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社会·法治学科练习卷2019.03卷II 答题卷一、选择题(共23题,共46分) 座位号______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二、非选择(共5题,共54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1)上述材料里的内容,是哪本书里介绍的? 这部书有什么重要地位?(2分)(2)史学界有的学者认为,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其原因有四:压制工商,儒家思想,奴化教育,自满保守。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任选两个原因分析明清时期是怎样阻碍科学发展的?(4分)(3)该著作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什么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2分)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从元朝起,中国中央政府就一直有效管理着西藏。请分别列举出元、清时期政府管理西藏地区的史实。(4分)(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该地区?(2分)(3)为了翦除“罗刹”危害,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材料三,说明清政府取胜的主要原因。(4分)(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以上措施的共同作用。(2分)26.(共10分)(1)运用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烦恼一、烦恼二中小陶的行为。 (4分)(2)烦恼三中小陶的行为,侵犯了同桌的什么权利?请说明理由。 (4分)(3)结合三种烦恼,请从法律角度向小陶提出合理建议。 (2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反映了宪法怎样的法律地位?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加以说明。(6分)(2)材料三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4分)(3)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2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1)结合材料一,谈谈对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理解。(8分)(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这一做法的理由。(4分)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23题,共4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A A C B C D A A C A B A C D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A C B D C A D A 二、非选择(共5题,共54分)24.(8分)(1)《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分)(2)①压制工商。明清时,世界经济由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为主,而中国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轻商政策。抑制工商业,也就阻碍了与工商业发展相连的科技的发展;②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重视人与人的关系,人伦道德,三纲五常等不适应近代科学所需的思想;③奴化教育。明清时的八股取士,文人只读四书五经,造成压制科学;④自满保守。长期以来以天朝大国自居,把外国看成番邦小国形成自满保守倾向,不重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任选2个原因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3)“工商皆本”,手工业、商业跟农业一样,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2分)25.(12分)(1)元朝:宣政院。清朝:册封“达赖喇嘛”,册封“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每点1分,共4分)(2)平定噶尔丹叛乱;(1分)伊犁将军(1分)(3)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2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2分)(4)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2分)26.(共10分)(1)烦恼一: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小陶没有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烦恼二: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权利,小陶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不安,没有做到依法行使权利。 (4分)(2) 人格尊严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4分)(3)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会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2分)27.(12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分)。材料一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2分);材料二说明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无效(2分)。(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2点即可,共4分)(3)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2分)28.(12分)(1)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分)。权力是把双刃剑,卓玉宝同志的先进事迹,说明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2分);张中生贪腐案,说明权力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2分)。因此,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2分)。(没结合材料,扣2分)(2)加强宪法监督,急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材料二的宣誓制度是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两点,4分。回答宪法的地位可给1分。)八年级下册社会·法治学科练习卷2019.03温馨提示: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2.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卷I 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题,每小题2分,共46分)1.2019年3月5至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了“一府两院”(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下列对我国国家机构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②国家行政机关产生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③人大代表组成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④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2.“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依法治国 B.依法行政 C.法治和德治结合 D.以人为本3.新《道路交通安全法》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以避免因交通事故引发市区大面积交通堵塞。”这意味着市区发生的轻微交通事故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因为协商这种维护权益的方式 ①快速、简便 ②在当事人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进行 ③依据法律,当事人通过直接对话,达成协议 ④是最权威最有效的方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4.孔某因受不了训练苦、管理严等,拒绝履行兵役义务,被部队退回原籍。孔某被处以5万元罚款,并取消其大学复学资格。此外,2年内不得被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录用、录取,不得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专业技术证书,不得办理出国出境、升学等。孔某错在 ①权利意识淡薄 ②意志不坚强 ③漠视法律法规 ④对自己不负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据《法制日报》一项调查显示,90%受访者不清楚国家安全体系,仅有50%受访者知道“12339”是国家安全机关全国统一受理举报电话。这反映出 ①国家安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②我国公民维护国家安全意识不强 ③全社会还未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 ④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亟待提升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6.周末,父亲带小丽参加宴会。父亲喝很多酒,他认为虽然酒后驾车违法,但不一定会被交警查到,执意自己开车回家。此时,小丽应该对父亲说 A.遇到交警,赶紧躲开 B.天黑路滑,注意安全 C.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 D.被查到后顶多就是花点钱 7.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下列属于全局性、根本性问题的是 A. 公民民事纠纷、经济、婚姻问题 B. 环境保护问题 C. 未成年人保护和违法犯罪问题 D. 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8.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说明 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②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④法律是人们的唯一行为规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9.2018年1月5日,一名女乘客以等老公为由阻碍高铁列车发车,最后造成列车晚点4分钟。