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易错专练15:物质的分类、转化、循环易错点一:对概念理解不清致错典例: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化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可能是混合物跟踪训练:下列物质分类组合中完全正确的是( )碱酸盐氧化物A纯碱盐酸烧碱二氧化硫B烧碱硫酸纯碱一氧化碳C苛性钠醋酸生石灰水D熟石灰硝酸食盐氨水易错点二: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过量问题不加思考而致错典例: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训练: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粗盐提纯1. 实验原理图2. 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漏斗、蒸发皿、量筒、托盘天平、坩埚钳等3. 实验关键点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或晶体飞溅4. 产率偏低的原因分析(1)粗盐没有充分溶解;(2)过滤时有滤液损失;(3)蒸发时有液体溅出。5. 实验拓展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1)实验思路:过量的NaOH可以将MgCl2除去;过量的BaCl2可以将Na2SO4除去;过量的Na2CO3可以将CaCl2除去。由于试剂过量,引入了新的杂质,其中BaCl2可以用Na2CO3除去,NaOH、Na2CO3可以用稀盐酸除去。(2)实验步骤:粗盐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不溶或难溶性杂质→加入过量试剂(①过量BaCl2溶液→②过量Na2CO3溶液→③过量NaOH溶液)→过滤→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①②③试剂位置可以互换,但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之后,否则过量的BaCl2无法除去)。典例:(1)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如下:―→―→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②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2)工业上制备粗盐时,通过晒盐或煮盐的方法,可以蒸发盐溶液中水分使之浓缩结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若要除去粗盐中的CaCl2,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NO3、NaCl、KNO3、(NH4)2SO4 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l、K2CO3、NaOH2. [2018·济宁]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C→CO→CO2 B.Mg→MgO→MgCl2C.CuO→Cu(OH)2→CuCl2 D.NaOH→NaCl→NaNO33.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C.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4. [2018·乐山]如图,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表中满足图示关系的一组物质是( )甲乙丙丁ANa2CO3H2SO4Ba(OH)2石蕊BNa2CO3HClCa(OH)2CuSO4CNa2SO4HClBa(OH)2石蕊DHClNa2CO3Ca(OH)2酚酞5. [2018·济宁]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 化合反应 B.Cu+2AgCl===2Ag+CuCl2 置换反应C.SiO2+3CSiC+2CO↑ 置换反应D.BaCO3+2HCl===B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6. 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B.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钠C.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7.1g7. 甲、乙、丙三种物质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的是 ( )甲乙丙ACCOCO2BNaOHNa2CO3Na2SO4CCuOCuCu(NO3)2DH2SO4H2H2O8.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且两个反应属于同一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FeFe2O3Fe(OH)3 B.CuOCuSO4CuCl2C.SSO2H2SO3 D.CO2Na2CO3NaOH9. 对如图所示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是的( )A.可用于分离两种液体形成的混合物B.烧杯①中的液体应沿着玻璃棒流下C.漏斗中的液面应高于滤纸的边缘D.仪器内壁有灰尘不影响实验效果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方法ACO2CO点燃BO2水蒸气适量生石灰CAl粉Cu粉适量稀硫酸,过滤DCaCl2溶液盐酸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11.[2018·金华]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12.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B.②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C.③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D.④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13.[2018·济宁]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A.H2O、MgO、H2CO3 都属于氧化物B.H2S、H2SO3、H2SO4 都属于酸C.NaOH、Ca(OH)2、Fe(OH)2 都属于碱D.NaCl、Na2CO3、NaHCO3 都属于盐14.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常用到下列基本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B.①④⑤组合可以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C.在进行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5.铜屑表面呈绿色,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设计了如下制取流程,下列有关该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①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B.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C.由固体B制取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方法1更符合绿色化学要求D.操作②的步骤为将硫酸铜溶液加热蒸干二、非选择题16.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碳在大气圈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_______过程,④表示的是_______作用。(3)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会加剧_______效应。减缓此效应的措施有(答出一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2018·金华丽水]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17.