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案大连市110中学 于 彦所属学科或领域: 历 史21世纪教育网适于的学段/年级: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教材分析:21世纪教育网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本课共有“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和《辛丑条约》两个子目,《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内容。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不够全面,学生对那段历史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但对于分析《辛丑条约》带来的影响尚存在一定困难。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教学/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此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采取以讲述法为主,辅以探究讨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形式。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21世纪教育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八国联军的暴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我们应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初二学生好奇心强,但兴趣不稳定,逻辑思维日趋发展,又需借助感性材料支持等特点,采取以讲述法为主,辅以探究讨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形式。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圆满完成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五、教学或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课前布置任务,学生从教科书、互联网、课外读物、影视作品当中搜集有关义和团的资料;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及搜集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二)教学或活动过程导入新课:先看一段资料片――中国神州五号发射成功,中国人民欢天喜地庆胜利的资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由此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发散思维,展开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略)师:是的!国家强大了,我们为此而自豪。但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段屈辱的历史――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民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清朝都城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这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民族创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屈辱的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讲授新课:要求学生记住是哪八国,可编成顺口溜:因祸得福,美日依靠(谐音: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义和团运动损害了他们在华的利益。21世纪教育网师: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伴随经济侵略和政治侵略的同时,精神侵略也汹涌而来,教堂遍布各地,仅山东一地,就有教堂100多座。传教士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欺压百姓、助纣为虐的勾当,这必然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其中,以山东兴起的义和团运动最具代表性。下面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有关义和团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合理取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师生共同归纳有关义和团的知识。课件展示:义和团兴起的地图。 展示图片:义和团战士、武器、团旗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由此得出,人员组成、武器装备、活动方式。 展示顺口溜: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通过分析归纳得出义和团是一支比较松散、落后的团体。它的口号是“扶清灭洋”,矛头直指侵略者,所以被清政府利用。就在义和团壮大发展之时,1900年6月,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组成2000多人的八国联军,以义和团运动损害了他们在华利益为由,开始了又一次侵华战争。 课件展示:联军侵略京津地区战争形势图,了解大沽、天津、北京、廊坊、杨村的大致方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精彩讲述廊坊阻击战和围攻外国使馆、教堂的史实。[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历史语言表达能力。展示中国人民抗争的一组图片,烘托气氛,创设历史情景。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师:感谢同学精彩的讲述。这些斗争真是大快人心,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与此同时,面临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又在做什么呢?生:阅读课文回答,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丢下江山社稷,仓皇出逃。途中,慈禧太后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课件展示:慈禧太后头像及原话引文,说明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由利用到剿杀。 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都做了些什么呢?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学生主讲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学生边讲边展示有关资料图片,揭露列强的暴行。师:刚才几位同学讲得真不错。同学们,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或体会呢?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受体会“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这一道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联系实际,感悟历史,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最终结果是――《辛丑条约》的签订。课件展示:签订条约的史料图片。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课文,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代表、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关键词”来帮助记忆,如:赔款 、划定、允许、不准、严禁、拆毁、允许等等。教师进一步提出,《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呢?请同学们根据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学生: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去粗存精,归纳《辛丑条约》的影响。从条约的内容、影响看,《辛丑条约》都是“空前绝后”的,对中国影响深远。师:对中国近代史产生巨大影响的条约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下面请同学们合作,对条约进行比较,完成下列表格。 课件展示表格[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师:结合上述表格中的三个条约及其影响,你能否试着分析中国怎样一步一步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生:小组研讨。[设计意图]运用史实探究历史真相。师:由此看出,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军事和外交上,《辛丑条约》对中国的损害较之以前的不平等条约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所以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设计意图]水到渠成,突破难点。课堂小结: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进入20世纪,新世纪的曙光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喜悦,相反,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清王朝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中国怎样才能不受外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设计意图]激情震撼,培养人文关怀,为下单元铺垫。21世纪教育网课堂练习《辛丑条约》内容、课后自我测评板书设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6、 教学评价: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搜集的材料,就如何评价义和团,撰写历史小论文。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设计上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让他们多用眼看、多用耳听、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嘴,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录像、图表、地图、资料等形式,多方位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感知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8、 教研员点评:作为一节常规课,本课注重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如用“中国发射神州五号成功,中国人民欢天喜地庆胜利”的一段资料片导入新课,切入点新颖特别,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本课在设计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演讲、讨论、比较、归纳,搜集资料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主讲“八国联军的暴行”一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取得良好效果。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程标准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华民族危机及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动手设计“辛丑条约及影响”的知识表格运用图表,比较历次侵华战争,得出中国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侵略的史实。比较历次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得出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越来越深重的史实。