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考点真题对照为了方便老师和同学们,能够把握中考考点,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和训练,我们花费了大量心血,整理了2010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进行了分类整理,希望对老师和同学们有所帮助!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考点目标一、政权分立的基本情况(1)赤壁之战: 208年1、交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2、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3、影响: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2)三国鼎立(形势图)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后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263年,魏灭蜀。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历史结束。(3)两晋西晋 265年,建立者司马炎,316年灭亡东晋 317年,建立者司马睿,都城健康。(4)南北朝(420-----589年)南朝 : 宋 → 齐 → 梁 → 陈北朝 : 北魏分裂为: 东魏 → 北齐 西魏 → 北周二、民族融合1),北魏孝文帝改革(1)主要内容1、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2、颁布均田令;3、迁都洛阳;4、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民族融合的具体措施)a,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b,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c,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e,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f,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2) 历史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2)、人口南迁时间:东汉末年至北魏统一前地区:益州、荆州、扬州地区及闽南流域和岭南地区结果: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三、江南的开发时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原因:1、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3、南方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安抚南迁流民。 4、政治重心南移。 5、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雨量充沛,气候湿热,土地肥沃) 6、大量农作物的引种和推广。 7、南北方劳动人民交往和辛勤劳动。史实:1,兴建许多水利工程。2,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3,江南种植水稻为主,绿肥、牛耕、粪肥推广。4,小麦的种植在江南推广。5,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也得到开发。真题训练第18课 三国鼎立(2010·安徽)2.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A①招贤纳士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自立为帝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10·浙江杭州)20.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C.完成北方的统一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2010·山东滨州)4.观察下图,政权“魏”的建立者是( )DA.曹操 B.刘备 C.孝文帝 D.曹丕(2010·湖南衡阳)4.2009年12月2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发掘一座东汉大墓,经考证,确定为曹操高陵。下列事情中,曹操所做的是( )BA.淝水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建立魏国(2010·广东深圳)25.近来,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C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操军不习水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10·湖北孝感)52.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是曹操所为的有( )ABCA.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D.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2010·湖北咸宁)9.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AA.200年 B.208年 C.220年 D.222年(2010·福建漳州)5.右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AA.成都B.长安C.洛阳D.建业(2010·广西贵港)1.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哪一个军阀?( )BA.刘备 B.袁绍 C.孙权 D.刘禅(2010·湖南株洲)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D A B C D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2010·山东莱芜)4.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 )D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010·福建泉州)2.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CA.统治者施行仁政 B.社会比较稳定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 D.自然条件优越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2010·山东青岛)7.“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D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2010·山东东营)3.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A.民族融合 全品中考网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2010·广东深圳)11.实行向汉族学习的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是( )BA.商鞅 B.北魏孝文帝 C.齐桓公 D.成吉思汗(2010·广东湛江)23.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以下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BA.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 B.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C.统一度量衡 D.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2010·内蒙古呼和浩特)2.(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 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 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2010·江苏常州)16.下列改革,以促进民族融合为目的的是( )CA.商鞅变法 B.伯里克利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2010·广西贵港)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是( )AA.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B.学习汉族文化风俗C.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 D.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2010·湖南株洲)4.“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昕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DA.迁都洛阳 B.实行官吏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讲汉语全品中考网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2010·山东威海)4.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著名科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 )CA.近五百年 B.近七百年 C.近一千年 D.近两千年(2010·山东济宁)13.右图人物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的著作是( )AA.《齐民要术》 B.《水经注》C.《九章算术》 D.《伤寒杂病论》(2010·湖北宜昌)4.“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水经注》中对三峡的描述,它的作者是( )AA.郦道元 B.张衡 C.张仲景 D.贾思勰(2010·广西贵港)3.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CA.华佗——医生 B.李冰一一都江堰C.郦道元一一农学家 D.小篆一一秦朝通用的标准字体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2010·江苏南京)4. 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A.《兰亭序》 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碑》(2010·江苏连云港)20.右图书法作品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美称。这一作品的首书者是( )AA.王羲之 B.顾恺之 C.李白 D.苏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