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学设计(2)江苏省兴化中学 高超课题名称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课型 新授课 反思科 目 高中历史必修一 年级 高一年级 学生座位排列 四组八列教学时间 1课时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学生分析 法、德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曲折复杂,加上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足,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针对学情,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并让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学生对史实的比较容易出错,要注意史论结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巨性;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和影响;分析两国政治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情境再现;分析材料;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反思历史,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过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认识和分析在不同特点背后各国的不同国情和时代背景,。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第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第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兰西与德意志是欧洲大陆的两个重要的国家,随着这两个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以最终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某些关联的法律,近代法学称之为大陆法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的分析、掌握。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要有对应的知识点突破教学资源 课本教材、教学设计和课件(网络资源)、多媒体平台等。教学方式 情境再现;分析材料;探究学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诞生: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了一个消息后,怒气冲冲地叫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后来,贝多芬把原来准备送给“他”的交响曲的题词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设问】贝多芬原本想把第三交响乐送给哪位英雄?为何他后来又改变了初衷?【设问】拿破仑是封建君主吗?结合初中学习过的知识认识拿破仑的加冕只是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与帝制派的斗争。 根据学情导入新课,也可采取其它方式。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基础检测 发放《学案》,并组织完成基础检测部分。 做《学案》基础检测,与同位同学检查修改。 学生通过《学案》自学,掌握课标的基本内容。 时间:5分钟。方式:独立完成、检查。教学目标1 结合历史材料分析法兰西共和制政体曲折和复杂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掌握艰难历程的具体表现。 看书、看视频,积极思考,按老师的要求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加强对书本知识的挖掘,主要通过独立思考把握史实。从材料分析和归纳知识中提高学习能力 时间:10分钟。方式:以讲解和提问为主。 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尽量变换不同方式进行。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把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探究共和政体得以存在的原因。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材料和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间:8分钟方式:师生交流为主。 鼓励学生发言,积极引导。教学目标3 德国由容克地主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并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进。引导学生从政体的内容和特点上探究原因。 看FLASH了解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做《学案》材料解析题部分,积极思考,努力将自己的答案向参考答案靠拢。 通过材料分析题、分析对比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应试能力。 时间:12分钟。方式:试题的纠错讲解。 严格要求,规范答题。纠错要到位。小结与思考(结束部分) 老师总结所学知识,重点在两国政治制度的影响。布置课后思考题。 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对法德两国政治制度的对比。归纳和记忆,总结课堂的收获,提出疑问等。 巩固所学知识,为下节课复习打好基础。 时间:5分钟。方式:师生交流为主。 课后思考题要落实到位。教学目标1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1.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三共和国建立的背景:(1)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资产阶级:反抗激烈、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即:封建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2.简述共和国建立的历程:学生按时间顺序归纳,老师播放视频《攻占巴士底狱》、《拿破仑加冕》。用PPT演示共和国建立的历程: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48年,再次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1871年,巴黎人民起义建立第三共和国3.引导学生归纳法国共和之路艰难的表现(通过做题来检测是否掌握)。第1题,解读材料(图文)并选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体变化反复。最终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此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第2题,下列内容能体现法国共和之路的艰难性有①经过了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反复斗争,最后才确立了共和制;②从1789年到1875年,长达80多年,法国社会处于动荡之中;③既有国内斗争,又有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斗争。 ④资产阶级思想家不敢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没有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教学目标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熟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PPT演示宪法简要内容及法国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关系。2.学生共同探讨1875年宪法的积极影响,并正确完成下面两题,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第1题,解读材料并选择。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A.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法国的总统 B.防止家族势力过大拉拢选票C.总统可选举产生 D.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共和制度第2题(探究学习),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中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了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年,成为法国最“长寿”的共和国。结合本课的学习,想一想第三共和国得以“长寿”的原因。教学目标31.学生了解德意志统一的原因和过程。 FLASH演示德意志统一示意图。2.学生熟知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内容来分析其特点,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评价。3.完成下面两题,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第1题,德意志帝国宪法第15条规定:“由皇帝任命帝国的宰相”;第18条规定:“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及结束。”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A.专制主义色彩 B.军国主义色彩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议会有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力第2题(探究学习),从《德意志帝国宪法》所体现的内容来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具有什么主要特点?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填表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比较项 法国 德国相同点不同点 政体权力中心元首产生行政权特点参考答案比较项 法国 德国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在议会不同点 政体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元首产生 总统由议会选举 皇帝世袭行政权 总统 皇帝、宰相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行政权控制立法权特点 议会共和制 军事封建、皇帝权重老师总结与布置思考作业老师总结 法国经过反复斗争,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促进法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主义传统。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使德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跻身到世界强国行列。思考作业民主政治在法、德两国呈现出明显的特点,请将两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并结合当时两国的政治形势来探究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法、德民主政治都明显含有和国内反民主势力相妥协的内容;但是法国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而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皇帝拥有很大实权,主宰议会和内阁。主要原因是两国的反民主势力都很强大。法国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洗礼,封建势力受到一次次的涤荡,而且法国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全面大发展时期。德国的封建势力相对强大一些,由于长期的分裂使德国资产阶级成长缓慢,并且非常软弱,而在统一战争中,容克地主表现出了强大的威力。教学反思(2)本课教学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要注意时间与教学重点的分配。各部分授课时间要掌握得当。要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必须对教材进行补充、取舍,重新整合。讲课时,一般基本知识一语带过即可,不必用过多的时间;重点、难点内容,需要讲清、讲透,师生共同讨论。课堂教学要注重师生互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形成探究核心,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另外,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需要连贯,更加不要一点到底。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