[2018·金华丽水]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18.[2018·南京]图中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S、Cl、K、Fe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B、C、E、F、M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7∶3。固态E叫做“干冰”;A、D、H均由三种元素组成,H在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G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G_______,B_______。(2)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018·广州]某固体可能含有CuSO4、CaCO3、Na2CO3、KOH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定该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步骤Ⅱ: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消失,有气泡产生。(1)步骤Ⅱ中产生的气泡是_______(填化学式)。(2)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固体的成分,肯定含有的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是_______。(3)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固体组成,依次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科学兴趣小组完成了下列两个实验:实验1:用试管取一定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加入稀盐酸,红色恰好消失。实验2:用试管取一定量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饱和的Na2CO3溶液。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里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上层澄清液显红色。同学们欲对该澄清液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问题分析:(1)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2)实验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澄清液显红色,说明该澄清液显碱性,其中溶质除一定有NaOH外,还可能含有_______。实验验证:(1)取澄清液,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澄清液中不含______________。(2)取澄清液,通入CO2气体,产生浑浊,写出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交流反思: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确定,既要考虑反应产物,也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21.[2018·江西]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及X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①E的化学式是_______;②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③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桥:若A~F分别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_______。22.氧化锌(ZnO,白色,难溶于水,溶于强酸)具有广泛的应用。实验方案:工业上用粗氧化锌(含少量FeO)制取活性氧化锌,其流程如图甲:查阅资料:一些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沉淀物Fe(OH)3Zn(OH)2Fe(OH)2开始沉淀pH1.56.26.3完全沉淀pH3.28.09.7问题探究:(1)“溶解”前将粗氧化锌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SO4、_______、FeSO4。除铁池中加入适量H2O2,使Fe2+转化为Fe3+。为使溶液中Fe3+全部转化为Fe(OH)3,而Zn2+不形成Zn(OH)2,则应加入氨水控制溶液的pH的范围为_______。(3)“沉淀池”中的沉淀经过滤、洗涤等操作得纯净固体M,其组成为aZnCO3·bZn(OH)2·cH2O。确认固体M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最好选择下列_______,向其中滴入无现象,则已经洗干净。A.紫色石蕊试液B.少量稀盐酸C.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组成测定:固体B的组成会影响制得的ZnO的活性。为确定aZnCO3·bZn(OH)2·cH2O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吸收均完全):查阅资料:aZnCO3·bZn(OH)2·cH2O受热分解生成ZnO、H2O、CO2三种产物。(4)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称取35.9g aZnCO3·bZn(OH)2·cH2O在B装置中进行完全煅烧,测得装置C和D的质量分别增重7.2g和4.4g。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5)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上述数据,则生成ZnO的质量为_______g;a∶b∶c=______________。(7)若没有E装置,则测得的a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2)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2018·扬州]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杂质为Fe2O3)。用该废渣制取CaCl2晶体(CaCl2·xH2O)并进行组成测定,其制取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H4Cl溶液显酸性,且浓度越高酸性越强。(1)XRD图谱可用于判断某固态物质是否存在。如图为煅烧前后废渣的XRD图谱。写出煅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浸取时需连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色。(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aCl2的产率随浸取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宜选择的浸取温度为_______℃左右。(4)若使用过量浓度较高的NH4Cl溶液,则所得CaCl2溶液中会含有NH4Cl、_______(填化学式)等杂质。(5)过滤得到的Fe2O3在高温下可与CO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6)测定晶体(CaCl2·xH2O)的组成:a.称取14.7000g CaCl2晶体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b.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静置。c.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0.0000g固体。①通过计算,确定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②判断步骤b中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则测得的x值比实际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5.