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五 人口、资源与环境课题一 人口主备人: 审核人:___________授课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课标要求】1.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柱状图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语言和宗教●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2●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3.人口与民族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分布、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学习目标】1.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2.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3. 说出世界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4.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5.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6.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7.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8.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9.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10.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增长趋势, 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难点】1.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2.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知识梳理】(学案)自主复习-组内交流-教师点拨一、世界的人口1.人口数量: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_____。2.人口增长:(1)特点: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_________。(2)规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增长_____;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增长_____。 3.人口问题:问 题 措施 增长过快过多,产生了许多____、_____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倡导节制生育 增长过慢,引起___________、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鼓励人口增长 科学的人口观:人口的增长应与___________相协调,与_________发展相适应 4.人口的分布:分布 原因 人口稠密区 ①亚洲的_____和②亚洲的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地形__________为主,地理环境比较优越 分布规律:人口稠密区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带(纬度、海陆、地形、气候) 分布 原因 人口稀疏区 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⑧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地理环境比较恶劣 二、世界的人种人种 主要分布区 黄色人种 _____东部,美洲_________和北冰洋沿岸的_________ 白色人种 _____、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 非洲的___________ 三、世界的语言与宗教1.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_____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_____的语言。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语言 分 布 汉语 中国和海外华人华侨集聚区 英语 英国、_____和澳大利亚作为母语,_____、菲律宾作为官方语言 法语 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_____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_________的多数国家 俄语 _______、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及东欧 阿拉伯语 ___________ 3.世界的宗教:宗教 起源地 经典 主要分布地区 代表性建筑物 基督教 巴勒斯坦地区 _______ _____、北美洲、_______及大洋洲 _____ 伊斯兰教 沙特阿拉伯 __________ 亚洲_____和东南部、非洲_________、中国西北地区 ______ 佛教 _____ 佛经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庙宇、佛塔 四、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人口1.东南亚人口稠密,集中分布在大河的_________、河口三角洲以及_____地带。2.南亚(1)南亚人口稠密,以_____人口最多。(2)南亚是_____、_______的发源地。宗 教 国 家 佛教 _________、不丹 印度教 _____、尼泊尔 伊斯兰教 _________、_________、马尔代夫 3.西亚(1)定义:一般把_________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2)宗教信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_________。西亚是_________、_______和犹太教的发源地。(3)圣城:_____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_________奉为圣城。4.日本居民主要为_____族,通用_____,多信奉神道教和_____。5.埃及90%以上是_________,多信奉_________,_________为国语。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地区。 6.俄罗斯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部分。7.美国(1)居民构成:大部分是_____移民的后裔(白色人种),以及非洲_______和亚洲移民的后裔(黄色人种);原住居民_________数量不多,华人、华侨数量大。(2)人口分布: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人口稠密,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8.巴西人口 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90%以上居住在______地带,以____人口最为稠密 人种 _____人种约占一半,_____人种占1/3强,其余为_____人种和_____人种 语言 _________ 城市 城市化水平很高。首都:_________,第一大城市: _______,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___________ 9.澳大利亚以_____人种为主,_____为通用语言。五、中国的人口1.数量世界第一: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13.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增长速度较快:(1)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2)原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___________大幅度下降。3.分布疏密不均:(1)特点:以___________线为界,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疏。(2)原因: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3)状况: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城镇人口将继续增加。4.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_________。5、中国的民族1)数目与人口数量:___个,人数最多的是___族,其他统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__族。2)分布:(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区: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3)独特的民族风情:云南傣族_______;蒙古族___________;侗族的风雨桥。6.台湾居民以_____为主,祖籍大多是_____省,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族。【典型例题】(精选历年中考典题,对相应知识点进行跟踪检测,穿插到知识梳理中)1.(2016·济宁学业考)有关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B.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C.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D.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2018·邵阳学业考)20世纪70年代,印度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政府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政府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在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给予照顾。下列状况由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引起的是 ( )A.劳动力短缺 B.国防兵源不足C.社会福利优越 D.环境破坏严重3. (2015·滨州学业考)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低纬度临海地区人口密度大B.①地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②地人口主要为黄色人种D.