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折形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识别复杂的形状是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的。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2)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大小也不同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A4纸, 书学生:A4纸,书,双面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老师这有一张纸,想用它托起一本书,可总是失败,你们谁有好办法能帮助老师吗?2、你表现得真棒,为什么这张纸经过你的改造就变得这么神奇呢?二、认识物体的四种基本形状1、说到形状,你们知道有哪些吗?2.其实我们大自然中有许多生物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一起来看大屏幕,说说这些物体分别类似什么形状呢?3、小结:其实大自然中的物体是由锥体,柱体,台体,球体等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它形状。4、这些形状有什么好处呢?生:看图结合实际说他们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形状,有抵御风雨,增加自身承受力的优势,所以人们就根据它们的形状建造了帐篷,金字塔,房屋,天文观测台。这些美丽的形状承受力一样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三、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1、刚上课的时候我们那位同学将纸折成了某某形,你们还会折成什么形状的纸筒呢?2、同学们真聪明,说出了这么多种形状的纸筒,那它们的承受力会一样吗?下面我们选四种形状的纸筒,用书来做重物,先猜测一下哪个纸筒的承受力最大。3、如果要比较哪种形状的纸筒承受力大,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呢?4、出示实验要求,实验开始5小结:所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大自身的承受力。四、拓展与应用1、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物体改变了形状,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生:发表看法那是因为可以增大承受力,还可以节省材料,又给人你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2、介绍纸桥。3、教师演示:用鸡蛋壳托书4、欣赏壳体建筑。五、总结看到这美丽的图片,我想对你们说,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大胆的去想,用心的观察,你们一定能够利用科学来创造美好的生活,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板书设计: 折 形 状 物体的四种基本形状:锥、台、球、柱 (圆柱体)承受力最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