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穿越时空 毛泽东著名的词作《沁园春·雪》中有这样的词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秦始皇是我们上节课刚刚学过的,他是秦朝的缔造者,给后人留下了宏伟的万里长城、壮观的秦陵兵马俑。这样的人物,谁可以和他相提并论呢?毛泽东从茫茫史海中选择了汉武帝,汉武帝到底是何许人也?想知道这些吗?让我们~起学习本课,看看汉武帝如何在文治武功上显出他的雄才大略。感悟历史本课导航跨越障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习这一节,我们可以尝试用历史知识归纳法,就是把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得出认识的过程。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推恩令”,强化监察三个问题,我们学完后会发现都是讲汉武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如果在学习历史课中能经常对问题概括归纳,我们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你知道秦汉文明的历史地位吗? 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文明的基础上,秦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对此后的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秦汉时期的中国以文明发达而闻名于世。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是秦汉文明的突出特点。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使大一统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秦皇汉武”成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所起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正统地位,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推恩令”的颁布,使原来的王国被分割为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削弱,因而无力和中央抗衡。21世纪教育网 加强监察制度,设立司隶校尉与刺史,使中央加强了对官吏们的控制。互动天地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许多非儒家学者将面临着选择。以下是为他们设计的几个选项: (1)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 (2)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改而尊崇儒术。 (3)归隐山林。 请思考并探究做出不同选择后的学者将面临的前途和命运思考建议选(1)的学者,将不能融入当时的主流社会,甚至受到排挤和打击,家人也许要受影响,一生不得志。 选(2)的学者,将融入当时的主流社会,可以做官,也可以做一个儒家学术的传播者受到主流社会的尊重。21世纪教育网 选(3)的学者,可能潜心研究自己所信奉的学术,著书…… 你还可以设计出更多的选项,和学者们更具体的生活场景,只要合理。史海探究 一、选一选 1.汉武帝“罢黜百家”是指(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2.下面哪个官职是汉武帝时设立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御史大夫 B.郡守 C.县令 D.刺史 3.向汉武帝建议颁布“推恩令”的是 ( ) A.主父偃 B.晁错 C.董仲舒 D.张良 二、列一列 除了儒家以外,你还可以列出诸子百家的哪几家?(至少列出2家)三、说一说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格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四、想一想 (1)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是一个王侯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和封地的人),你对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怎样看? (2)假如你是这个王侯众多庶子(无权继承王位和封地的人)之一,对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会怎样看? (3)请思考,推恩令颁布后,诸侯王的子孙更团结了吗?为什么? 五、读一读 汉武帝16岁即位,年轻有为。他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查,汉武帝发现了一批像董仲舒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贫寒的主父偃,长期怀才不遇。后来,主父偃到长安直接向武帝上书。武帝很赏识他,相见恨晚,立刻任命他为官,后来一年内竞将他升官四次。又如出身于奴仆的卫青,做到大将军的职位。 读上面关于汉武帝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 六、议一议 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地下马,后来人们就把董仲舒的墓地叫做“下马陵”。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课课有话说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感想、心得、收获?还有什么困惑、疑虑?都可以直抒己见,请你把你心里的话写出来,以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共进。实话实说 年 月 日自由阅读卡汗马功劳 汉朝建立后,高祖刘邦分封有功之臣,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刘邦封萧何为赞侯。其他的将军和大臣都不服气,认为萧何并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杀敌立功,只是靠动嘴和动笔,封赏却反在大家之上。真是太不公平了。刘邦望着众大臣,不慌不忙的问:“你们知道打猎吗?”文武大臣一齐回答:“知道。”刘邦接着说:“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狗,而不是人。你们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而萧何却是指挥猎狗的人,他才是真正的有功之人。而且,你们多是单身追随我,有同族两三人就算很难得了,但是萧何全族的几十个男子都加入了我的军队,跟着我一同出生入死。他的汗马功劳是怎么也不应忘记的!”大家听了便谁也不吭声了。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答案: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选一选 1.B 2.D 3.A 二、列一列 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 三、说一说21世纪教育网 (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 四、想一想 (1)、(2)问可以有不同观点,只要言之有据; (3)诸侯国内部更不团结。因为诸侯国内众多的庶子和嫡长子出现了权利之争。 五、读一读 略。 六、议一议21世纪教育网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