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1.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网络购物“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及消费者个人信息保密等条款,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这说明了(??? ) ?A.?规则就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B.?规则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和需要而修改C.?规则面前人人平等??????????????????????????????????????????????D.?人人都必须遵守规则2.家住在湖州市南浔区的市民刘某每天都是骑电瓶车上班,为赶时间他也偶尔穿红灯。一次他在闯红灯时与一辆出租车相撞,所幸没有受重伤。事后,他感慨:“虽然没有受重伤,但给了自己深刻的教训”。刘某的经历启示我们( ? )①遵守规则就是遵守法律②我们必须要遵守规则③交通法规具有强制性④遵守规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3.目前,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确保市民出行畅通,很多城市开始实行错峰通行和限号通行的规则。这说明(????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的规则不断出现②规则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③规则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并用于生活的④这些规则是市政府制定的,与普通市民无关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4.在我们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规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规则的是( ? )?A.?2012年10月8日公安部公布了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B.?小明特别喜欢蓝色,所以他买的衣服和鞋子大部分都是蓝色C.?某中学七年级(1)班同学利用班会课时间,共同制定了《班级公约》D.?我国的少数民族藏族有向客人献“哈达”的习俗,以表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尊重和欢迎5.除了成文的规则外,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类规则,它们往往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下列属于这类规则的是( )A.考试不能作弊 B.见到长辈问好C.不乱闯红绿灯 D.某些道路限速6.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其包含的主要文化传播方式是(??? )?A.?学校教育???????????????????????????B.?商贸活动???????????????????????????C.?迁徙活动???????????????????????????D.?外出旅游7.据调查显示,当前青少年中有读报习惯的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以下关于报纸的看法,错误的是(? ??)A.?互联网可以取代报纸??????????????????????????????????????B.?报纸在社会上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C.?可以反复阅读,容易保存????????????????????????????????D.?通过互联网可以浏览报纸和电视这两种媒体的信息8.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论述,正确的有(??? )? ①所有交往过程,都可以视为文化传播的过程? ②文化传播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③外出旅游也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④文化只能依靠学校教育进行传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中的文化集丛或文化元素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方而被模仿、采借和接受的社会现象和过程。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有(?????)①丝绸贸易,出国留学????????? ②亲朋聚会,出国旅游 ? ? ??③商贸活动,人口迁徙????????? ④经济交流,政治互访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图书漂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B.?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D.?能够最大限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11.在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变成了现实,其所依靠的技术是(????? )A.?网络技术???????????????????????????B.?航天技术????????????????????????????C.?生物技术???????????????????????????D.?印刷技术12.下列对于“代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指时代与时代之间是存在着的界限 B.它是人与人之间性格上的差异C.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理解上的差异 D.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13.我们要与长辈建立融洽的关系,就应该( )A. 与长辈互相理解和关心 B. 对长辈的话言听计从C. 长辈要对我们百依百顺 D. 只需要我们对长辈的关心与理解14.下列情形因为“代沟”而产生的是( ) A. 小张喜欢摇滚乐却被父母认为是“另类”B. 小明和同桌经常为了点小事闹矛盾C. 小张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D. 小李教奶奶如何使用手机15.下列对历史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①真正理解生活的变化不需要借助历史的眼光 ②只要学好历史,就能准确地认识现实③学习历史,可以丰富个人的经验 ④增长见识,锻炼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16.下列关于生活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活决是不断变化的 ②生活总是千篇一律的 ③代际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 ④生活方式也是相承和坚守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17.对右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90年代的人生活方式别出心裁 B.70、80年代的人墨守成规C.体现不同代际的人在生活方式不同 D.不同时代的人一定存在着隔阂18.?