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材内容:本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共有四个子目,分别是: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拿破仑法典》、帝国的铁蹄、滑铁卢的惨败。第一目讲述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法国政权,第二目讲述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时期,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的评价及作用,第三目讲述拿破仑的战争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鼎盛,第四目讲述导致“拿破仑时代”最终结束的两次重大战役—莱比锡战役和滑铁卢战役。一、课程标准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热月政变”后的法国,“雾月政变”,拿破仑的活动,《拿破仑的法典》,拿破仑的战争,评价拿破仑。(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书馆、网络查询并收集拿破仑的故事资料,了解拿破仑的生平事迹,学习查找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并尝试制作课件;通过课堂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讨论、分析拿破仑战争并给其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历史事件和人物。21世纪教育网通过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拿破仑战争的了解,认识到: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而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使拿破仑又走向了失败,正是“因军事而兴,也因战争而亡”。探讨中认识: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前期反抗反法同盟的干涉,战争具有正义性;后期拿破仑将战火烧至其他国家,使战争具有侵略、非正义性的一面。三、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1、本课讲授性信息较少,教师的发挥、展示空间相对狭小。因而宜将课堂适当让与学生。课前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收集拿破仑的信息、故事,通过学生主动的学解决书本中大部分的学习任务。授课中,教师可采取学生讲故事、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较好的互动气氛中完成教学。2、本课教案设计时,我个人认为不应受教材的局限,可对整篇课文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为拿破仑人生的四步曲:崛起—称帝—征战—败亡,使学生对拿破仑的人生轨迹有大体认识,然后利用拿破仑对自身评价的话引至《拿破仑法典》的讲解。(二)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三)课堂展示(教学流程)21世纪教育网复习提问:1、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2、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制宪会议颁布的文献是?3、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展示:(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下列名言,指导学生体会每一部分的名言折射出名人的什么品质)“名人名言赏析”。 第一部分: 1、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21世纪教育网 2、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三个字只有在庸人的词典里才有。 3、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学生欣赏名言,回答问题。 生1:这个人是非常自信的。 生2:非常坚强、勇敢,不怕挫折。 生3:也非常好胜。 第二部分: 1、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 2、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生1:这个人还是很有眼光的,能认识到中国的潜力,很不简单。 生2:热爱祖国,崇尚文明。 第三部分: 1、统一指挥是战争的第一要事。 2、总司令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冷静的头脑。 3、伟大的统帅应该每日自问数次,如果面前或左右出现敌人该怎么办?他若不知所措,就是不称职的。 生1:这个人一定是个杰出的军事家。 生2: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非凡的指挥能力。 生3:谨慎、严格要求自己。 师:很好,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品质和能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些名言也是出自一人之口,你能猜到这个人是谁吗? (学生先是惊讶,接着很快在教师的引导下猜出是拿破仑) 师: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了解拿破仑的生平,说说“我眼中的拿破仑”。讲授新课:教师:著名笑星潘长江有一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幽默之中说明:个头矮小的人也能成就大事。我们都知道拿破仑并不像其他欧洲人那样身材高大魁梧,但他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时刻让法国人至今仍然引以为自豪。拿破仑是一个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人物,我们对他有一点了解,更多的还是对未知部分的兴趣。同学们都按照我的布置分组回去查阅了大量资料,每个组都非常愿意与其他的组分享成果,下面就让每一组的代表给我们做精彩展示。1、崛起教师: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拿破仑”、“拿破仑就任第一执政”,下面请第一组的A同学为我们展示收集成果。 