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作业1.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89年2.隋唐时期,某商人把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①通济渠 ②邗沟 ③江南河 ④永济渠A.①②③④ B.④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A.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隋文帝时 D.隋炀帝时4.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右图)“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 C.开通大运河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5.史书记载:“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繁荣强盛的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 ②人口增长 ③经济繁荣 ④隋文帝励精图治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6.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始开凿大运河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始开凿大运河C.①开始开凿大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 ②开始开凿大运河 ③灭亡陈朝7.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8.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隋朝时,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9.“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10.“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11.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朝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12.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隋朝灭亡的标志( )A.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B.618年,隋文帝在长安被叛军杀死C.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D.618年,隋文帝在太原被叛军杀死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含义: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语材料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汪洙《神童诗》(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员的。(2)材料二中的“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与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在这一制度创立过程中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如下图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河”指什么?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该“河”的中心在哪里? (3)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测评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B C D B B A B D A C D A二、材料分析题1.(1)选拔官员注重门第和出身,不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2)科举制度。隋文帝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3)维护封建统治。2. (1)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2)洛阳(3)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附件1教学设计编写要求统编 七 年级、第 一 单元、第 1 课 “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区(市、县、自治县) 校 老师课题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依据: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说明隋朝灭亡的原因,知道隋朝是一个有作为但很短命的王朝。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涵盖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以及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的内容。四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大运河的开通。两者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学习这四部分内容,首先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教学重点:1. 大运河的开通; 2. 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教学难点:1. 通过学习讨论从隋亡中得出正确启示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大运河图、隋朝相关多媒体资料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引入 新课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思考:此故事可信吗?隋朝为什么能开凿大运河? 故事引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快速进入课程。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能力新课教学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城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2.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讲述南北朝更替发展,再展现一幅地图—— “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知识拓展:胭脂井故事。 3.“隋初经济的繁荣” (1)隋文帝即位后,发展经济。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称为“开皇之治”。 (2)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讨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二)开通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 (1)读民谣,思考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 ①经济原因:加强南北交通(南粮北运) ②政治原因: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的过程 605年至610年,征发几百万民工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 (3)让学生看课本P3的《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强调记忆大运河的中心、南北端点、四段的名称。 师)同学们看“隋朝大运河”这幅图,北南各起点是哪个城市? 生:中心是洛阳;北抵涿郡(在今北京),南达余杭(在今杭州)。 师:大运河是在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邗沟是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那它分为哪四段呢? 生:从北往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师:连接哪五河呢? 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师:大运河从北到南全长两千多公里,因而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隋炀帝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前面说到了隋文帝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到了隋炀帝即位他就利用已有的经济基础征发了几百万人(前面也说到了隋炀帝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 2.赏读古诗,组织讨论: 问题一: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问题二: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言。教师在引导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 教师归纳: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为开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科举制的诞生 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这些豪门大族世代为宦,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九品中正制,也就把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隋朝建立之初,还是沿袭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但隋朝后,隋文帝就下诏予以废除。 2.科举制诞生的过程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教师讲解:科举制的创立,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士人德以参加统治,适应了庶族(寒门)地主在政治上的要求.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 (四)隋朝的灭亡 1.先引导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归纳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游江南; ②营建一系大工程:营建东洛阳、开凿大运河; ③屡次战争:三次征辽东。(逼民反) 2.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3.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与教训;评价两位皇帝的功过。4.比较秦朝和隋朝。(五)课堂小结(六)课堂测评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具有时空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联系大运河示意图,总结积极作用,结合大运河修建想象图,总结归纳消极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能力和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让学生充分认识隋炀帝的功与过,培养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结束语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有张有弛。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定,国家才能强大,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作业设计 巩固练习:课后练习及练习册与填充图册 及时巩固板书设计(含知识小结)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特殊在它迅速崛起,迅速繁荣昌盛,但又迅速衰落,犹如昙花一现。在它短暂的统治时期为中国的历史留下了繁荣的“开皇之治”和治国的宝贵经验和败亡教训。 教学反思 本课中,以故事导入新课,课堂中,教师不断设疑,通过提问、小组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可能会较好。