地主把土地分给个体农民耕种,农民可以留下一部分收获物供自己支配,因而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都较高,故为“分地则速”。
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出现变法运动?
①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新的生产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废除旧贵族的特权,进行革新变法。
③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只有富国强兵,方能不被兼并,因而迫使各国变法。
互动天地
感悟商鞅变法
活动目标
创设历史情景,理解体验商鞅变法的艰难过程及变法的重大意义,正确看待历史人物及活动,从而感悟:自古以来改革、变法之路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荆棘与坎坷。增强对现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设计(一) 编演历史短剧:“立木为信” “商鞅舌战群臣”“变法令的推行”。
1.材料准备:课本中及教师提供、自己收集。
2.活动准备:同学分组,各组最多承担两个剧目。根据所选内容,选定角色。包括编剧、导演、演员(商鞅、秦孝公、大臣、群众甲乙丙、某新兴地主、某旧贵族、将士、农民、县令等)。拟好变法令的条款(注意书写材料)。
3.自己尝试扮演其中的角色。
活动设计(二) 辩论:关于商鞅变法的成与败。
1.收集整理有关材料,形成自己的论点、论据。
2.同学分为正方.反方、裁判方三部分。你可自由选择一方加入。
3.辩论时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逻辑清楚。
4.正方:商鞅变法成功了,但商鞅失败了。
反方: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也成功了。
史海探究
一、选一选
1.我国铁制工具应用于农业生产始于( )
A.夏商时 B.西周时
C.春秋时 D.战国时
2.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本因素是( )
A.诸侯争霸战争
B.个体耕作取代“千耦其耘”
C.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
D.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3.战国时期首开变法之风的是 ( )
A.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B.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C.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D.邹忌在齐国的改革
4.商鞅变法令中,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 )
①加强刑罚 ②奖励生产 ③奖励军功
④推行县制 ⑤承认土地私有 ⑥统一度量衡
A.②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②③⑤
5.经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贵族要获得政治上的特权必须 ( )
A.努力耕作
B.有显赫军功
C.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D.出身显贵
二、列一列
1.列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举出课文中提到的春秋战国时出现的新事例。
三、想一想
1.商鞅为什么会遭到守旧贵族的诬告而被处死?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2.你能否选择2~3项商鞅变法的措施,谈谈你的看法?
3.聚焦当今的中国,你能否举出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事件2~3例?
四、看图分析
仔细观察下图,充分捕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为下图配上200字左右的解说词。
奖励耕织图
课课有话说
在学习本课过程中,你一定参与了一些活动(如收集资料、课堂讨论、辩论、扮演角色等),也许还有问题或疑惑想与同学老师探讨,也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感想与建议。那么请你写下来吧。

自由阅读卡
生产工具不断进步情况简表
制作材料
代表性工具
优缺点
木、石、骨、蚌
耒耜、蚌镰、石斧
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
铜、青铜
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较脆,易断

铲、耙、镰、锄、犁铧
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为什么铁器的出现晚于铜器?
首先,考古发现表明,人类最早使用的都是一些天然金属,在地球上有天然铜,而无天然铁。其次,铜矿石比铁矿石易于辨认,铁矿石和普通矿石对于古人来说是难以区分的,而铜矿中的孔雀石和蓝铜矿为翠绿色和深蓝色,鲜艳的颜色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孔雀石又常与天然铜共生,易使人联想到孔雀石、蓝铜矿可能是由铜转化而来的,进而探索从这些矿石冶炼铜的途径。再次,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炼铜比炼铁容易。铜矿不易被木炭还原,且铜的熔点又低,青铜的熔点在700~900℃之间,红铜的熔点略高,也只有1083℃,而铁的熔度高达l537℃,所以铜比铁易于冶炼和铸造。商周时人们在冶铜的时候又加上锡、铅等金属,制造出盛极一时的青铜器。但随着春秋战国时铁器的出现,铁农具和兵器凭其锋利、坚硬等特点,逐渐取代了铜器,人类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答案: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选一选
1.C 2.D 3.B 4.C 5.B
二、列一列
1.编户制度,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2.铁器、牛耕、各国变法。
三、想一想
1.提示:商鞅变法内容触及到旧贵族的利益(奖励军功)。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提示:围绕措施的具体内容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谈自己的看法。
3.提示:申奥成功、加入WT0、神舟五号等。
四、看图分析
提示:可获取的信息:①“奖励耕织”字样——商鞅变法措施之一。 ②画面:织布、耕地一一牛耕铁犁。 ③解说词要紧扣“奖励耕织”——商鞅变法这一主题,说明其作用与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