③地人口稀疏是因为位于寒冷的极地附近4. (2018·云南学业考)下列叙述可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分析得出的是 ( )A.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B.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C.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D.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2016·莆田学业考)下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5.①②③④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其中位于欧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6.⑤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气候寒冷C.炎热干旱 D.环境湿热7.某城市平均1万人中,每年出生200人,死亡110人,那么该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0.9% B.1.1% C.1.8% D.2.0%8.(2016·泉州学业考)读下图“某四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2)人口增长状况与丙国相似的是( )A.中国 B.印度 C.巴西 D.德国9. (2016·滨州学业考)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于2014年9月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举行。若按民族人口数分配参赛名额,你认为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A.壮族 B.汉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10. (2018·滨州学业考)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B.山东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C.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D.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11. (2017·滨州学业考)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大陆31个省(区、市)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7 390万人,而1990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1.3亿。由资料可知我国 (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人口出现负增长C.人口压力已得到根本缓解D.人口增长速度减慢12. 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B.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C.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D.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土壤肥沃13.右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行政区是A.西藏 B.江苏 C.上海 D.宁夏14.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关“全面二孩”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系列问题B.可以在短期内解决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C.有利于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 D.有利于促进人口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15.长廊的突出作用是( )A.体现当地民族特色 B.体现房屋的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读下列四幅图片,完成16~17题。16.小明的朋友马哈茂德来自中东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沙特阿拉伯。最能反映马哈茂德家乡风土人情的图片是 17.图片D为哪种宗教的代表建筑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18.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将在2022年02月04日~2022年0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开幕式时主持人会采用( )语言为大家主持。A.英语 B.阿拉伯 C.汉语 D.俄语【合作探讨】(重难点问题) 读漫画“沉重的负担”,完成1、2、3题。1.产生该漫画所反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人的生育能力大大提高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C.世界性生态环境的改善D.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快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劳动力普遍短缺 B.资源短缺C.各国国防兵源不足 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3.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4.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 B.b C.c D.D举例说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思维导图】【达标检测】(精选例题、中考预测。要求:题型全面、题量适中、考查面广)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异。分析下表,关于X国和Y国的正确说法是( )国家人口密度(人/千米2)出生率(%)死亡率(%)X1084.21.8Y2750.60.7A.X国可能在北美B.Y国可能在欧洲西部C.X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Y国D.Y国人口分布稀疏2.某市面积为2 000平方千米,人口为50万人,该市人口密度为( )A.25人/千米2 B.2.5人/千米2C.2 500人/千米2 D.250人/千米23.下图中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的现象,多发生在(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C.沿海国家 D.内陆国家4.下列居民属于白色人种的是( )A.北美因纽特人 B.非洲肯尼亚人C.美洲印第安人 D.西亚阿拉伯人5.“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这首《龙的传人》歌曲中描述的人种主要分布在( )A.亚洲西部 B.亚洲东部C.欧洲西部 D.非洲中部和南部6.拉丁美洲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A.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B.英语、西班牙语C.希腊语、阿拉伯语 D.法语、西班牙语7.以下现象与佛教有关的是( )A.玛丽上个星期随妈妈去教堂做了一次礼拜B.走到丰山亭只见大雄宝殿前人山人海,香烟缭绕C.学校附近有家回民面馆,专卖牛肉面D.清真寺门口今天聚集了很多戴着白帽子的人8. 下图展示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该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A、桂B、藏C、宁D、新9.人民币上的地理,依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完成下题,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藏族B、高山族、满族藏C、苗族、回族D、傣族、蒙古族读“金砖五国”轮廓图,完成10题。10.(2017·滨州学业考)“金砖五国”的组成,说明了A. “金砖五国”宗教信仰相同 B. “金砖五国”的官方语言都是英语C. “金砖五国”都是工业强国 D. 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不断二、综合题11.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亚洲欧洲非洲人口数(亿)2001年37.207.278.18人口自然增长率(%)1.4-0.12.4(1)亚、非、欧三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大,而且分布较为均匀的是_______洲。(2)亚洲的_______部和_______部人口稠密。非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人口密度较________(大、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而亚洲北部的C地人口少的原因则是__________。(3)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_________(增多、减少)的趋势。(4)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________。能否用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分布均匀?为什么?12.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下图,回答问题。(1)据图甲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____地区。试举一例世界人口稠密分布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乙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半球;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纬度地区。(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4)我国的人口分布以______________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13.(探究创新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材料二 我国“十二五”期间“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材料三 为了理解地球母亲的处境,我们来感受地球的叹息。