小新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将200g滤液浓缩成制作“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_______g。26.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如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试剂A为稀盐酸,现有含二氧化硅的碳酸钡样品40g与试剂A169.4g于烧杯中(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00.6g。试计算:(1)操作1是_______(填操作名称)。(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3)样品中碳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g。(4)反应后所得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易错专练15:物质的分类、转化、循环易错点一:对概念理解不清致错典例: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化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可能是混合物【错解】选A【析错】上述解答错误在于把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理解为一种物质。单质、化合物都是纯净物,同种元素可组成单质,也可组成混合物。【正解】选D 某种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可能是单质,如O2等,单质属于纯净物;也有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跟踪训练:下列物质分类组合中完全正确的是( B )碱酸盐氧化物A纯碱盐酸烧碱二氧化硫B烧碱硫酸纯碱一氧化碳C苛性钠醋酸生石灰水D熟石灰硝酸食盐氨水易错点二: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过量问题不加思考而致错典例: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解】(2)NaCl、BaCl2【析错】(1)AB段固体质量减少,说明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溶解并生成气体。(2)加入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加入BaCl2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在产生沉淀的同时生成氯化钠。稀盐酸与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又C点时,稀盐酸过量。故C点时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BaCl2、HCl。【正解】(1)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2)NaCl、BaCl2、HCl跟踪训练: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NH4HCO3__。(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FeCl3、CaCO3__。(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Na2CO3__,一定不含__Na2SO4__。(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BaCl2+2NaOH+CO2===BaCO3↓+2NaCl+H2O__。粗盐提纯1. 实验原理图2. 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漏斗、蒸发皿、量筒、托盘天平、坩埚钳等3. 实验关键点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或晶体飞溅4. 产率偏低的原因分析(1)粗盐没有充分溶解;(2)过滤时有滤液损失;(3)蒸发时有液体溅出。5. 实验拓展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1)实验思路:过量的NaOH可以将MgCl2除去;过量的BaCl2可以将Na2SO4除去;过量的Na2CO3可以将CaCl2除去。由于试剂过量,引入了新的杂质,其中BaCl2可以用Na2CO3除去,NaOH、Na2CO3可以用稀盐酸除去。(2)实验步骤:粗盐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不溶或难溶性杂质→加入过量试剂(①过量BaCl2溶液→②过量Na2CO3溶液→③过量NaOH溶液)→过滤→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①②③试剂位置可以互换,但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之后,否则过量的BaCl2无法除去)。典例:(1)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如下:―→―→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过滤__。②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较多固体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2)工业上制备粗盐时,通过晒盐或煮盐的方法,可以蒸发盐溶液中水分使之浓缩结晶,理由是__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蒸发水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继续蒸发,固体析出__。(3)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若要除去粗盐中的CaCl2,所用的试剂为__Na2CO3__。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D )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2. [2018·济宁]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C )A.C→CO→CO2 B.Mg→MgO→MgCl2C.CuO→Cu(OH)2→CuCl2 D.NaOH→NaCl→NaNO33.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C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C.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4. [2018·乐山]如图,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表中满足图示关系的一组物质是( A )甲乙丙丁ANa2CO3H2SO4Ba(OH)2石蕊BNa2CO3HClCa(OH)2CuSO4CNa2SO4HClBa(OH)2石蕊DHClNa2CO3Ca(OH)2酚酞5. [2018·济宁]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D )A.4Fe+3O22Fe2O3 化合反应 B.Cu+2AgCl===2Ag+CuCl2 置换反应C.SiO2+3CSiC+2CO↑ 置换反应D.BaCO3+2HCl===B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6. 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B )A.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B.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钠C.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7.1g7. 甲、乙、丙三种物质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的是 ( B )甲乙丙ACCOCO2BNaOHNa2CO3Na2SO4CCuOCuCu(NO3)2DH2SO4H2H2O8.