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解读:以人民为中心+创新 (共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解读:以人民为中心+创新 (共2份打包)

资源简介

2019中考时政解读 创新
闫斌(道德与法治新解读)?
材料一:“中国一分钟”微视频特辑。《创新中国一分钟》。?一分钟 ,4人用AR技术领略莫高窟风采;一分钟,22人在拉萨体验三维仿真舞美;一分钟,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收1009万元;一分钟,在港珠澳大桥上可驱车1670米。
材料二:中国品牌迎来了全球化的崭新机遇。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核心观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
2.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生产力发展起决定作用,科学的本质是创新。
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5.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6.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7.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辨别与分析】
中兴通讯再次被美国商务部“封杀”,2018年4月17日,对于美国企业被禁在未来七年内向中兴通讯销售元器件。即使在美国的重重封锁下,为经过多年的默默发展,终于在5g技术上开始引领全球。为此,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甲:“芯片之痛”永铭记,科技创新任重远。
乙:相互依赖危机存,自主创新记心间。
①中兴通讯“芯片之痛”说明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②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企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也为各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与危机。④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企业应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跨国界的风险与危机。
▲活动与探索
?
材料一:“中国一分钟”微视频特辑。《创新中国一分钟》。?一分钟 ,4人用AR技术领略莫高窟风采;一分钟,22人在拉萨体验三维仿真舞美;一分钟,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收1009万元;一分钟,在港珠澳大桥上可驱车1670米。
材料二:中国品牌迎来了全球化的崭新机遇。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某校同学准备围绕“弘扬创新精神,推广中国品牌”举行一次研讨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评析《创新中国一分钟》。
①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②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③中华民族的创新成果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④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⑤创新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核心位置。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⑧创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⑧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
(2)你认为形成中国品牌需要哪些力量的支撑?
①中国品牌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品牌增添文化底蕴、品牌自信。②中国品牌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支撑。③中国品牌需要持续创新、奉献、冒险、合作的“企业家精神”。④中国品牌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⑤中国品牌需要广大企业员工发扬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及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创新精神。⑥中国品牌需要将广大企业员工、企业的命运和前途和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你认为国家品牌战略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①国家品牌战略展示了中国这个正在不断崛起的工业强国的最新实力。②有利于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科技实力。③有利于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由“中国制造”转型“中国创造”。?④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⑤有利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⑥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4)落实国家品牌战略,请你建言献策。
1)国家: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品质。②国家注重科技创新,建立和完善激励创新的法律法规,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依法加大对自主创新的奖励力度。
2)企业:①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为行动指南。②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企业增添文化底蕴、品牌自信。③弘扬持续创新、奉献、冒险、合作的“企业家精神”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④将企业的命运和前途与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企业员工:①发扬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及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②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③对自己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从工作中感受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快乐。
4)社会:①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品牌”的良好氛围。②要大力宣传“品牌”的故事,扩大品牌的影响力。③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品牌”、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5)青少年:①要志向高远,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②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勇于创新实践。③磨砺意志,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④学习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⑤将个人的命运和前途与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5)请你为中国品牌写两条标语。
①质量赢得顾客,信誉创造效益。②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
2019中考时政解读 以人民为中心
闫斌(道德与法治新解读)?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这一论述进一步强调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深刻领会总书记论述的精神实质,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材料二: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就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助推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没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就不会顺利实现。全社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核心观点】
1.?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需协调发展。
▲观察与思考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这一论述进一步强调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深刻领会总书记论述的精神实质,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材料二: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就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助推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没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就不会顺利实现。全社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结合上诉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的理由有哪些?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②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③农村人口总量庞大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④乡村振兴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有助于解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⑤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请你建言献策。
①坚持用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③坚持科教振兴乡村战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坚持开放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④坚持政治、物质、精神、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⑤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乡村绿色发展。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⑦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乡村振兴的法治保证。
(3)实现乡村振兴,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
①积极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提升道德素质。②坚守法律底线,自觉维护社会公正。③参加法治宣传活动,帮助广大村民增强法治观念。④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⑤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乡村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