(如图)(1)从三声叹息可以看出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哪一问题是首要问题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十二五”期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主题有利于减轻地球母亲叹息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提出解决“第一声叹息”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针对世界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做到( )①实施可持续战略②实行计划生育③坚持保护资源环境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④(5)展开你的想象,地球的第四声叹息将会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点设计】1.全面二孩政策(典型例题 第14题)2.冬季奥运会开幕式语言翻译(典型例题 第18题)答案典型例题:选择题:ADCAA CABDAA DDABD CAC合作探究:1.B 2.B 3.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 4.D 5.水源、地形、土壤、资源、交通等达标检测:选择题:BDADB ABDAD 综合题:11.(1)欧(2)东 南 小 地处干旱炎热的沙漠地区 纬度高气候寒冷(3)减少(4)不均匀 不能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比如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就不适合人口居住。(1)平原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或欧洲的西部或南北美洲的东部)(2)北 中低(3)温暖湿润(4)黑河——腾冲13.(1)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会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会加剧环境的破坏。(2)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第二声叹息和第三声叹息(3)实行计划生育(4)A(5)“唉,粮食不够吃了!”或“唉,没有水喝了!”等专题五 人口、资源与环境课题二 资源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日期: 【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情;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重要性;5.根据资料,了解某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6.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7.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方面的经验教训;【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及其特征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区域差异及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水土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明现今社会解决缺水问题的途径。4.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程度,教育学生树立全新的国土意识。5.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地区的资源分布特点,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知识梳理】一、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1)定义:自然资源是存在于_______、能为人类提供_____的___________。(2)种类:主要包括气候资源、______、______、生物资源、矿产资源、______等。(3)主要特征: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_______。2.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1)可再生资源: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_____时间内_____、_____,或者能够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资源。(2)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__________,在_______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典题跟踪】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资源 B.煤炭资源 C.水稻 D.钢铁二、中国的土地资源1.主要特点:(1)国情特点:_________。(2)构成特点:类型齐全,_____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_____、_____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2.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地区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林地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的边远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山区 草地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3.质量差异大:地区 质量差异 自然原因 东部季风区 北方:以①_____为主 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 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降水偏少,气温略低 南方:以②_____为主 南方:多丘陵、山地,气候湿热多雨 西北地区以_____和_____为主 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 青藏地区 土地生产力较___ 光照充足,高而寒冷 4.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耕地 面积日益减少 必须切实_________;适当开垦荒地 林地 滥伐森林 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_________,永续利用 草地 _________或弃牧毁草开荒 确定合理的载畜量,_________,建设人工草场等 【典题跟踪】(2018滨州中考)读图10,回答1—2题。1.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A.城镇建设挤占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污染严重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2018济南中考)3.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破坏的是( )A. B. C. D.4.(2017滨州中考节选)(1)结合图1、图2信息,发现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的平原和盆地中。(2)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只有约87%。在《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你认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是( ) ?A.保护耕地,提高单产 B.退耕还林 C.储备进口粮?? D.围湖造田三、中国的水资源1.时空分布不均:类别 特 点 解决措施 实 例 空间分布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是_________ 时间分布 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________ 长江干流上的_____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的______水利枢纽 2.节约用水:(1)水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严重。(2)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_________,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_______,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典题跟踪】1.(2017·山东滨州)关于下面所示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B.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浪费C.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D.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2.(2016?东营)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图1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是______.(2)图2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图3)(3)据图3可知,中线调水线路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经过鄂、豫和______(省级行政区简称),抵达京、津两市.(4)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______平原,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5)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四、海洋资源:1.多样的生物资源:(1)发展条件优越:海域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2)①四大海产:_______、小黄鱼、_______、乌贼。②四大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最大.(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_、紫菜、________、扇贝、牡蛎、鲍鱼。2.