学生A:拿破仑(荒野雄狮的意思)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阿雅克修 )城,科西嘉岛当时刚刚被卖给法国。他的家族是当地的一个贵族世家,在父亲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拿破仑一开始自认是一个外国人,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够让科西嘉从法国独立出去。16岁时他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另一个亲英反法的保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保利 )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逃往法国。1793年7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7月 ),拿破仑带兵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因此受到雅各宾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雅各宾派 )的赏识。1794年热月政变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毕尔兄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罗伯斯毕尔兄弟 )关系紧密而受到调查,后因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免去准将军衔。1795年他受巴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巴黎 )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界和政界中崭露头角。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1796年3月2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3月2日 ),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奥地利 )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反法同盟 )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国的停战条约,凯旋而归。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胁,因此任命他为埃及军司令,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英国 )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爱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文学 )和宗教,受启蒙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启蒙运动 )的影响十分大。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纳尔逊 )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1799年回国时,400艘的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原本侵略印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印度 )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国国内保皇派势力则渐渐上升。179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1799年 )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巴黎 )。1799年11月9日,回到法国的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雾月政变 )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拿破仑生来个子矮小,性情古怪;他出身贫寒,却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从一个炮兵上尉一跃而成为纵横法国和欧洲的风云人物,因此,被称为“科西嘉怪物”。(学生参照课本32页内容,结合老师所展示的两幅图片,给大家介绍拿破仑的一些事迹,主要是他人生早期的成长之路及“雾月政变”;准备充分的学生可能会介绍一些拿破仑的其他小故事,上述内容仅为参考,可删减)。 教师:对学生讲解进行点评,多肯定多鼓励,以激发后面几组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2、称帝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拿破仑《加冕》。请第二组B同学上台。学生B:1804年12月2日清晨,寒风裹携着雪花穿过巴黎的大街小巷。参加拿破仑登基典礼的客人从凌晨6点开始就已经陆续从家里出发,前往巴黎圣母院。圣母院的工作人员还在紧张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务必使每个细节都万无一失。事实上,从5个月前开始,他们就已经为此而忙碌,登基典礼上的每一个步骤与细节都由通晓礼仪的资深外交官——一名旧王朝的后裔精心设计。上午9点,教皇庇护七世准时从下榻的杜伊勒里宫出发。他乘坐的马车由法国骑兵队护送,按照惯例引领仪仗队的是教皇的使节——但这次的使节却骑在一头驴子的身上。这项故意的安排引起了两旁市民一路的嘲讽和讥笑。拿破仑从来都不喜欢罗马教廷,但为了使自己的统治能因得到教会的支持而变得稳固,他还是选择了像曾经建立欧洲帝国的查理大帝那样接受教皇的加冕,只是他不会自己前往梵蒂冈,而是希望教皇能亲自来巴黎。早在8月份,教皇已经接到了拿破仑的邀请。他本来不想答应这个法国人的“无理要求”,但与拿破伦邀请他的原因类似的是,教皇考虑到妥协可能改善教会在欧洲受革命浪潮影响日渐衰退的处境,而且说不定还能趁机讨回被法军占领的封地。他最后还是答应在11月初前往巴黎,为此,皇帝的登基典礼不得不从拿破仑最喜欢的11月9日(雾月革命纪念日)推迟到12月2日举行。11月25日,拿破仑身穿猎装,在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迎接教皇的到来。相互拥抱之后,拿破仑的马车突然开始前行,他自己则率先从一侧跳上马车,然后才邀请教皇上来——孰尊孰卑一开始就被安排得清清楚楚。12月2日正午12点,几束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巴黎市苍白阴冷的天空。拿破仑和约瑟芬金碧辉煌的马车刚刚缓缓驶到巴黎圣母院,而庇护七世此时已经在清冷的宫殿里等待了将近两个小时。