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车动了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参照物。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设计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观察和分析,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建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认一认>出示爱因斯坦的照片。[师]大家认识他么?听说过他提出的重要理论么?[生]相对论。[师]说的很对,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种生活中的相对。<想一想>看书本的图片观察:公交车动了吗?引出今天的课题《车动了吗》,并板书。2.认识静止和运动<找一找>[师]同学们肯定知道许多生活中静止的或运动的例子,看书本的图,在车辆平稳行驶的车上你是如何判断车辆运动还是静止的?在乘坐火车的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火车开动了?在乘坐电梯的时候,怎么知道电梯运行了?<说一说>学生之间交流讨论。举手发言。[师]大家都发现应该根据参照来判断是否运动了。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做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做一做>[学生实验探究]将橡皮放在课本上,推动课本在课桌上缓慢移动。观察并思考:(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2)橡皮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3)橡皮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师]在做实验时,注意思考屏幕上的问题。[生]书本相对于桌面位置变化了;橡皮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改变;橡皮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没有改变。[师]请同学们来判断书本和钢笔的运动情况。[生]书本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橡皮相对于书本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师]对于橡皮,同一个物体有两种不同的结论,合理么?[生]合理,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师]说得很好。可见,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下面我们来学习参照物的概念。3.参照物板书,并要求学生在教材中找到并画出。<学一学>(1)让两个同学并肩在教室里行走,判断他们各自的运动情况。[师]其中的一个同学动了吗?相对于另一个同学呢?[生]其中的一个同学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相对于另一个同学是静止的。(2)[师]请同学们再来判断一下课本中活动2哪些物体发生了运动。[生]以草地上的小朋友为参照物,玩滑板车的小朋友发生了运动;鸟儿发生了运动。[生]……[师]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状态是不同的。所以参照物的选择是……(生齐答:任意的)。由于参照物不同,物体的描述可能不同,所以在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应当指明参照物。但平时,我们习惯上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此时参照物可以省略不提。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板书设计】车动了吗1.运动: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2.参照物:作为“标准”的物体。3.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2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