丰富的矿产资源:______、______、滨海矿砂等。3.巨量的化学资源:(1)从海水中提取______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2)海盐:以__________盐场(最大)淮北盐场、_________盐场、________盐场最为著名4.保护:“蓝色国土”(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________________等.(2)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对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五、世界各地区的资源:1.非洲(1)矿产资源:_______、_____、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产量居世界前列。(2)生物资源。①名贵树种: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②_____和_____等作物的原产地;③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居世界各洲之冠。2.东南亚矿产:石油、天然气、锡在东南亚的矿业中占据突出地位,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_____输出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___产量居世界前列。3.西亚(1)世界石油宝库:是世界上石油_____最丰富、_____和_______最多的地区。(2)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伊朗、_______、科威特是世界重要产油国。(3)石油输出路线。东线 波斯湾-_________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________海峡-日本 西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_______运河-地中海-_________海峡-西欧和美国(航程短,运量小)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_______-大西洋-西欧和美国(航程长,运量大) 4.北极和南极地区(1)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淡水以_____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2)动物资源。代表动物 其他动物 共有动物 北极地区 _______ 海象、北极狐 海豹 南极地区 _____ 磷虾 (3)矿产资源:北极地区_____、_______、金属和非金属矿丰富;南极地区___、___、石油和天然气丰富。5.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1)矿产资源:_____、_______、煤、铁、有色金属等储量居世界前列。(2)森林资源: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_。(3)水资源: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2位,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深、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6.巴西 铁矿、水力资源丰富,有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_______水电站。7.澳大利亚铁矿石、煤等开采量居世界前列,素有“___________”的国家之称。【典题跟踪】1.下列为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被称为“冰雪大陆” B.都是面积广阔的海洋C.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D.科考的最佳时间都为每年6~8月2.(2018?东营)如图是俄罗斯与日本两国的工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日本工业与俄罗斯工业的分布及原因有显著不同,日本由于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主要优势有______。3.(2016?济宁)如图,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2)目前,中东一些石油主要生产国,靠单一的原油出口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但是,石油总有枯竭之日.请你为这些国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______。【合作探讨】一、中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和分布特点土地类型分布地区耕地东部季风区的__平原__、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林地__东北__、__西南__的天然林,__东南部__山区的人工林和次生林草地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二、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中国目前有16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在我国,用水最为紧张的还要数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为什么会如此严重缺水,应该采取哪些措施?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降水量偏少,季节分配不均;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浪费水资源;水污染严重等。2.解决措施: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节约用水,增强节水意识;防治水污染,提高用水效率;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海水淡化等。拓展应用:1.在北京城郊的蔬菜大棚中,最值得推荐的灌溉方式是( )A.大水漫灌 B.自流灌溉 C.喷灌、滴灌 D.人工灌溉三、资源对经济的影响1.非洲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分析原因及解决对策。2.日本资源短缺,但是经济发达,分析原因。3.俄罗斯工业区、美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4.从资源方面分析西亚战争不断的原因。【知能提升】1.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对比图,完成2-3题。2.对比南、北方耕地和水资源配置得出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3.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4.读下图,回答问题。甲图: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乙图: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1)据甲图分析,我国南、北方地区相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较小的是____________(南方或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南方或北方)地区。(2)甲图中A地降水季节分配特点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容易造成____________灾害。(3)乙图中水资源总量最少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4)乙图中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地区,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而修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__。答案自然资源1.B 2.A二.土地资源1.A 2.B 3.D 4(1)东部季风区 (2)A三.水资源 1.C 2(1)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2)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3)冀 (4)华北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5)利用京杭大运河四.各地区资源 1.C 2太平洋沿岸 矿产资源丰富 3(1)波斯湾及其沿岸 (2)发展民族工业或者发展旅游业等多样化产业智能提升1.D 2.D 3.D 4(1)北方 北方 (2)旱涝 (3)西北(4)黄淮海地区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 (5)南水北调专题复习——环境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日期: 【课标要求】1.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2.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3.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4.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案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知识梳理】1.环境污染问题(1)大气污染①产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氟烃等有害气体。②表现:温室效应、酸雨等。(2)水体污染①产生:由于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其强度长期大于水体的自净能力,水环境质量逐步下降,致使水体的使用价值降低。②表现:水资源危机,地下水位下降,赤潮和石油污染。(3)土壤污染①产生: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②表现:有机农药、化肥、工矿业和城市污染等。③危害:土质下降;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粮食、蔬菜、水果等影响人体健康;影响农业生产;土壤沙化或盐碱化,不能再被利用。2.生态破坏问题(1)产生: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2)表现: 沙尘暴、山体滑坡、泥石流、生物灭绝等。3.主要解决措施(1)提高全社会的节约和环保意识。(2)健全环保法制和法规。(3)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4)积极开发新能源。(5)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科学处理各种污染物等。【案例分析】案例一:.近段时间,随着我国环保部门大气污染政策的相继出台,目前,全国多地环保部门相继把严打炭烧烤纳入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之一。