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中考考纲解读!(道德与法治)2019年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在“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延续性”的要求和“学生学什么靠什么”的原则下,保持指导思想不变、命题理念不变、命题依据不变、考试形式不变、内容涵盖不变、目标要求不变、题型内涵不变、阅卷要求不变。在这“八不变”的前提下,从以下四方面做了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一)考试内容方面考点的内容表述继续以课程标准表述为主、微调考试内容与要求为辅。根据部编版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的异同点,重点体现相同点,由原来的36个考点调整合并为30个考点:考点内容表述变化共21处,其中合并、优化共9处(15个考点合并优化调整成9个考点),增减共12处;8个考点不变;1个考点删除。具体变化情况如下表:2019年变化的考点 与2018年相比较的说明模块一 ?道德、心理 模块一 ?心理与品德考点1: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自信自强,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018年考点1、考点2和考点7的合并与优化考点2不变 2018年考点3考点3不变 2018年考点4考点4不变 2018年考点5考点5: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2018年考点6优化考点6: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2018年考点8:删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点7: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2018年考点9:增加“并发挥积极作用”考点8: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2018年考点11:增加“调适‘逆反’心理”考点9不变 2018年考点12备注 删除2018年考点10模块二 ?法治 模块二 ?法律与秩序考点10: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和法律;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018年考点13:增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和法律”;删除“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考点11: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2018年考点15:删除“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考点12不变 2018年考点16考点13:知道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2018年考点17和考点18的合并与优化考点1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民主生活 2018年考点24:增加“参与民主生活”考点15:坚持宪法至上。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均为八年级下册(法治教育专册)的内容,其中考点15为第一单元内容,考点16为第二单元内容,考点17和考点18为第三单元内容,考点19和考点20为第四单元内容◆2018年考点20(人身权利)、考点21(受教育权利)、考点22(财产权利)、考点23(消费者权利)并入其中◆2018年考点14、考点19、考点27、考点28相应删减和调整考点16:理解权利义务。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考点17:我国基本制度。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考点18:我国国家机构。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知道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知道行政机关的职权;知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 考点19:尊重自由平等。了解自由平等的含义,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道理;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 考点20:维护公平正义。知道公平和正义的含义和价值,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知道如何坚守公平、守护正义 模块三 ?国情 模块三 ?国情与责任考点2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2018年考点25:“服务他人和社会”改为“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考点22不变 2018年考点26考点23: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考点28和考点30的合并、优化和调整考点2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理解创新驱动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018年考点33:删除“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增加“理解创新驱动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考点25: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18年考点28、考点29合并与优化考点26: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2018年考点31:删除“计划生育”;增加“建设生态文明”考点27不变 2018年考点32考点28不变 2018年考点34考点29: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愿和意识 2018年考点35:“树立全球观念”改为“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考点30: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18年考点36:删除“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增加“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二)分值比例方面根据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和教材的使用实际(其中八年级下册为统一的法治教育专册),适当增加和调整法治内容的分值比例,具体如下:内容 2019占分比 2018占分比道德、心理 16分左右 21分左右法治 28分左右 21分左右国情 20分左右 21分左右时事 6分左右 7分左右(三)题型题量方面2019年由五大题型调整为四大题型:1单项选择第1~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其中第1、2小题为时事选择题。注意:选择题题量由2018年15道缩减至2019年12道,时事选择由3道改成2道;原多项选择调整为组合式单项选择。2简要回答第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概括与评析第15小题,10分。注意:原来的“分析评论题”更名为“概括与评析”,一是使题目内涵更清晰;二是同探究实践题统一起来。在分值的分布上,“拟题”减掉1分,变成2分;“评析”增加2分,变成8分。在作答方式上,要比2018年再多作答1个角度(4个角度)。试题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改进。4探究与实践第16小题,12分。试卷总分70分不变,全卷总题量由19道变为16道;与之相应,难度系数也降低,由2018年的0.55左右,易、中、难的比例设定为5:3:2,调整为0.65左右,易、中、难的比例设定为6:3:1。(四)评分标准方面参考答案(含选择题的正、误选项)的表述尽量涵盖两类四种版本教材。主观题通过增设答案,或者设置两种答案的方式,努力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