21世纪教育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八国联军的暴行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勿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三、教学重难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正确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知识构建指导指导自读课文,完成下列提纲:时间:1900年6—8月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第一阶段:从1900年6月发动战争到廊坊阻击战八国联军 经过侵华战争 第二阶段:从1900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结果:清政府战败,签署《辛丑条约》签订时间:1901年9月签约国:清政府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白、馆、禁、兵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板块 体验历史复习提问:1、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什么?清政府战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21世纪教育网2、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清政府腐败无能。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从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由此导入新课。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21世纪教育网媒体展示:《时局图》(如右图)思考并回答:1、《时局图》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状况?中国处于被列强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中。2、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表现出怎样的态度?激起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义和团运动兴起。媒体展示:《义和团运动形势图》(如右图)读图,结合课文,思考并回答:1、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什么地方?其主体是哪些人?山东、直隶等地,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等。2、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口号?扶清灭洋;因为民族危机的加深。3、这一口号,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怎样的性质?体现了什么?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的巨大力量。4、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引起当时社会怎样的变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5、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借口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其根本目的是使清政府彻底投降,成为洋人的朝廷,协助其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媒体展示:图片《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目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指导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00年6月发动战争到廊坊阻击战。遭到中国人民的抗击: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战;结果:侵略军狼狈退回天津。第二阶段:从1900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结果:7月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结合课文,思考并回答:1、八国联军由哪八个国家组成?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学法指导:可采用谐音记忆“因祸得福,每日依靠”)2、义和团在哪些地点对八国联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廊坊、杨村、北京的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等地。3、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后,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说明了什么?( 从烧、杀、抢、掠几方面来引导学生小结)烧毁户部,毁灭罪证;疯狂屠杀中国百姓;抢劫户部和礼王府等;公开拍卖所抢物资;……4、北京沦陷后,清朝统治者如何对待?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并下令屠杀义和团。二、《辛丑条约》媒体展示:图片《李鸿章与列强各国签订〈辛丑条约〉》读图,结合课文思考并回答:1、照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辛丑条约》的签订2、该条约签订于何时?为什么叫《辛丑条约》?1901年9月,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丑年,所以称为《辛丑条约》。3、试采用列表格的方式整理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目标:《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条款 内容 影响赔款 清政府共赔款白银4.5亿两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清王朝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灾难越来越深重。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圈地21世纪教育网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在使馆区的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的控制之下。[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禁止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中国人民受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驻军 拆毁大沽到北京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 中国在军事上也失去自主权。学法指导:条约内容可进一步概括为四个方面:白(银)、(使)馆、禁(止)、(驻)兵。4、“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海关税被当作赔款担保,使清政府完全受制于洋人;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的划定,有利于洋人控制清政府;清政府工作还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第三板块 感悟历史一、媒体展示:陈天华《猛回头》节录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中所描绘的场景出现在哪一重大事件之后?说明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状况?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正面临被列强的瓜分的危险。2、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哪一部条约签订后?《辛丑条约》签订后。二、媒体展示材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山东、河南、直隶一带民间秘密组织。他们以散布传单等形式进行反清活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越来越猖狂,义和拳的斗争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1898年,义和拳首领赵三多在山东冠县竖起“扶清灭洋”的大旗,揭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1900年夏,义和团的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慈禧太后见义和团一时难以“剿灭”,就改用“招抚”的办法,企图利用义和团惩治外国侵略者,同时利用外国侵略者削弱义和团。……(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义和团运动失败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并回答问题:1、说说义和团为什么会从“反清”转向“扶清”?首先,义和团没能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其次,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2、如何看待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扶清,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认识不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重点,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对洋人的一切采取仇视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洋人有许多先进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种盲目排外的思想是极端的狭隘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剔其糟粕。3、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态度由剿灭到招抚的目的是什么?你能用成语来概括吗?控制、利用,最后消灭义和团。借刀杀人、一箭双雕。4、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三、通过列表比较,认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异同(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条约 国家 赔款 土地 其他 影响南京条约 英国 200万银元 割让香港岛 五口通商,协商进出口货物税款;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 日本 1.5亿两 割让台湾、辽东半岛、澎湖列岛 通商在通商口岸设厂 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辛丑条约 列强 4.5亿两 —— 严禁,拆毁军事防线,驻兵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1、近代中国为什么总摆脱不了挨打和失败的命运?(目标: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妥协投降,政局动荡,国家衰落;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发展变化,使中国逐渐落后,……2、在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不断起来进行不屈的抗争。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不屈不挠,勇于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3、从上述问题的思考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目标: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要学习民族英雄的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精神,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国家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加强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从近代中国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课堂小结:进入20世纪后,新世纪的曙光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喜悦,相反,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虽然有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的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等原因,这种弱势中的反抗还是失败了,清王朝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中国怎样才能不受外辱?