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且两个反应属于同一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C )A.FeFe2O3Fe(OH)3 B.CuOCuSO4CuCl2C.SSO2H2SO3 D.CO2Na2CO3NaOH9. 对如图所示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是的( B )A.可用于分离两种液体形成的混合物B.烧杯①中的液体应沿着玻璃棒流下C.漏斗中的液面应高于滤纸的边缘D.仪器内壁有灰尘不影响实验效果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B )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方法ACO2CO点燃BO2水蒸气适量生石灰CAl粉Cu粉适量稀硫酸,过滤DCaCl2溶液盐酸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11.[2018·金华]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12.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C )A.①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B.②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C.③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D.④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13.[2018·济宁]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A )A.H2O、MgO、H2CO3 都属于氧化物B.H2S、H2SO3、H2SO4 都属于酸C.NaOH、Ca(OH)2、Fe(OH)2 都属于碱D.NaCl、Na2CO3、NaHCO3 都属于盐14.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常用到下列基本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B.①④⑤组合可以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C.在进行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5.铜屑表面呈绿色,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设计了如下制取流程,下列有关该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操作①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B.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C.由固体B制取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方法1更符合绿色化学要求D.操作②的步骤为将硫酸铜溶液加热蒸干二、非选择题16.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碳在大气圈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CO2__,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含碳有机物__。(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__光合作用__过程,④表示的是__(分解者)分解__作用。(3)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会加剧__温室__效应。减缓此效应的措施有(答出一项即可)__保护植被;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等__。16.[2018·金华丽水]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Ba(NO3)2__。(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ABD__(填字母)。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17.[2018·金华丽水]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__。(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__Na2CO3、CuO、NaOH(或其他碳酸盐、金属氧化物、碱的化学式)三种中的任意两种__(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18.[2018·南京]图中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S、Cl、K、Fe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B、C、E、F、M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7∶3。固态E叫做“干冰”;A、D、H均由三种元素组成,H在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G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G__NaHCO3__,B__Fe2O3__。(2)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K2CO3+H2SO4===K2SO4+H2O+CO2↑__。19.[2018·广州]某固体可能含有CuSO4、CaCO3、Na2CO3、KOH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定该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步骤Ⅱ: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消失,有气泡产生。(1)步骤Ⅱ中产生的气泡是__CO2__(填化学式)。(2)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固体的成分,肯定含有的是__碳酸钠__,可能含有的是__氢氧化钾__。(3)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固体组成,依次用到的试剂是__过量氯化钡(氯化钙/硝酸钡/硝酸钙)溶液,酚酞试液__。20.某科学兴趣小组完成了下列两个实验:实验1:用试管取一定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加入稀盐酸,红色恰好消失。实验2:用试管取一定量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饱和的Na2CO3溶液。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里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上层澄清液显红色。同学们欲对该澄清液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问题分析:(1)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__NaOH+HCl===NaCl+H2O__(填化学方程式)。(2)实验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3)澄清液显红色,说明该澄清液显碱性,其中溶质除一定有NaOH外,还可能含有__Na2CO3或Ca(OH)2__。实验验证:(1)取澄清液,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澄清液中不含__Na2CO3__。(2)取澄清液,通入CO2气体,产生浑浊,写出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2+Ca(OH)2===CaCO3↓+H2O__。交流反思: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确定,既要考虑反应产物,也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21.