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1.4《破解彩陶之谜》历史相关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1.4《破解彩陶之谜》历史相关素材

资源简介

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
——学习与探究之一
【课内探究】
同学们学完本课一定取得了意想不到效果,硕果累累,有精巧而新奇的陶器绘图作品,有古朴的微型橡皮泥捏制陶器,更有陶吧实践的真正陶器作品,大家也通过上课深刻感受到了先民彩陶文化史的博大精妙,并深深为先民的智慧所折服,为先民的成就而骄傲,同时也给我们的心灵以一次强烈震撼。
1.下面是一组新石器时代的半坡彩陶图片,你最喜爱哪一个,试着从造型、颜色或图案等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并说明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历史信息。
2.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约6500年一5000年)网纹船形彩陶壶,高15.6厘米、长24.8厘米。195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现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图1—4—5
(1)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件彩陶模拟的是什么物品的形状?侧面的网纹是哪种动物的网纹?大胆想像,这件彩陶能够说明什么情况?
(2)请你根据先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试着画一个想像中的陶器,并注明陶器上图案所表达的意思。

图1—4—6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21世纪教育网
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学习与探究之一
1. “人形陶罐”的造型优美,这是一个美丽清秀的小女孩儿,从小女孩儿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她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人形陶罐”可以装水,人形背部的小口可以灌水,小女孩儿的嘴巴用于出水。
“舞蹈纹彩陶盆”可以用于储存食物、水或种子,这件陶器最精彩的是盆内的花纹,这是五个跳舞的小人,他们的舞姿多么协调一致,如同我们今天伴随着音乐跳着的集体舞。看来他们正在欢庆丰收,正在企盼下一年也能够风调雨顺,使他们过上幸福生活。21世纪教育网
“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用于盛食物、水或种子,这件陶器精彩之处是盆内的花纹,这是一些神秘的图案,盆内的图案都由几何图形构成,是否那个时期人们已经形成了原始的数学思想;盆中的图案又都与鱼有关,可以说明当时的这个部落的活动与打鱼有关,人们企盼能够有丰富的鱼类作为食物。
“小口尖底瓶”造型奇特,瓶身两侧的小环好似人的两只耳朵,瓶口好似帽子,几何形的图案好似人的头发,再看“她”尖尖的下巴,多像人的头部造型啊!“小口尖底瓶”可以用于从河中取水,瓶身两侧的小环可以系上绳子,便于提取。
“小口尖底瓶”放入水中时,会发生奇妙的现象:瓶口会微微下沉,水会缓缓流入瓶口,再过一会儿,瓶底下沉,当瓶身垂直于水中时,“小口尖底瓶”就已经灌满了,用绳子提出水面后,就可以背在身上,带回住地。四个彩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①彩陶的造型丰富,因地制宜。尖底瓶巧妙地利用了重心的原理,方便好用,又适合在黄土地上存放。②彩陶的色彩花纹能为我们带来当时人们烧制技术和精神生活的历史信息等。③从每一个具体的陶器上,我们能得到许多不同的信息。如半坡人的人面鱼纹盆,反映了鱼与半坡人生活的密切关系。④我们也会提出问题,彩陶上的花纹有大量相似,它们是一个一个地画上去的吗?也许当时人们已经有了模具?查找资料进行验证吧!
2.(1)这件彩陶不仅模拟船的形状,还在两侧画出鱼网纹,让人联想起仰韶文化先民划船撒网的劳动情景。壶身两侧均画有鱼网纹,学者认为当时原始人已有划船撒网捕鱼的能力。
(2)点拨:从造型、图案、花纹、色彩等方面精心构思设计。
3.点拨:同学们要大胆想像、大胆创新,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像制作彩陶,原料可用橡皮泥、面团、水彩、小刀等,农村的同学有大灶即可烧制,城市的同学也可以到陶吧去完成。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
穿越时空
你玩过泥巴吗?有什么体验?你留意过家里的锅、碗、盆等是什么材料的?是否想过它们最早大都是氏族聚落的先民们在“玩泥巴”时发明创造的。那上边不仅凝聚着他们的聪明智慧,也深深地镌刻着他们的生活和情感。它是中华绘画艺术的开始,是华夏文明的端倪。让我们共同走进彩陶世界,破解它的神秘,探究它的内涵,感悟祖先的精神世界,体味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21世纪教育网
感悟历史
本课导航
课本中的彩陶图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陶器的分类
炊具:鼎、罐、釜21世纪教育网
饮食用具:碗、杯、盘、盆、钵
储藏用具:罐、瓮
跨越障碍
陶器 (彩陶)是怎样出现的?
彩陶是指表面上有彩绘装饰图案的陶器。陶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它是伴随着农耕生产的出现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而逐渐创制的。农耕出现后,人们需要存贮的东西日益增多,这就需要大量的容器,而且对El常生活用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分越细。以前的植物果壳等根本不能适应这种要求。
陶器的发明还与人们对火的利用和对黏土的认识分不开,是利用它们的结果。
总之,陶器的发明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从前边所示的几件彩陶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这几件彩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其造型、图案、色彩、花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制陶技术以及精神风貌等,也证明了陶器的发明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例如,半坡人的人面鱼纹盆,反映了鱼和捕鱼在先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尖底瓶的制作,说明先民经过长期实践,懂得了重心原理,并将它运用到汲水工具的制作上,而舞蹈彩纹盆则直接描绘了先民生活的情景。
互动天地
破解彩陶之谜21世纪教育网
活动目标[21世纪教育网
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彩陶图片的观察,了解彩陶的造型、图案,分析其用途,想像先民的生产、生活情景,形象地感知彩陶所反映出的历史及文化;动手仿制陶器,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彩陶的图片、资料说明等;准备制作陶坯的黏土或橡皮泥、面团、水彩等材料;有条件可实地考察文化遗址(如半坡博物馆等)。
活动建议
(1)根据各自的环境与条件,可选用通过观察图片进行探究;观察图片加上亲自动手制作,进行探究;实地考察进行探究。
(2)探究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陶器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制作?这些彩陶都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用途?它的彩绘图案是怎样的?这些神秘的图案表达和反映出远古祖先什么样的感情、意识、生活状态?它们有什么含义?你还能想到哪些?
(3)可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件彩陶(实物或图片),根据上述思路进行探究,并和同学交流意见,进行合作学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把自己学习、观察、探究的过程记录下来,撰写有关的历史习作。
课课有话说
在“破解彩陶之谜”的活动过程中,你进行了哪些探究?有没有尝试陶器制作?对自己的成果满意吗?你还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实话实说

年 月 日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自由阅读卡
丰富多彩的陶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