据了解,该女子可能面临行政拘留10日,罚款2000元的处罚。由此我们可知 ①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 ②公民应该依法行使权利 ③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④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0.小凯因为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课,后来为了筹措上网费用不惜抢劫低年级学生致人重伤,最后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这说明 ①任何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②法律禁止的事情我们坚决不做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将承担刑事责任 ④他的行为违反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来看,这体现在 A.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居于被领导地位 C.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 D.符合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12.调查显示,55%的人将证件复印件给相关机构时,从不注明用途;47%的人经常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不加处理;超过27%的人在停用、注销手机号时,甚至不变更绑定的手机号。这 A.说明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根本没有任何保障 B.说明我国部分公民需增强隐私保护意识 C.是造成电信网络诈骗事件频发的最重要根源 D.是因为我国公民对建成网络强国充满信心1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由此可见,我国宪法是 ①公民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 ②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③基本权利 ④基本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14.右边的漫画《滥用权力》旨在警示相关政府部门 A.依法司法 廉洁高效 B.公正司法 严格执法 C.依法用权 依法办事 D.依法监督 合理维权15.下列公民基本权利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A.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社会经济权利——物质帮助权 D.文化教育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16. 《爱我中华》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段歌词说明公民应履行的义务是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依法服兵役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依法纳税17.乾隆年间,一个英国使团来到中国,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的国家,而在乾隆眼中,清朝是一个“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天朝大国,造成如此反差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 B.清朝的文化专制 C.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D.乾隆的自夸18.《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B.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19.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C.郑和下西洋 D.人们在戏院观赏京剧20.正当西方列强以咄咄逼人之势不断东扩时,清帝国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日益显出疲惫的老态。“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清政府统治的原因有 ①丧失了外贸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 ②不同外国进行科技交流,使中国逐渐落伍 ③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 ④使西方殖民者找到侵略中国的借口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1.清朝时,统治者为了搞好民族关系,采取了多种手段。下列以联络感情为主的有 ①在承德避暑山庄宴请少数民族上层人物 ②在承德避暑山庄附近修建了很多少数民族的寺庙 ③中央派官员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 ④出兵平定叛乱和抗击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2.八年级同学王朋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们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A.八股取士 B.大兴文字狱 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厂卫特务机构23.明朝实行的下列措施,起到强化皇权、奠定明代君主专制体制基本格局的有①废除丞相 ②设厂卫特务机构 ③创内阁④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⑤提高手工匠身份 ⑥改革赋役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二、非选择(共5题,共54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都是第一流的。(1)上述材料里的内容,是哪本书里介绍的? 这部书有什么重要地位?(2分)(2)史学界有的学者认为,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其原因有四:压制工商,儒家思想,奴化教育,自满保守。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任选两个原因分析明清时期是怎样阻碍科学发展的?(4分)(3)该著作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什么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2分)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西藏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自元朝开始,中央政府就已实现对西藏的管理,到了清朝得到进一步加强。材料二:辛卯,噶尔丹入犯乌珠穆秦。癸卯,上(康熙)亲征。壬戌,(噶尔丹)登孟纳尔山,望见黄幄网城,大兵云屯,漫无涯际,大惊,弃其庐帐宵遁,……上率轻骑追之,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噶尔丹以数骑遁。 ——《清史稿·卷七·本纪七》材料三: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地甚近,必须速加翦除……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扶老携幼迎接清兵……清政府在边境竖立一座高大的石碑,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 ——《清史》(1)从元朝起,中国中央政府就一直有效管理着西藏。请分别列举出元、清时期政府管理西藏地区的史实。(4分)(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该地区?(2分)(3)为了翦除“罗刹”危害,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材料三,说明清政府取胜的主要原因。(4分)(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以上措施的共同作用。(2分)26.小陶自从有了手机后就烦恼不断。(共10分) 行为 后果烦恼一 沉迷手机游戏和网络,经常逃学 学习成绩下降,常被批评烦恼二 收到一则关于H7N9禽流感在家乡蔓延并有多人死亡的信息,轻信谣言随即群发 引起社会不安,被追究法律责任烦恼三 某一天,手机不见了,就毫无根据地怀疑同桌并当着同学的面骂他是小偷,同桌气愤地要打他 与同桌、同学关系紧张(1)运用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烦恼一、烦恼二中小陶的行为。 (4分)(2)烦恼三中小陶的行为,侵犯了同桌的什么权利?请说明理由。 (4分)(3)结合三种烦恼,请从法律角度向小陶提出合理建议。 (2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改法第一条规定: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后,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也作了相应的修改。 材料三:2019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两会热点调查PC端、移动端同步上线,就公众关心的18个热点问题展开网上调查。从2002年开始,人民网连续18年在全国两会召开前通过在线调查请网友投票建言,仅去年就吸引超过400万人次参与。(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反映了宪法怎样的法律地位?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加以说明。(6分)(2)材料三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4分)(3)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2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浙江省玉环县基层干部卓玉宝同志坚守综治调解岗位十多年,解决各类疑难矛盾纠纷超过500件,累计涉及金额6000余万元,深受群众敬重。2018年3月28日,山西省吕梁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张中生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罪行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材料二:宪法二十七条 新增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宪法宣誓。(1)结合材料一,谈谈对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理解。(8分)(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这一做法的理由。(4分)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9.3答题卷.docx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试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