[2018·江西]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及X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①E的化学式是__Ca(OH)2__;②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置换反应__;③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HCl+Na2CO3===2NaCl+CO2↑+H2O__。(2)过桥:若A~F分别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__H2O__。22.氧化锌(ZnO,白色,难溶于水,溶于强酸)具有广泛的应用。实验方案:工业上用粗氧化锌(含少量FeO)制取活性氧化锌,其流程如图甲:查阅资料:一些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沉淀物Fe(OH)3Zn(OH)2Fe(OH)2开始沉淀pH1.56.26.3完全沉淀pH3.28.09.7问题探究:(1)“溶解”前将粗氧化锌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__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__。(2)“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SO4、__H2SO4__、FeSO4。除铁池中加入适量H2O2,使Fe2+转化为Fe3+。为使溶液中Fe3+全部转化为Fe(OH)3,而Zn2+不形成Zn(OH)2,则应加入氨水控制溶液的pH的范围为__3.2~6.2__。(3)“沉淀池”中的沉淀经过滤、洗涤等操作得纯净固体M,其组成为aZnCO3·bZn(OH)2·cH2O。确认固体M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最好选择下列__C__,向其中滴入无现象,则已经洗干净。A.紫色石蕊试液B.少量稀盐酸C.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组成测定:固体B的组成会影响制得的ZnO的活性。为确定aZnCO3·bZn(OH)2·cH2O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吸收均完全):查阅资料:aZnCO3·bZn(OH)2·cH2O受热分解生成ZnO、H2O、CO2三种产物。(4)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aZnCO3·bZn(OH)2·cH2O(a+b)ZnO+(b+c)H2O+aCO2↑__。现称取35.9g aZnCO3·bZn(OH)2·cH2O在B装置中进行完全煅烧,测得装置C和D的质量分别增重7.2g和4.4g。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5)装置A的作用是__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__。(6)根据上述数据,则生成ZnO的质量为__24.3__g;a∶b∶c=__1∶2∶2__。(7)若没有E装置,则测得的a值__偏大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单质__。(2)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__FeO__。(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4Fe(OH)2+O2+2H2O===4Fe(OH)3__。24.[2018·扬州]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杂质为Fe2O3)。用该废渣制取CaCl2晶体(CaCl2·xH2O)并进行组成测定,其制取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H4Cl溶液显酸性,且浓度越高酸性越强。(1)XRD图谱可用于判断某固态物质是否存在。如图为煅烧前后废渣的XRD图谱。写出煅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Ca(OH)2CaO+H2O__。(2)浸取时需连续搅拌,其目的是__使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与氯化铵反应__;生成的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蓝__色。(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aCl2的产率随浸取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宜选择的浸取温度为__30__℃左右。(4)若使用过量浓度较高的NH4Cl溶液,则所得CaCl2溶液中会含有NH4Cl、__FeCl3__(填化学式)等杂质。(5)过滤得到的Fe2O3在高温下可与CO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Fe2O3+3CO2Fe+3CO2 。(6)测定晶体(CaCl2·xH2O)的组成:a.称取14.7000g CaCl2晶体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b.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静置。c.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0.0000g固体。①通过计算,确定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②判断步骤b中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Na2CO3溶液,没有沉淀产生__,则说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则测得的x值比实际值__偏大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6)①设14.7g晶体中CaCl2的质量为m。CaCl2+Na2CO3===CaCO3↓+2NaCl111 100 m 10g=,m=11.1g则14.7g×=11.1g解得x=2。25.小新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10.6__g。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3)将200g滤液浓缩成制作“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__120__g。【解析】(1)碳酸钠的质量为20g×53%=10.6g。(2)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8010.6g x=,x=8g,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4%。(3)设需蒸发水y,200g×4%=(200g-y)×10%,y=120g。26.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如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试剂A为稀盐酸,现有含二氧化硅的碳酸钡样品40g与试剂A169.4g于烧杯中(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00.6g。试计算:(1)操作1是__过滤__(填操作名称)。(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8.8__g。(3)样品中碳酸钡的质量为__39.4__g。(4)反应后所得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20.8%__。【解析】 (3)设样品中碳酸钡的质量为m1,反应生成BaCl2的质量为m2,BaCO3+2HCl===BaCl2+H2O+CO2↑ 197 208 44 m1 m2 8.8g197/m1=44/8.8g,m1=39.4g。 (4)208/m2=44/8.8g,m2=41.6g,m(SiO2)=40g-39.4g=0.6gBaCl2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00%=20.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易错专练15:物质的分类、转化、循环 原卷.doc 易错专练15:物质的分类、转化、循环 解析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