拿破仑在宫殿门口披上沉重的冕袍,与拖着长长裙裾的约瑟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在描述这次盛典时,都称之为是一次精心安排的“舞台剧”。在典礼举行的几个星期以前,拿破仑和他的妻子约瑟芬已经借助玩具娃娃和模型熟悉了典礼上的每一个细节。坐在圣餐台前等候加冕的拿破仑,身着镶嵌着银鼬皮的紫色天鹅绒礼服,佩戴着据说是查理大帝登基时曾经用过的宝剑,手执权杖。按照拿破仑的计划,这些装饰应该让它看上去更有威力。弥撒过后,教皇为拿破仑夫妇的头上和手心分别施了涂圣油礼,并且为他们的王冠赐福。关于加冕的那一刻,史学界最新的一种说法是:拿破仑自己从圣餐台上拿过桂冠,亲手为自己戴上。这是事先同教皇商定好的。而之前由法国19世纪另一位历史学家提出的说法是:拿破仑从教皇手中抢过王冠,戴在了自己头上。整个加冕仪式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在沉重的礼服下,拿破仑自己也不时表现出困倦的表情,好几次控制不住地打着哈欠。几乎所有在场的嘉宾后来都抱怨这个加冕仪式过于冗长,而巴黎圣母院的宫殿也太过寒冷了。(本段内容主要起串联作用,教师在课前适时加以引导,学生主要了解一些拿破仑加冕称帝时的趣闻佚事)。教师:刚才B同学声形并貌地向我们描绘了拿破仑加冕称帝时有趣的故事,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位伟人的另外一面。拿破仑闻名于世,使后人记忆深刻的还是他的战功赫赫。3、征战教师:现在请我们的第三组C同学为我们解说“奥斯特里茨战役”。(同时出示图片)学生C:奥斯特里茨会战是拿破仑的军事杰作,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这次战役的经过。(战争过程略)教师:奥斯特里茨战役,法军获胜。至此,拿破仑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帝国的铁蹄踏遍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展示拿破仑帝国鼎盛时期的形势图)4、败亡教师:古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拿破仑来说,决定他一生命运的是“战争”,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形容“因军事而兴,也因战争而亡”。接下来请第四组同学给我们讲一讲决定拿破仑人生成败的最后两次战役“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学生D:“莱比锡战役”(内容略)学生E:“滑铁卢战役”(内容略)教师:生活中我们常用遭遇“滑铁卢”来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挫折或失败。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典故与拿破仑有关。但我们不禁要问:戎马一生的拿破仑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失败?学生1: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学生2:战争也使法国经济陷于崩溃。学生3:拿破仑自身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教师:通过同学们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拿破仑的失败原因来自于多方面。拿破仑的战争在前期是正义的,但后期拿破仑将战火烧至其他国家,使其战争具有侵略、非正义性的一面。正是因为他后期战争的非正义性,才激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抗,;同时战争也使法国经济陷于崩溃,再加上拿破仑自身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虽然战争是非正义的,并且遭到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一致抵抗,当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一点:拿破仑的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文明在欧洲的传播。5、功绩—《拿破仑法典》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拿破仑的话“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教师:拿破仑自认为一生最荣耀的并不战功赫赫,而是流传后世的法典。这部法典指的是什么法典?学生:《拿破仑法典》(或《民法典》)教师:除了《民法典》外,还有哪些法典呢?学生:《商法典》、《刑法典》。21世纪教育网教师:《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教师简单介绍《拿破仑法典》的内容及历史评价,限于初中生的知识面,不要拓展过多)教学小结回顾历史,是法国“热月政变”后的乱世成就了拿破仑一生的辉煌和雄壮。他以他的自信、勇敢、坚毅赢得了幸运女神的青睐,但最终也因他的骄横、狂妄、嗜武遭到了命运的惩罚。虽然拿破仑失败了,但我们不得的承认:就是这个身材并不高大的科西嘉男子纵横欧洲是几十年,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拿破仑时代”。当堂练习,巩固消化(1)拿破仑说:“我的真正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遗忘,它将永垂不朽。”拿破仑所说的这样“东西”是指(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2)“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这部法典在( )时期颁布的。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法兰西第一帝国 D美国内战(3)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具有反侵略反干涉的性质 B具有对外侵略、掠夺、争霸的性质C威胁了欧洲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D具有双重性,既有发干涉、反侵略正义的一面,又具有侵略、掠夺、争霸非正义的一面(4)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战争板书设计[来源:21世纪教育网]1799 1804 181文 武四、教学反思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夺权称帝统治败亡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对外战争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教案知识与能力:评价《拿破仑法典》,和对外战争。