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一、总体概述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条鲜明的主线是近代化。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二、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力目标:1、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3、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情感价值目标:1、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但也正是由于列强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化发展缓慢而曲折。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我们要辨证的对待,全面的评价。2、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同步进行。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国家富强,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的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3、我们要学习孙中山为了革命事业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认识到革命的曲折性和艰巨性,从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三、 中考热点链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及其启示,尽管去年中考已经出现过一个非选择性试题,但作为一个考查的重点,今年在复习的过程中仍然要加以注意。例如:引进西方技术,培养人才,学习别人先进技术等等方面。四、 中考试题回放融入情境,探究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这一学习主题,通过搜索,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A、民报 B、江南制造总局 C、新青年 D、公车上书将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④、属于新文化时期的是——;(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师夷长技“——( )——三民主义——( )(3)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21世纪教育网【解析】这道题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它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提问,突破了知识与能力的范畴,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有鲜明的教学导向。对近代化探索特点的探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答案】(1)① B ② D ③ A ④ C (2)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或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或变法图强) 民主、科学 (3)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评分说明:该题要求考生对相关史实进行概括,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的表述不一致,但意思相符,可参照给分。若考生在概括特点时能结合社会背景因素作答,可酌情加1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五、模拟实战训练1、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A、扩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 B、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地位C、壮大汉族地主势力 D、挽救民族危亡2、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B、创办洋务企业官员贪污腐败C、帝国主义的阻挠和压制 D、不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3、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4、伴随经济的近代化,政治的民主化也在发展,戊戌变法在当时A、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C、挽救了民族危亡 D、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5、以下不是辛亥革命的最后失败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是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B、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C、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共和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6、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评述正确的是A、主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武装自己,抵御外国侵略 B、主张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C、正确看待外国势力在华活动 D、主张按照西方模式,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7、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共同目标是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B、废除科举制度,普遍设立中小学堂C、改革满清整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D、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8、戊戌变法的实质是A、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C、知识分子与政客官僚的斗争 D、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9、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D、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10、“五一”长假期间,明明从北京乘火车去包头,在京张铁路的青龙桥车站看到一尊铜像。这人曾在1905-1909年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代铁路工程专家根据这些信息,请你判断一下这个人是A、詹天佑 B、冯如 C、华蘅芳 D、徐寿二、非选择题1、有人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19世纪中后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联系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器物变革”和“制度变革”所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促进“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历史因素有哪些?(2)从上述历史变革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1)用史实简要说明,孙中山是怎样“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2)你从孙中山身上受到哪些教育和启示?六、[参考答案]:1、分析洋务运动前的历史背景,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自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答案应该是B2、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所以洋务运动只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最后的结局必然是失败。答案 D3、民国初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发展的机会,D是主要内因。B是外因。答案是D4戊戌变法最大的影响就是其思想启蒙作用,答案是A5、教训是斗争中失败的地方,应引起我们反思的地方,B、C、D都是教训。A是正确的抉择,所以不能算教训,答案是A6、“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爱国知识分子魏源提出来的,也就是要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等长处,以抵御外侮。答案是A7、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B、C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共性,D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共同点。正确答案是A8、戊戌变法时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运动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以斗争的双反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答案是D9、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序幕的是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是20世纪以来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所以答案是c10、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代铁路工程师。答案是A二、1、“器物变革”是指洋务运动 。“制度变革”是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成变化的历史因素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惨败,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以变法图存、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以暴力革命为手段,以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辛亥革命,中国全面进入“制度变革”时期。启示: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的炮声中破产,说明单纯引进外国科学技术的地主阶级经济改革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戊戌变法运动在顽固派的反抗下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可见,一个国家的近代化进程必须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要适合本国具体国情。2、(1)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洋务运动,弈訢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戊戌变法,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辛亥革命:孙中山;[来源:21世纪教育网]义和团运动:赵三多 曹福田 张德成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答出禁烟运动:林则徐;收复新疆:左宗棠 ;黄海海战:邓世昌也可)(2)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3、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代理人的情况下,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发动了一系列反清起义。在革命条件逐渐成熟的情况下,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遭到破坏,孙中山进行了一系列斗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后来,他继续坚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立场,改组国民党,接受苏俄和共产党的帮助,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2)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要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21世纪教育网解析:本题考查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光辉业绩。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出来即可。大体思路是,领导反清斗争,建立中华民国,反对北洋军阀,维护民主共和,思想发生伟大转变与共产党合作,提出新三民主义。第二问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