环保部关于细颗粒物污染防治的相关草案,建议“在人口稠密的大型城市,应通过立法予以禁止露天炭烧烤”。现在,北京、江苏等地就已经开始禁止露天炭烧烤,违者将面临高额罚款。说明露天炭烧烤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危害,并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答案】危害:①污染环境。②危害健康。③卫生问题。④破坏森林资源。解决措施:①取缔中心城、郊区城区和新城等城市化地区的经营性露天烧烤;②对烧烤器具实行改良或更换,逐步取代老式烧烤炉;③加强食品的监督和管理,加大治理力度等。案例二:腾格里沙漠是我国的第四大沙漠,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中卫市接壤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分布着诸多第三纪残留湖,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有诸多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是当地牧民的主要集居地。近几年内蒙古和宁夏分别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立工业园区,引入了上百家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未经处理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沙漠,让其自然蒸发,然后将蒸发后的沉淀物直接埋在沙漠里面,使当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1)简述在腾格里沙漠腹地排污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2)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答案】(1)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造成地下水污染;造成土壤污染;造成大气污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2)措施:加强立法,严禁相关企业非法排污;加强对工业园区的水、土壤及周边环境的监测;抓紧时间对现有废水、底泥等污染开展无害化处置工作,防止污染扩散案例三: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案例四: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答案】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加剧;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答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案例五:室内空气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超标,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行为,其中有害物主要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氡等。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12年有43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实际上已成为人类面对的最大环境杀手。结合自身生活提出几点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的办法。【答案】控制污染源;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室内空气净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案例六:雾霾雾霾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1、 我国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空气中的尘埃不容易降落到地面上,空气中灰尘多; 2、 冬季风比较大,还会把地面的灰尘吹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灰尘增多; 3、 冬季寒冷,燃煤取暖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 4、 冬季风还可以把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沙尘吹来; 5、 大量的灰尘在空气中充当了凝结核的作用,使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云雾状天气。 人为原因: 1、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 2、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3、污染排放量大幅增加; 4、建筑工地遍地开花; 5、污染控制力度不够 解决措施:1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2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 车尾气排放。 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 4建设节能建筑,提高建筑能源 利用率。 5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6倡导市民低碳生活【典题跟踪】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读2013年12月1日至6日全国霾日数实况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4题。1.12月1日至6日,下列省区中,雾霾天气最为严重的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云南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江苏省2.12月1日至6日,下列河流流域中,霾日数最少的是A.松花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3.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改善雾霾天气环境质量的是A.排放工业废气 B.植树造林 C.工程建设中粉尘的产生D.生活垃圾的焚烧4.下列运输方式中,受雾霾天气影响最小的是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水路运输案例七: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知能提升】1. (2017·滨州学业考)我国居民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在30亿个以上,每天仅买菜就用掉10亿个。对使用塑料袋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污染环境 B.危害人体健康C.绿色环保 D.浪费资源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以秸秆、薪柴、煤炭三种能源对大气 SO2污染的贡献率 100%计,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2、3题。2.下列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A.广东省以煤炭最大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3.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A.利用太阳能 B.开采小煤窑 C.燃烧秸秆 D.种植薪柴林4.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的网络民意调查显示,如何破解“十面霾伏”,消除百姓“心肺之患”等热点问题备受关注。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材料二:北京市近两周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1)从材料一中可知,雾霾的主要来源有 。(2)从材料二中可知,北京的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是 。(3)雾霾天气发生时,下列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外出时带口罩 B.尽量减少户外活动C.尽量少开窗 D.外出时打遮阳伞(4)北京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受雾霾天气影响外,还有哪些环境问题,请试举一例说明。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旱涝灾害更加频繁,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材料二、据科学家公布的数据,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储存的碳总量是2.48万亿吨,其中有1.15万亿吨是储存在森林中的,所以把森林叫储碳库。我们国家去年发布的应对气候国家方案,公布的数据足以说明它的作用。就是1980年到2005年,这25年间,我们的森林吸收和固定的二氧化碳就达到51.1亿吨。材料三、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燃煤电站与核电站消耗燃料及排放二氧化碳比较燃煤电站核电站消耗燃料约300万吨煤约30吨核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约675万吨煤发电阶段不排放二氧化碳(1)由材料中可以看出,全球气候有??????????的趋势,这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产生“??????????????”造成的。(2)将下列地理知识重新排序,组成地理联系,并将序号填入对应空格内:???? A、全球气温升高 B、海平面上升 C、二氧化碳增加???? D、燃烧煤、石油 E、沿海低地被淹 F、两极冰川融化?(3)你认为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答案:典题跟踪:DABC知能提升 1-3:CBA4.(共5分)。(1) 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2) 24日 (3)D (4)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人口众多;城市建设用地;沙尘暴;环境污染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5、(1)变暖???? 温室效应 (2)(3)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减少对煤炭、石油的使用量,寻找新能源。(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5-1人口.doc 专题5-2资源.doc 专题5-3环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