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素材保罗斯(1890—1957)?德国陆军元帅。1910年开始服役,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在柏林工业大学受训,后到国防军第二兵团司令部服役。希特勒上台后,被委任为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任第十集团军(后改称第六集团军)参谋长,参加了波兰战役和西欧战役。1940年,被选至德国陆军参谋总部,后任副总参谋长,掌管了“巴巴罗萨”计划的大部分制订工作。1942年1月,晋升为上将,出任德国在东线最大的集团军-第六集团军司令。同年7月,参加德国夏季攻势,负责攻占斯大林格勒。11月苏联红军发动反攻,第六集团军被包围。在弹尽粮绝的状态中,多次请求希特勒准许第六集团军投降,但均遭拒绝。1月30日,希特勒晋升保罗斯为陆军元帅,暗示保罗斯继续抵抗,直至自杀。但保罗斯随即率第六集团军司令部向苏军投降,被关押于苏军战俘营。1946年曾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作证。1957年病死于德累斯顿。?斯大林(1879—1953)?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活动家。出生于格鲁吉亚。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支持布尔什维克。1912年被选为中央委员,负责创办《真理报》。1917年7~8月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做了中央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作为军事革命总部成员积极参与组织和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等职。1918~1920年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期间,参与领导组织察里津、彼得格勒保卫战,以及粉碎邓尼金军队的斗争。1922年当选为俄共(布)总书记。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作为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领导了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但他容忍和鼓励对自己的个人崇拜,把很多持不同意见的人作为“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判。提出随着社会主义阵地不断巩固、苏维埃国家向前发展,国内阶级斗争将越来越尖锐的错误论点,导致30年代中期大规模的肃反运动,错捕错杀大批党政军干部和无辜公民,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1936年,斯大林在苏维埃八大上宣布苏联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1941年被任命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1946年起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24年斯大林当选为共产国际委员会委员和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共产国际中后期的一些错误,同斯大林的指导思想有密切联系。30年代法西斯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后,斯大林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防止侵略的措施。但在苏德战争爆发前缺乏足够的警惕。在经历严重挫折和付出重大代价之后,苏联终于打败法西斯德国,并参加对日作战,夺取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1943年获苏联元帅军衔,1945年获苏联大元帅军衔。战争后期,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同美、英等国达成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协定,在涉及处理其他国家事务时,表现出某种大国沙文主义倾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对巩固和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斯大林对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犯有若干严重的错误。?朱可夫(1896—1974)?苏联元帅,苏军统帅。1915年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参加红军。1919年加入俄共(布)。国内战争结束后,历任骑兵团长、旅长、骑兵监助理、骑兵师长、驻西班牙军事顾问、骑兵军长、驻华军事顾问、军区副司令、司令。1941年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长。苏德战争期间,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代表、战时最高副统帅、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列宁格勒方面军、西方面军司令,多次参与制定战略计划,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柏林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曾代表苏军接受德军投降。战后,任驻德集群总司令兼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部长。作风果断,具有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善于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大量兵力,擅长使用坦克兵团,穿插迂回,分割合围。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6枚。著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美军首次空袭日本本土?为报复日军对珍珠港的偷袭,1942年1月,美军制定了空袭日本本土的计划:美国的B—25远程轰炸机从航空母舰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后,直接飞到中国机场降落。指挥官为美国著名飞行员杜立德。4月18日,美国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在航行中被日本巡逻艇发现,轰炸机被迫从距东京1 200千米的海域提前起飞。16架美国B—25米切尔式轰炸机4小时后飞抵日本上空,对东京、大阪、名古屋、神户等城市进行轰炸,然后按计划飞向中国浙江省降落。因联络不善,机上人员被迫强行着陆或跳伞降落,64人被中国军队和群众救助,3人在迫降时死去,3人被日军俘虏,另有3人因飞机迫降于海参崴被苏联扣留。这次空袭行动是自日俄战争以来日本本土遭到的第一次袭击,美军士气为之一振,日本军部大为震惊。为彻底消除美国航空母舰的威胁,日军采取了进攻中途岛的行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蒙哥马利(1887—1976)?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指挥官之一。北爱尔兰人血统。曾在伦敦圣保罗军校和皇家军事学院受教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崭露头角。战后留任军官,以干练和坚强著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任师长,在法国战场作战。从敦刻尔克撤退后,他在英格兰东南地区任司令官。1942年8月去北非,任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官。他遏止了德军的攻势,并在阿拉曼战役后把隆美尔赶出埃及。1943年5月迫使德军在突尼斯投降。盟军能够顺利地攻入西西里,主要归功于他。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6月6日参与指挥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并在法国作战。他晋升陆军元帅后,率领英国和加拿大军团横扫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和德国。1945年5月4日在吕讷堡荒原接受德国北方军的投降。1946年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1948~1951年任西欧联盟主席。1951~1958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副司令。著有《回忆录》和《通向领导的道路》。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