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编写拿破仑的故事,撰写评价拿破仑的小论文。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拿破仑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是拿破仑走向了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有反干涉、反侵略正义的一面,又具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的一面,与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教学内容: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一、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他身材矮小,但在短短的几年里,从一个炮兵上尉一跃而成为纵横法国和欧洲的风云人物,叱咤风云达22年之久。这22年时间,人们称之为“拿破仑时代”。下面有学生分别讲述少年时代拿破仑的故事(少年时代的拿破仑抱负远大,意志坚定,勤奋好学),土伦战役的简要经过,雾月政变简要情况。热月政变之后,反对罗伯斯庇尔是的势力组成的热月党人掌握了政权,于1795年成立了督政府。在督政府统治期间,法国再次陷入内外交困。当时法国资产阶级迫切希望能有一个新的强有力的政权,它既能在国内防止波旁王朝的复辟、镇压群众革命运动与保证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又能有效的击败外国干涉军和向海外扩展势力。资产阶级看中了拿破仑。身在埃及的拿破仑密切关注着国内形势的变化。1799年8月,拿破仑率500精兵,乘坐两艘三桅帆舰,穿过英国舰队封锁的地中海,赶到巴黎。11月9日,在资产阶级政客和一些军官的支持下,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法国政权,史称“雾月政变”。二、《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掌握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了一套法国近代最充备的法律体系。《拿破仑法典》依据16——17世纪的自然法学说与18世纪的启蒙思想,一个人注意和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以革命以来历届议会特别是1793国民公会颁布的法令、法典草案为蓝本,将大革命所确立的新的社会经济秩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帝国的铁蹄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和两幅插图,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简要经过。可由学生讲述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以后,确立了战胜欧洲干涉力量、夺取欧洲霸权的对外政策总方向。第一,打败欧洲的武装干涉,在法国周边建立卫星国。第二,战胜英国,夺回失去的海外殖民地,把英国势力驱逐出欧洲大陆。第三,承袭法国封建王朝的遗愿。为此拿破仑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1810年,拿破仑第一帝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占领或控制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质,进步的和反动的、反干涉的和侵略的、文明的和野蛮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充满矛盾又复杂的整体。到后期,其野蛮的、反动的、侵略的成分日益增长,但仍能找到进步的、文明的和反干涉的因素。“他以深信不疑的热情坚持把《民法典》一直到附庸国去。他认为这个法典是根据正义和人类关系的本质制定的,因此,应时适用于一切国家”。同时,“他的军队把法国的风尚、思想和较先进的文明带到欧洲各地,欧洲的陈旧基础被彻底动摇”。21世纪教育网四、滑铁卢的惨败拿破仑一生指挥和参与了60多次战役,大多数战役取得了胜利。前期的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反侵略、反干涉的性质,但后期的对外战争带有浓厚的霸权主义性质,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拿破仑的霸权主义时期帝国面临着三股强大的敌对力量:工业远胜于法国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军事实力雄厚的俄、奥等封建国家,被占领国、附庸国、战败国反对拿破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拿破仑在三条战线上穷于应付,均遭遇惨败,最终导致了第一帝国的倾覆。1812年,拿破仑对俄战争的失败,第一帝国开始崩溃。1813年10月法军在莱比锡备反法联军打败,这次战争备的意志人称为“民族之战”,是20世纪以前战争中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来源:21世纪教育网]1814年4月6日,拿破仑退位,放逐到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3月,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并在法国登陆,恢复了帝国。欧洲各国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6月拿破仑于联军在滑铁卢大战,遭到失败,再次退位。随后放逐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拿破仑从此退出了法国的政治舞台。布置两道思考题:1、拿破仑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来源:21世纪教育网]2、你是怎样评价拿破仑战争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1、这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是谁?21世纪教育网2、说他“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指的是什么?3、他为什么会“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小结: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知道《拿破仑法典》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目标检测[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穿越时空看完上幅图,不知你是否想到在18世纪末、l9世纪初那段跌宕起伏的岁月里,法兰西曾走向了它的极盛,大半个欧洲处于它的统治之下。