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3课 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案

资源简介

第23课 我国的传统节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师生交流讨论,明确进一步研究的任务和方法,形成小组活动方案,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
明确进一步研究的任务和方法,形成小组活动方案。
【教学难点】
确定课题方向。
【教具准备】:
幻灯片课件、中国传统节日视频
【活动设计】
一、导入活动:
导语:
(1)“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又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节日,下面请同学们写出你自己最喜欢的4个节日。”
(2)“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这一组所写的节日分一下类,哪些是中华的传统节日。”
(4)“什么是中华传统节日?”
板书:我国的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的定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和凝聚,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节日。
(5)播放幻灯片,举例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下面,让我们来看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二、确定活动主题:
“看过短片之后,你想对中华传统节日进行哪方面的研究?你对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教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
课题方向:《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习俗》、《描写节日的古诗名句》、《与外国节日的差异》《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差异》、《传统节日渐受淡漠的原因》、《怎样使中国的节日受到更多的关注》……
板书: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
节日的习俗
描写节日的古诗名句
与外国节日的差异
传统节日渐受淡漠的原因
怎样使中国的节日受到更多的关注
3)学生分组,确立小组长。
(4)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要研究的问题。
?
???????????????????????????????????????????????第二课时
一、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确立要研究的问题。
(1)回顾上一节课确立好的研究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对要研究的课题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播放幻灯片)
???????????????????????幻灯片: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
???????????????????????????????节日的习俗
???????????????????????????????描写节日的古诗名句
???????????????????????????????与外国节日的差异
???????????????????????????????传统节日渐受淡漠的原因
??????????????? ???????????????怎样使中国的节日受到更多的关注
???????????????????????????????各个节日的专题研究:春节、端午、元宵、清明、
七夕、中秋、重阳、腊八
二、制定活动方案
“这节课我们来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1、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
(教师要鼓励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这样可以增加集体的凝聚力。)
“在制定活动方案之前,我们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
2、教师小结宣布活动开始
“各小组的口号都非常有号召力。下面,让我们来制定活动方案。”
3、讲解制定活动方案的要求。
幻灯片讲解:“大家在活动方案的开始部分把你要研究的问题先写上,接下来是组长、组员,在再接下来重点写每个组员具体研究的问题和谁来研究。”
4、各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
(1)小组合作: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为了便于操作,可以参考所提供的表格)。
5、教师巡视,倾听并给与建议。
三、集体交流:交流、评价各组方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下面,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组的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说完后,你来给他们的活动计划讲评。找出可行与不可行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评价方向:(幻灯出示)
(1)??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2)??小组组员是否全体参与,分工是否合理。
(3)??研究途径是否科学、高效。
(4)??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高效。
(5)??方案是否全面细致,考虑周全。
四、针对各组情况讨论修改。
?“需要修改的小组修改你组的活动方案,不需要修改的小组研究怎样搜集资料更有效。”
五、确定活动方案,各组按照方案开展实施。(方案也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这节课我们制定了活动计划表,各小组做的都很好。接下来两周时间里同学们就开
始搜集资料。在下节课时,同学们把你一周搜集到的资料带到学校来,进行小组讨论。”
?
?
??????????????????????????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2课时)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多渠道获取信息。
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掌握收集、整理、保存资料的基本方法。
3、?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
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深入调查,有目的地搜集、采访。
2、选择和筛选出出自己需要的资料。
【活动设计】
学生大概需要2周时间开展活动,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资料,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这2周的时间里学生在后一周课上用15—20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内的汇报,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
一、谈一谈你搜集到的资料。
“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搜集、查阅,你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这一组搜集的资料及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的趣闻、趣事。”
1、指导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包括查阅资料、上网、对周围的人进行调查。
2、??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动画、图片等资料,丰富活
动内容,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学们要多渠道的去获取信息,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3、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民间收集,不能忽视自己身边的宝贵人力资源。
“同学们可以找年纪大一些的人,如:我们的爷爷、奶奶或邻居中年纪较大的老人,去和他们聊聊。长辈们有几十年的节日经历和丰富的节日体验,他们对传统节日有着独到的见解。”
“从他们那里可以获得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信息。”
4、与被咨询人沟通中态度要诚恳虚心,言谈举止要得体,有礼貌。
二、根据小组计划开展特色活动,记下活动过程和活动体验。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采访演练,你怎样采访他人。”
“台上的小组在采访时,我们其他组的同学要认真的看,认真的听,然后你给台上的同学进行评议。”
(1)深入社会调查,有目的地进行采访。各小组在调查采访前建议学生先做采访演练,小组间互提建议,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提高调查采访的有效性。
(2)、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总结。
第三阶段:阶段成果交流阶段(2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活动成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教学重点】: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资料汇报。
【教学难点】:
1、掌握汇报的时间。
2、引导不汇报的学生注意倾听,相互学习。
【活动设计】:
一、小组内交流汇报。
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筛选、整理确定小组汇报方式。
(1)、小组内汇报
(2)、确定小组汇报的方式,要有小组的特点。
“给你的小组选一个汇报方式,要突出小组的特点。”
“在下周的课上,进行小组全班汇报。”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语言要简练、形式简单明了,要有小组风格。”
1、?各组确定本组的交流汇报内容及汇报形式。
(1)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提示学生,选择汇报形式的时候,不能盲目,一定要联系自己的主题内容和资料的类型。
(2)根据资料和现实情况去选择汇报方式。
(3)汇报的形式不要太繁琐,应该简单、生动,并且有小组的风格。
2、?汇报的语言要通俗易懂。
3、?掌握每组的汇报时间。
4、?各组在汇报时还可以说说你组在活动的过程中的趣闻、趣事。
二、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时,请其他组同学对汇报组的汇报内容、形式及效果给予一定的评价。
“现在,请同学们对这一组的汇报给予以一定的评价。”“你觉得他们的汇报哪里最精彩?哪里应该在丰富一点?”
三、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