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 必修四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政治 必修四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每个人都自己的梦想,个人梦想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我们个人主观努力,另一方面需要社会提供灵好的条件。那么是谁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呢?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岁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情景探究一】
观点一: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观点二:“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 “ 人民,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探究:你支持何种观点,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大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觉定社会意识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概念巩固:判断:属于人民群众的是:图片判断。
学生:……
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
第二,“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第三,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第四,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第五,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情境探究二】
“没有普天下劳动者的劳动,你吃啥?没有劳动者的劳动你喝啥?吃喝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思考:
1.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
学生:……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学生:……
归纳总结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0分)
①W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的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活动的源泉;
②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评荐、必学等方式直接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精神财富。
【情境探究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
教师总结: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了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情境探究四】
思考:结合视频和教材P95内容
1、什么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
学生……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①地位: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原理归纳及运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思维训练
(2014海南单科卷24)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被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500亿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
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6分)
答案要点: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3分)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分)
本节课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谈谈你将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回报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和家乡人民。
学生探究:如果我是……,我将如何……
【教师总结】愿我们有这样一种情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