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已开始在积极的搜寻救国之路。五、巩固练习1、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2、《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3、允许外国侵略者在北京驻兵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4、向列强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是( )A、慈禧太后 B、李鸿章 C、左宗堂 D、光绪帝5、在《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位于( )A、北京东交民巷 B、北京西交民巷C、上海东交民巷 D、北京西交民巷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目标导航1.通过学习本课,应认识和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及其概况,了解义和团的反帝斗争,知道《辛丑条约》的基本内容。2.比较近代三大屈辱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3.通过了解义和团反帝斗争,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学习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自主学习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义和团运动由反清斗争转变成为反帝斗争的重要原因是( )A.列强瓜分中国,中外民族矛盾激化B.清政府放弃镇压义和团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2.率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的英国海军司令是( )A.瓦德西 B.西摩尔 C.克林德 D.华尔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在发动目的方面的不同是( )A.打开中国大门,进行掠夺 B.在中国开设工厂21世纪教育网C.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D.要打败中国,瓜分中国4.近代史上,列强攻入天津与北京并进行烧杀抢掠的战争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5.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义和团与清军共同与八国联军作战的地点有( )①廊坊②大沽③杨村④北京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6.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下列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 )A.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并以海关税收作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义和团歌谣材料二:“中国群众……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领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1)材料一巾义和团最早兴起的地区在哪里 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从材料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2)瓦德西对中国侵略存在的顾虑是什么 是什么事件令瓦德西产生了这种顾虑 由瓦德西的顾虑说明该事件起的作用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活动探究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每一条款给中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视野拓展义和团简介21世纪教育网义和团原名义和拳,发源于山东,同白莲教、八卦教有源流关系,以设拳场、练拳术等方式组织,参加者大多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群众。1898年10月,在赵三多等人的领导下,梅花拳(民间秘密武术团体)聚集三千多人在山东冠县梨园屯攻打教堂,远近震动,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逃亡途中的慈禧太后命令清军“铲除"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答案: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来源:21世纪教育网]一、选择题1.A 2.B 3.C 4.C 5.A 6.D 7.B二、非选择题8.(1)山东和直隶等地。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反抗。帮助清政府反帝。(2)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令侵略者畏惧。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想法。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与能力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民族危机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华民族危机及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动手设计“辛丑条约及影响”的知识表格运用图表,比较历次侵华战争,得出中国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侵略的史实。比较历次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得出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越来越深重的史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八国联军的暴行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勿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一、预习检测八国 目的:联军 时间: 结果:侵华 辛丑条约内容:战争 辛丑条约影响二、课文分析与过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复习: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什么?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此导入新课。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来源:21世纪教育网](1)、八国联军侵华背景:借口——义和团:提出问题思考:“八国联军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他们的借口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义和团的兴起原因是什么?口号是什么?它体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的巨大力量。(3)、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与结果:指导学生了解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00年6月发动战争到廊坊阻击战。遭到中国人民的抗击: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战;结果:侵略军狼狈败回天津。第二阶段:从1900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结果:7月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由于此部分为小字,所以,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为主。了解三方面:①北京沦陷后,清朝统治者如何对待?②义和团的命运如何?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暴行。 ( 从烧、杀、抢、掠几方面来引导学生。)2、《辛丑条约》:(1)、《辛丑条约》的签订:条约签订的时间、代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李鸿章)和危害。采用列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①《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条款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内容 影响赔款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圈地 在使馆区的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的控制之下。打击人民反抗 中国人民受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军事 中国在军事上也失去自主权。指出:《辛丑条约》的签订影响深远。清王朝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②通过列表比较,认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认识中国人民的灾难越来越深重。签订 国家 赔款 土地 其他 影响21世纪教育网南京条约 英 五口通商,协商进出口货物税款;马关条约 日 通商在通商口岸设厂辛丑条约 21世纪教育网 严禁 ,拆毁军事防线,驻兵三、课堂小结:进入20世纪后,新世纪的曙光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喜悦,相反,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虽然有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的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等原因,这种弱势中的反抗还是失败了,清王朝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中国怎样才能不受外辱?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已开始在积极的搜寻救国之路。四、布置作业:准备第5课21世纪教育网五、巩固练习(1)、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2)、《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21世纪教育网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3)、允许外国侵略者在北京驻兵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4)、向列强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是( )A、慈禧太后 B、李鸿章 C、左宗堂 D、光绪帝(5)、在《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位于( )A、北京东交民巷B、北京西交民巷 C、上海东交民巷 D、北京西交民巷六、教后记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1).doc 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2).doc 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3).doc 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4).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