然而,在课堂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大,牵引学生的思维,按照预先设计的思路推进教学环节的实施,会对学生的主体性有些忽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时,书上的内容不是很充实,应该让学生进行充足的课前收集资料;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把资料互相交流、讨论、归纳、概括,然后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另外,学生在课堂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如何把这些信息加工、整合,对学生进行帮助、指导,调节课堂的节奏,教师也需要很强的预设能力。PAGE - 4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课堂小结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琼花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习目标1、了解隋朝建立、统一全国的基本史实。2、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3、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的统一?????? 一隋文帝(杨坚)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541~604) 父亲杨忠是北周开国功臣,封为隋国公。杨坚继承隋国公,并不断加官晋爵。578年北周宣帝继位,杨坚的长女被封为皇后,因此被称为外戚(即皇帝母亲或妻子的亲戚)。杨坚[隋文帝]称帝时间:581年 都城:长安国号:隋 年号:开皇隋的统一?????? 一南北朝 — 隋示意图南朝北朝东魏[534~550]西魏[535~557]北齐[550~577]隋朝[581~618]北周[557~581]宋齐梁陈北魏[439~534]隋的统一?????? 一589年隋灭陈后统一全国589年南北重归统一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的统一?????? 一知识拓展 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隋的统一?????? 一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开皇之治)政治方面: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地方改为州县两级制教育方面:初创科举制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改革政权机构,提高行政效率。重视选拔人才。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约隋的统一?????? 一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隋文帝励精图治,努力发展生产。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隋的统一?????? 一发展原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开通大运河二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民谣: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琼花开通大运河二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开凿过程二条件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大运河开凿过程二作用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到现在的“北煤南运”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三地:三个中心( )( )今( )( )今( )四段:分为四段( ) 渠( )渠 ( )( )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长安洛阳 涿郡 北京 余杭 杭州永济通济邗沟 江南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开通大运河二汴河怀古唐·皮日休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罪在当代(时) 功在千秋汴水唐·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开通大运河二思考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三 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这种官吏选拔制度由地方政府进行,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两晋南北朝沿用,至隋文帝废止,行之四百年。魏文帝曹丕187~226.6.29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ó]州)人陈群字长文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三推荐考察为主《廿二史札记》谓:“魏文帝初定九品中正之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王沈传》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诗》只注重门第弊端:不利于人才的选拨和任用,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三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隋文帝杨坚541~604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三607年丁卯,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沈起伟《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史卷)杨纂……大业中进士举。——《旧唐·杨纂传》 头戴方帻[zé],上穿宽袖衣,下着曳地裳,腰束宽带,脚穿舄[xì]。隋朝文官俑科举制正式创立标志隋炀帝开设进士科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三 科举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隋朝科举制度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分类常 科制 举进士科明经科“非常之人”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三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国家用考试的方法以才取人,宣告科举制度的诞生。 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隋炀帝杨广569~618文帝杨坚次子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三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1905),历经唐、宋、元、明、清,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但保留下来的状元墨迹世间却只有一张,那就是明代庄园赵秉忠的殿试对策。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状元卷状元赵秉忠1573~1626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市)人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三课堂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相同点: ①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 ②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 ③考试纪律严格。不同点: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 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缓和矛盾,巩固其统治。考试的根本目的 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偏重经书、诗赋,比较脱离现实。考试内容有文科、理科,设置较合理。偏重文科科目设置当今学校考试隋唐科举考试项目??隋朝的灭亡??? 四 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然而,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隋朝的灭亡四隋炀帝滥用民力表时 间 工程、营建、巡游 征 发 民 夫 604年11月 掘长堑,连洛阳、长安 几十万 605年 营建东都洛阳开通济渠开邗沟游江都 200万/月役100余万10余万几十万 606年 造羽仗、捕鸟兽 十余万 607年 北巡筑长城 50万(军士)、10万(民夫)100余万 608年 开永济渠筑长城 100余万20余万 609年 西巡 几万 610年 游江都、开江南河 几十万 613年 修大兴城(今陕西西安) 10万 隋朝的灭亡四挽舟者歌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隋朝的灭亡四领导人 起义军 控制地区 李密 瓦岗军 河南地区 窦建德 河北起义军 河北地区 杜伏威 江淮起义军 江淮流域 隋末部分农民起义军表??隋朝的灭亡???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隋朝的灭亡四隋朝的两位皇帝功与过隋文帝1.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2.开皇之治。3.创立三省六部制。4.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1.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2.残暴统治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大兴土木,多次迅游,三征辽东)3.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隋朝的灭亡四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小结:成由勤俭败由奢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隋朝的灭亡四隋朝与秦朝之比较1.结束分裂,走向统一;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存在时间短暂;4.暴政引发农民起义;5.重大政治制度创立(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 制度;隋:科举制、三省六部制);6.重大工程建设的出现(秦:长城;隋:大运河)。课堂小结隋朝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2.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3.“开皇之治”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时间、原因)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选官制度2.科举制创立的背景3.科举制的正式创立标志4.科举制的影响开通大运河1.开通运河时间、中心、南北端点及四条运河名称2.大运河的作用测评 1.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这个统一中国不足三十年的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粉墨登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 ) A.经济繁荣? B.二世而亡?? ?C.短暂而繁荣? D.节俭盛行2.传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统治全国 ?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成了开皇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4.科举制度创立于( ) A.三国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CBAC测评 5.与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有何进步性? 答:世袭制是后人继承祖上留下的官位,九品中正制讲究门第,都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与前两者相比科举制在当时主要有以下进步性: ①打破了世袭制和九品中正制对地位低下者进入仕途的限制,有利于他们登上政治舞台,缓和了阶级矛盾; ②选拔官吏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③国家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利,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6.从秦朝和隋朝的灭亡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人民是统治者政权稳定的根本,只有对人民实施仁政,才能使统治更加牢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测评.docx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doc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x 隋朝科举制度.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