而把它推向鼎盛时期的便是拿破仑,一个“科西嘉怪物”。拿破仑的军队几乎踏遍整个欧洲,兵败莫斯科,六十万冤魂长眠于冰天雪地,滑铁卢战役更是终结了他的政治生命。你想更多的了解拿破仑吗 请跟我来……感悟历史本课导航跨越障碍本课重点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如何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 最初,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保卫法国革命果实、反对封建复辟的性质,它粉碎了欧洲反法同盟复辟波旁王朝的阴谋;但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拿破仑统治欧洲的野心越来越大,战争的非正义性、侵略性成为主要方面。互动天地活动目标设置历史情景,体会拿破仑帝国的辉煌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征俄国失败的原因。活动设计讨论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的原因。1.搜集相关资料,对历史史实有充分的认识。2.假如你是拿破仑,你如何确定行军路线、采取何种战略战术、选择什么季节进军。3.让其他同学站在沙俄一方。两军对垒,看看孰胜孰败。 。4.由此得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如人心向背、天时、地利……)史海探究一、基本功训练1.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A.吉伦特派统治 B.雅各宾派统治C.君主统治 D.大资产阶级统治2.雾月政变结束的是A.雅各宾派专政 B.吉伦特派的统治C.督政府的统治 D.国民公会的统治3.不属于拿破仑的活动的有 ()A.热月政变B.雾月政变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1世纪教育网D.颁布《法典》4.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A.封建军事独裁政权21世纪教育网B.资产阶级共和国C.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D.封建专制政权5.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他这样评价其法典的主要理由应是( )[21世纪教育网A.法典是他亲自审定颁布的B.法典是有史以来最完整的法律体系C.法典承认了法国完全改变了秩序D.法典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二、实践与探究6.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曾经先后当权的有 ( )A.大资产阶级 B.吉伦特派C.雅各宾派 D.热月党人7.拿破仑的下列活动,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有 ( )A.制定和颁布《法典》B.采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C.多次打垮反法同盟 21世纪教育网D.1808年入侵西班牙课课有话说同学们,学完本课,你一定参与了不少课堂活动,对于拿破仑这个曾经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有所了解了吧!那就谈谈你对拿破仑的看法吧!自由阅读卡拿破仑死因之谜1821年5月5日,拿破仑病故于圣赫勒拿岛。遵照死者生前遗嘱,安托马什医生(拿破仑私人医生)亲自解剖尸体。在整个解剖过程中,六个英国医生和十几个来自英国、法国的官员在场。虽然医生们最终提交的四份解剖报告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些是相同的:拿破仑“胃部靠幽门的地方有溃疡”。最终解释是“拿破仑死于胃癌”。这种解释还得到其他方面的印证。拿破仑家庭有癌症病史。他的父亲便在40岁时被癌症夺去了生命。拿破仑本人生前也认为自己可能患有癌症,他还对自己的身体不时地取笑说:“癌症是内部出现的滑铁卢。”但是,当时许多人不相信英国公布的验尸报告,法国人尤其持怀疑态度。后来人们知道,英国人确实做过“手脚”。当时一个医生发现拿破仑的肝脏异常肿大,认为他也许死于肝病。因为当时岛上气候不好,肝病流行。英国官方担心人们由此指责英国对拿破仑有“蓄意迫害”之嫌,所以在验尸报告中隐瞒了情况。肝病也好,胃癌也好,这些都没有跳出拿破仑因病死亡的圈子。但是在拿破仑死后不久,许多法国人就怀疑拿破仑是被人用毒药谋害而死的。1840年10月,人们从圣赫勒拿岛将拿破仑的遗体运回巴黎安葬,人们打开拿破仑棺材时惊奇地发现:死者遗体虽然历经20年却完好无损。20世纪的医学专家将这种异常解释为“砒霜中毒”。1982年,瑞典医生、毒物学家斯坦福·舒夫伍德出版了其新作《谁是杀害拿破仑的凶手》,引起轰动。在该书中,作者提出拿破仑死于“慢性砒霜中毒”的观点,这种剧毒要人性命,也保护遗体。对拿破仑头发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法测试,发现其中砷(砒霜)含量高于正常值的l3倍。基于上述认识,他认为拿破仑身边随同人员蒙托隆最为可疑。蒙托隆曾经是拿破仑手下,后投靠波旁王朝,滑铁卢之战后,他又回到拿破仑身边。蒙托隆有可能受波旁王朝王室的指示:潜伏拿破仑身边伺机暗害,在拿破仑专饮的葡萄酒中不断投放小剂量的砒霜,使其慢性中毒而死。英国历史学家戴维斯·琼斯也认为拿破仑是死于砷中毒,但是认为拿破仑所中之毒主要来自其居室中的含砷墙纸,非别人投毒所致。加拿大科学家则用更为精确的中子轰击法对拿破仑的头发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砷的含量并不高。此外,不少人坚持认为拿破仑死于癌症。还有人认为拿破仑死于一种特殊的热带病,他在进攻埃及和利比亚时就染了这种病,流放到热带地区的圣赫勒拿岛期间旧病复发,最终不治身亡。拿破仑死亡之谜之所以长期引发人们的兴趣,自然跟人们对这位英雄的崇拜有关。至于此谜何时才能解开,恐怕有待资料的进一步发现。答案: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1.A 2.C 3.A 4.C 5.D 6.BCD 7.ABC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1.6《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1).doc 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1.6《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2).doc 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1.6《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