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数应用题必考点——小升初压轴题之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分数应用题中的必考知识点,通过解答工程类应用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代数的运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工程类应用题的题型有哪些。在进行解题之前,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工程问题中涉及的相关公式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2)一般假设工程总量为单位"1"题型一:甲乙共同完成一项工程例: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现在他们两队一起做,其间甲队休息了3天,乙队休息了若干天,从开始到完成共用了16天,问乙队休息了多少天?分析:①,由题意可知: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 ②,假设甲乙中途不休息,一直干活,那么这项工程完成的天数为:1÷(+)=12天 ③,由于甲乙中途休息导致这项工程多做了4天才完成,那么这4天甲乙所完成的工作量就是甲乙休息时所耽误的工作量,则4天工作总量为:4×(+)=,已知甲休息了3天,则乙休息的天数为:(-3×)÷=(天)题型二:甲乙分别完成两项工程例:A、B两项工程分别由甲、乙两个队来完成。在晴天,甲队完成A工程需要12天,乙队完成B工程需要15天,在雨天,甲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40%,乙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10%,现在,两队同时完成这两项工程,那么在施工的日子里,雨天有多少天?分析:①,由题意可算出如图的相关效率:甲雨天施工效率=×(1-40%)=;乙雨天施工效率=×(1-10%)=②,设雨天共有x天,(1-x)÷=(1-x)÷ 解之得x=10 (天)题型三:甲乙共同完成两项工程的最少时间例:有A、B两项工作,王师傅独做A工作要9天完成,独做B工作要12天完成;李师傅独做A工作要3天完成,独做B工作要15天完成。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少需要多少天?分析:①,由题意我们可以知道李师傅做A工作的效率高王师傅做B工作的效率高,要想时间最少,则让李师傅去做A工作,王师傅去做B工作。②,当李师傅单独完成A工作后,王师傅还剩没完成的B工作量为:1-(×3)=。③,剩下工作量由王师傅和李师傅共同完成,则所用天数为:÷(+)=5(天)。王师傅和李师傅合作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少要3+5=8(天)。 答:王师傅和李师傅合作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少要8天。题型四:多人共同完成一项工程 例:一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13天完成,如果丙休息2天,乙就要多做4天,或者由甲乙两人合作1天。问这项工程由甲独做需要多少天? 分析:①,由已知条件:甲+乙=2×丙=4×乙,推出甲∶乙∶丙=3∶1∶2,则甲=乙+丙由题意可知 甲、乙、丙的效率和为:甲+乙+丙=,等量代换得 甲+甲= 推出甲=则 甲单独完成需要的天数为:1÷=26(天) 答:甲单独完成需要26天。题型五:水池注水问题 例:一个蓄水池有甲乙两个出水管和一个进水管丙,单开一个出水管40分钟可以放完全池水,单开进水管,30分钟注满空池,如果三管一起开,几分钟可以放完全池水? 分析:①,水池注水问题也是工程问题里的一种题型,将水池满水看作单位“1”, 由题意可得:1÷(+-)=60(分钟) 答:三管一起放需要60分钟可将水放完。工程问题不仅表现为以上几种题型,有时候还会表现为"行程问题""价格问题",它不止是一种题型,更是一种解题思路。我们常用代换法、比例法、列方程、列表法等来解决此类题型,根据题意找出效率和时间的关系,从而找到突破口。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