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我们生活的区域也在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 )①人口的迁移 ②环境的变迁 ③交通的发展 ④人们年龄的增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19.我们生活的区域在不断变化,下列属于区域变化的积极影响是( )A.?人口越来越多????????????B.?交通越来越发达????????????C.?环境越来越差????????????D.?“城市病”越来越严重20.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个浙江省水质环境的调查,资料的来源可以是(???? )①关于水域周边居民的调查访谈?? ②档案馆中有关浙江水质的文献档案③对浙江水域的实地考察数据 ? ? ?④根据自己的想象撰写的调查报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1.下列有关区域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区域,其变化有快有慢,有好也有坏B.?同一区域的变化,在不同人的眼里,会产生不同的看法C.?对同一区域的变化,人们的想法和观点应该是一样的D.?通过区域的变化可以感悟生活的历史进程22.记者小魏听说今天上午西南山区某地遭遇暴雨,发生泥石流灾害。于是,他查找了相关的报道资料和照片。然后。驾车到该山区实地考察,采访受灾群众,获得受灾的资料。记者小魏在调查该区受灾情况的过程中,属于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有(? ??)? ①到灾区拍摄照片? ②查找相关的报道资料和照片? ③采访受灾群众? ④到灾区实地考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3.在我们探寻身边的变化、感悟生活中历史进程的时候,对于收集到的口头传说,最主要的应该是分析它??? (??? ) ?A.?年代久远的程度?????????????B.?真实可信的程度?????????????C.?流传广泛的程度?????????????D.?生动有趣的程度24.下来选项中属于第二手资料的是( )A.?20世纪60年代从钱塘江打捞上来的太平天国时期使用过的大炮B.?记录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制造南京大屠杀等罪行的日文版图书《东史郎日记》C.?一位大学教授编著的一本有关南宋都城临安的历史书D.?不久前公布的有关美军虐待战俘的照片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来自自己实践、经历或直接观察所获得的资料,是第二手资料B.?一般来说,第一手资料比第二手资料更可靠C.?有时寻找第一手资料十分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找到,即便如此也不能用第二手资料D.?要了解区域的变化,只要收集第一手资料就可以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 (16分)材料一:201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2636张赞成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国首都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国际足联规定,南非世界杯赛中,不允许球员主罚点球时,在最后射门一刹那故意停顿,以欺骗对方门将,违反规定者将被出示黄牌。 (1)从存在形式来看,材料中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什么规则?(2分) (2)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人人必须遵守的规则。除了材料一中提到的法律,请你另外写出两部法律的名称。(4分)(3) 法律和体育竞技规则有何相同点?(写出两点即可,6分)(4)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27. (14分)下面是自由职业者高某一天的时间安排。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8:30~9:00 早餐。收听“台州之声”9:00~12:00 学习电视大学课程12:00~14:00 午餐、午休14:00~16:00 撰稿16:00~17:00 投稿报社,揭露一家工厂乱搭建厂房的事情17:00~18:00 晚餐19:00~20:00 给朋友发email20:00~21:00 欣赏某选秀节目(1) 高某这一天都接触了哪些大众传媒?(4分)(2) 高某这一天的活动,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哪些功能?(6分)(3) 高某的现代生活说明了什么?(4分)28.(10分)阅读材料,四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先挣后花。有一分钱办一分事,是传统中国人的生活准则。材料二:琼斯是美国一家电话公司的女职员,年薪28000元,圣诞节来临之际,她却没有能力给女儿办一件圣诞礼物。原因是她离了婚,又因为以前毫无节制的使用信用卡购物,透支了12000美元。现在她挣的钱,除了必需的生活开支外,其余的都用来还债。 (1)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消费原则?(4分)??(2)你认为哪一种原则(观点)更值得提倡?为什么?(4分)??(3)从材料二看,负债消费的前提是什么?(2分)29. (10分)观察乡村住房的变化,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的乡村住房 如今的乡村住房(1) 两幅图片的对比,说明了什么?(2分)(2) 请列举你所在的乡村或城市发生的一些显著变化?(4分)(3) 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4分)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B B D B B B A A D A A C A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A D B C A B A C B B C B 二、非选择题26.(1)成文规则。(2)未成年人保护法、道理交通安全法、刑法、民法(两部即可)(3)规则和法律一样,都具有强制性,违法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执行规则像执行法律一样,需要有关人员履行监督职责。(两点即可)(4)说明规则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源于生活,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变化。27.(1)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2)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监督功能;娱乐功能(3)大众传媒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还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28.(1)材料一的消费原则是量入为出;材料二的消费原则是超前消费。(4分)?(2)略。言之有理即可。(4分)?(3)在生活已有保障的前提下。(2分)29.(1)说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符合题意即可)(2)略,言之有理即可(3)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党的惠民政策好等。(符合题意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