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详析与真题训练五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考点详析与真题训练五

资源简介

中考考点详析与真题训练五
为了方便老师充分地准备中考,我们经过收集和整理了有关资料,以知识目标和考点的有机结合为基调,点线面解决问题,使同学们在中考时,以不变应万变,知彼知己,百战百胜!我们准备了这套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处,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多提宝贵意见!
一、建立
隋朝:581年,杨坚建立,定都长安。
唐朝:618年,李渊建立,定都长安。
(2010·山东威海)5.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010·江苏连云港)3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2010·广东深圳)13.如右图,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 )D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2010·江苏宿迁)20.“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C
A. 郑国渠 B. 白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2010·江苏无锡)3.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B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010·江苏扬州)27.右图中流经扬州的一段大运河是( )C
A.①
B.②
C.③
D.④
(2010·湖南永州)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C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二,政治
1),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减免田租,提倡节俭等
表现: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
合并州县,大力精简机构;
完善科举制,大兴学校。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2010·浙江台州)唐太宗有句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据此回答12~14题。
12.“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A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2010·重庆)1.“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 )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010·重庆綦江)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B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010·广东东莞)7.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 )B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
(2010·浙江杭州)5.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C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2010·湖南岳阳)4.“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
A.唐太宗 B.汉武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
(2010·广东汕头)3.“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2010·福建龙岩2)3.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下列能“以人为镜”、采纳魏征忠言的帝王是( )C
A.汉武帝?????? ??????? B.隋炀帝?????? ???? C.唐太宗????? ????? D.武则天
(2010·重庆江津)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选项与“唐宗”有关的是( )B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010·四川成都)4.“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一位最高统治者的评价?( )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010·四川成都)6.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B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2010·山东日照)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D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2),武则天(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重用人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发展农桑,把开垦耕地和生产粮食多少作为对地方官进行赏罚的重要依据。减轻徭役。),首创殿试、武举、“自荐”求官制度,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重用武氏家族,任用酷吏,鼓励告密。大兴佛教。
3),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表现:稳定政局;任用姚崇、宋璟为相;大力发展生产;整顿吏治、严格执法。
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
(2010·山东聊城)6.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D

地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0·山东聊城)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C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
(2010·广东东莞)8.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D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010·福建龙岩)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如右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C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2010·山东潍坊)4.“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D
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 C.提倡节俭 D.强化皇权
(2010·广东汕头)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D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0·内蒙古赤峰)2.下列四种工具哪一个是灌溉用的( )D

A B C D
三,教育(科举制度的演变)
1),科举制的诞生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录用人才。(之前选拔官吏主要看门第的高低。)
隋炀帝时,正是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意义: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2)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武则天时,创造了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被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常设科目: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
3)科举制的衰落
明朝时,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这种八股取士制度,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至清朝末年(1905年)才废除。
4)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是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政府机关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但后来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10·山东聊城)5.“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C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010·重庆)2.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010·江苏南京)5.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B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010·湖南邵阳)3.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2010·山东滨州)5.“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C
A.行省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科举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2010·湖北十堰)22.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C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推举制
(2010·山西)2.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D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0·湖北黄冈)9.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科举制逐渐完善于( )B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010·重庆江津)2.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D全品中考网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
(2010·江苏淮安)1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D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010·山东菏泽)3.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取得的方式是( )C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度 C.科举考试制度 D.察举制度
四,民族关系和中外交往
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1),与吐蕃的交往
和亲: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
唐中宗派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
会盟:821年唐蕃会盟并立碑“患难相恤,暴掠不作”。(拉萨大昭寺前)
2),外交
a,遣唐使:日本派到唐朝的使官。200年间先后13批。(居各国之首)
将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日本;
推动了日本的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
b,鉴真东渡:唐朝最富影响的僧人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日本药学界奉他为始祖。)
C,玄奘西游:唐初著名僧人玄奘不畏艰险,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玄奘——《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玄奘的佛经译本是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
——学习两人出生入死、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
(2010·四川宜宾)3.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D
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重庆)3.今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B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戚继光
(2010·湖南邵阳)4.藏族的祖先是( )A
A.吐蕃 B.契丹 C.女真 D.党项
(2010·山东青岛)8.“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D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2010·新疆乌鲁木齐)2.唐朝时期,管辖今伊犁地区的最高统治机构是( )B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大都护府 C.安西大都护府 D.伊犁将军府
(2010·湖北宜昌)5.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境内的文物古迹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文成公主庙在地震中受损程度较低。此庙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逻些时途经此地,给当地群众传授纺织、开垦、耕种等技艺,当地群众为怀念文成公主的功德而修建的。玉树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
A.唐与吐蕃的关系 B.唐与回纥的关系 C.唐与渤海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
(2010·湖北咸宁)10.吐蕃人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B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彝族 D.白族
(2010·贵州毕节)1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D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 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010·重庆綦江)2.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 )D
A.阿备仲麻吕 B.玄奘
C.吉备真备   D.鉴真
(2010·江苏泰州)2.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 )B
A.鉴真 B.玄奘 C.晁衡 D.郑和
(2010·湖南长沙)2.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D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010·广东)3. 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C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2010·福建莆田)5.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 )D
A.李冰 B.李春 C.鉴真 D.玄奘
(2010·重庆江津)3.隋唐时期,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节到我国访问。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突出的代表有( )C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徐福
(2010·福建泉州)3.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B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2010·江苏扬州)28.据报道,今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扬州唐代高僧的坐像将再次回乡省亲,他就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 )A
A.鉴真 B.玄癸 C.空海 D.圆仁
(2010·湖南娄底)4.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2010·广东佛山)2.从通行的便利性看,隋朝赵州桥在造桥技术上的创新设计采用( )B
A.单孔石拱 B.平拱
C.多索斜拉 D.多孔曲拱
(2010·重庆)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那时,诗人辈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C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苏轼
(2010·湖北襄樊)13.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化,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C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2010·广东深圳)14.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是( )A
A.诗歌 B.散文 C.史学 D.戏曲
(2010·广东湛江)27.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 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A
A.李白 B.杜甫 C.自居易 D.苏轼
(2010·重庆江津)5.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D
A.李白 B.李商隐 C.白居易 D.杜甫
(2010·四川成都)5.唐朝诗歌繁盛,诗人众多。下列哪一位诗人赞美成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 )A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薛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