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金华市高三历史研讨会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年浙江省金华市高三历史研讨会资料

资源简介

课件28张PPT。1义乌中学高三阶段测验
历史试卷讲评义乌中学 曹训刚2高三(13)班历史阶段测验错因分析统计3知识 能力 方法——高三阶段测验(2010.10)试卷讲评 4试卷得分率统计表522.2010年1月12日,海地首都太子港一带发生7.0级地震,引起世界广泛关注。500多年前,这里开始被称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即“西班牙的岛”。与此命名由来的表述解释正确的是
A.纪念西班牙籍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
B.当地人使用的语言属于西班牙语系
C.哥伦布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出航至此
D.纪念西班牙占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C6夯实学科基础知识
——高考制胜的根本前提7(09浙江)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0浙江)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8提示1:立足教材,回归书本去掌握基础知识 99.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④周恩来讲话是将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的
A.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③D提示2:要掌握重要的时间 1010.中美关系密切而复杂,在近现代中国政治史上,美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蒋家台湾的保护国、70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结论与史实不吻合的是A1125. 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
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
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承接订货≠合作生产12第2题:君主制、贵族政体
第3题:文明史
第8题: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第9题: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10题:责任内阁制
第11题:议会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二元制君主制
第16题:欧洲复兴计划
第23题:自由贸易政策
第24题: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
第25题:承接订货、合作生产
第27题:余粮收集制、农业集体化政策
第29题:经济全球化
第30题: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联盟
第31题:罗斯福新政提示3:注重历史概念的学习,掌握其内涵外延 1320.“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危机加深
B.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B143.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②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③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④西学传入,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到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1531.(20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清政府也认识到遣使驻外的迫切性。李鸿章说:“自来备边驭夷,将才、使才二者不可偏废。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
(1)李鸿章认识到派遣驻外使节哪些必要性?(4分)你如何评价李鸿章的认识?(2分)
评价:符合世界发展潮流;有利于改变闭关自守的状况,推动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形成。 16(2007年广东卷第29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17(2010年山东卷第27题〈节选〉)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提示4:要了解一些新的史观,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等1818.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C.“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D.“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D19提升史料解析能力
——高考制胜的必要保障20将材料分层,利于尽可能地读懂材料抓关键词句并作标记,利于获取并解读信息必要性:可以加强对外交往,了解各国情况,办理对外交涉。 作用:可以集中资金;促进民间资金的流通;避免外国银行的盘剥(或控制);促进近代金融业的发展。矛盾:肯定西方的议会制度,但又不想使人民真正获得民主权利。(或不愿真正实行民主政治) 21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制胜的重要法宝22材料二 1896年,盛宣怀承旨兴办铁路,募集资金非常困难,他说:“钦政奉旨招商,逾年无效,推原其故,华商无银行,商民之财无所依附,散而难聚”。他还认为,如不设立中国自己的银行,就“无以通华商之气脉(资金流通),杜(杜绝)洋商之挟持”。此后盛宣怀筹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近代金融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银行出现的背景和作用。(6分)背景:铁路等大型工程建设的筹集资金需要。要审清题意要论从史出23材料三 1901年,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3)张之洞的言论中体现了新旧时代的矛盾。依据材料三,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4分)分析历史背景,利用“政治、经济、思想综合分析法”;
比较历史事物,妙用“求同思维法”和“求异思维法”;
探讨历史影响,活用“三下(本身、引申、延伸)法”;
……2423.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不符合史实与题干无必然联系与题干无必然联系选项要三辨
一辨是否符合史实
二辨是否符合题目主旨
三辨是否与题干有必然联系题干要三看
一通看全题——明确立意
二看限定语——明确范围
三看设问项——明确方向A2524.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
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
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
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四个选项都要审析完再选择26夯实学科基础知识
——高考制胜的根本前提提升史料处理能力
——高考制胜的重要法宝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制胜的必要保障27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 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 28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