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 课题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程标准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认识台湾、西藏和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维目标内容标准: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理解台湾府设置的意义; 了解清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及金瓶掣签,加强对西南的管辖; 知道清军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贵族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巩固西北边疆; 了解雅克萨反击战和《尼布楚条约》的史实 认识台湾、钓鱼岛及西藏和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及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等史实,理解清政府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做的努力,培养以正确的民族观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识读《清朝疆域图》,标出清朝疆域八至范围,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形式时空观。引导学生归纳清朝巩固边疆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能力。1 识读《清朝疆域图》,《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图》等,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增强历史感。通过自主学习、史料研读、合作探究等,引导学生了解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及意义。清朝建立起度全国的同事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从中体会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的统一;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心。教学重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对台湾、西藏、新疆及东北的管辖、清朝的疆域难点: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一、环节与形式(过程)教师做什么二、核心问题(方法1:思维主体)学生行动(方法2:行为主体)核心素养培养点(方法3:培养主体)导入:展示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图片今天学习第18课展示学习目标问:在中国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清朝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学习哪些内容观图倾听思考心中有标激发兴趣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出示收复台湾地图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对照地图引导学生阅读“人物扫描”,了解郑成功出示史料清政府在台湾建制强调钓鱼岛以年代尺的形式呈现入侵台湾的国家?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有何意义?清政府如何治理台湾的?台湾府的设置有何意义?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清政府如何治理台湾的?回答问题了解郑成功指图介绍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及意义会议所学相关内容概括回答指图介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时空观分析意义,培养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以年代尺的形式概括建制过程补充余光中、温家宝和习近平的话感受中国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同时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二、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展示图片史料补充内容分析作用补充阐述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补充习近平会见十一世班禅概括 总结体现了他们什么感情?请概括清政府管辖西藏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请回顾清朝前中原王朝与西藏的交往关系今天的十一世班禅思考回答学生概括、分析回忆、回答倾听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教育三、巩固西北边疆1、康熙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展示地图2、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3、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疆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意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影响?如何证明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思考回答家国情怀教育四、雅克萨之战沙俄入侵我东北黑龙江流域展示地图 讲解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巩固东北边疆五、清朝的疆域 展示地图 八至范围 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集权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幅员辽阔。结合相关史事和地图介绍两次雅克萨之战的经过及结果指图介绍八至范围看图 倾听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及统一多民族国家感受钓鱼岛和赤尾屿是中国领土。阅读相关史事时空观时空观史料实证结合时事家国情怀教育小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总结练习:能力培养P49_51 板书设计 疆域辽阔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