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一)一.选择题1.2019年4月19日上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的()A. 经济全球化趋势 B. 政治多极化趋势C. 经济区域化趋势 D. 贸易保护主义趋势2.2017年4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将建立雄安经济特区。此举被认为是缓解北京城市压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阅读雄安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仔细分析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它属于我国的自然地理区域是()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2)下列属于雄安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①濒临港口,海陆空交通发达? ②沿海开放城市密集,工业基础好③热量降水充足? ④城镇分布密度高,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3.共建长江经济带,共享发展新机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对于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①重庆处在长江上游地区?????②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政治中心,著名的港口城市③武汉位于南京的西南方向④沿岸城市均位于平原广阔,气候较为湿润的东部地区? ? ?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2)构建并完善沿江东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A. 长江便利的内河航运B. 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C. 长江流域丰富的土地资源D. 长江流域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4.酝酿十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正式浮出水面,图中位于该大湾区的经济特区有 ①深圳 ②澳门 ③珠海 ④厦门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5.2018年10月23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的正式开通。A. 武汉长江大桥 B. 台州湾跨海大桥C. 杭州湾跨海大桥 D. 港珠澳大桥6.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已在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有利于 ①推进“一国两制”新的实践? ②优化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格局③促进民族区域自治? ? ? ? ④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7.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大桥于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届时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如图:关于这座大桥开通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有利于早日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②有利于保持港澳长期的稳定与发展③利于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④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8.世界建筑史上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2018年元旦正式通车,粤港澳半小时超级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建成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②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③利于直接促进港澳台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发展???????? ④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设计建造中要考虑抗台风因素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9.2018年10月,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读港珠澳大桥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作为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所跨的“海”是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2)港珠澳大桥在建设期间曾因灾害性天气而多次停工。这种灾害性天气最有可能是A. 寒潮 B. 梅雨 C. 台风 D. 季风二.非选择题1.“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亚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一带一路示意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经过了A________(半岛),该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2)“丝绸之路示意图”中所示路线最早开辟于________(朝代),为开通此路线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________。路线开辟有什么重要意义?(3)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历史依据是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立足,当下】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城市 ? 材料一: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促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的国际大舞台。 (1)“丝绸之路经济带”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但是仍有一些国际媒体对此提出了质疑。请结合以上材料、图片及所学知识,从区域地理和时代主题的角度谈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铭记,历史】(2)十九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历史地位格外突出,而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曾举行多次意义重大的会议,不断推动着历史的进程。下图按照会议举行的时间顺序,列举了五次中国共产党举行的重大会议。请你任意选取下列年代尺上的两次会议,写出对应的名称以及影响。 【展望,未来】(3)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十九大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结合杭州发展近况与你的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公民该如何建设“美丽”杭州。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一)一.选择题1.2019年4月19日上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的()A. 经济全球化趋势 B. 政治多极化趋势C. 经济区域化趋势 D. 贸易保护主义趋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A正确。BCD.三项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故排除BCD。故选A。2.2017年4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将建立雄安经济特区。此举被认为是缓解北京城市压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阅读雄安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仔细分析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它属于我国的自然地理区域是()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2)下列属于雄安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①濒临港口,海陆空交通发达? ②沿海开放城市密集,工业基础好③热量降水充足? ④城镇分布密度高,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答案】(1) B (2)C【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脉,因此可以判断雄安新区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故选B。(2)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雄安新区濒临港口,海路交通方便,①表述正确。雄安新区周围沿海开放城市密集,工业基础好,因此②表述正确。雄安新区位于北方地区,热量降水相对不足,③表述错误。雄安新区依托毗邻北京的区位优质,城镇分布密度高,市场广阔,因此④表述正确,故选C。3.共建长江经济带,共享发展新机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对于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①重庆处在长江上游地区?????②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政治中心,著名的港口城市③武汉位于南京的西南方向④沿岸城市均位于平原广阔,气候较为湿润的东部地区? ? ?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2)构建并完善沿江东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A. 长江便利的内河航运B. 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C. 长江流域丰富的土地资源D. 长江流域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答案】(1)D (2)A【解析】(1)本题考查长江经济带的相关知识。长江的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是宜昌,位于湖北省,因此重庆处于长江上游地区,①表述正确。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中国最大的政治中心是北京,因此②表述错误。武汉位于南京的西南方向,③表述正确。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也有位于中西部的城市,如武汉位于中部,重庆位于西部,④表述错误,故选D。(2)本题考查长江经济带的相关知识。构建并完善沿江东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长江东西部优势互补的最有力的地理条件是长江便利的交通条件,内河航运促进了长江经济带东西部城市的自然资源、经济文化的交流往来,故选A。4.酝酿十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正式浮出水面,图中位于该大湾区的经济特区有 ①深圳 ②澳门 ③珠海 ④厦门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经济特区的了解。根据该图,图中位于该大湾区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故选D。5.2018年10月23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的正式开通。A. 武汉长江大桥 B. 台州湾跨海大桥C. 杭州湾跨海大桥 D. 港珠澳大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港珠澳大桥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港珠澳大桥开通的时间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A.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故A项错误。B.2018年5月23日上午9时28分,在台州湾大桥主桥合龙处,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缓缓注入,台州沿海高速台州湾大桥实现合龙,故B项错误。C.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运营,故C项错误。D.2018年10月23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故D项正确。故选D。6.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已在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有利于 ①推进“一国两制”新的实践? ②优化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格局③促进民族区域自治? ? ? ? ④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故③错误,故排除AC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有利于推进“一国两制”新的实践、优化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格局、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故①②④正确,故B正确。故选B。7.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大桥于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届时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如图:关于这座大桥开通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有利于早日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②有利于保持港澳长期的稳定与发展③利于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④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港澳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末,通过“一国两制”方针,就已经恢复对港澳的行使主权,故①错误,故排除AD。根据材料信息,大桥的建立有利于保持港澳长期的稳定与发展、利于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故②③正确,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问题,故④错误,故排除C。故选B。8.世界建筑史上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2018年元旦正式通车,粤港澳半小时超级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建成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②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③利于直接促进港澳台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发展???????? ④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设计建造中要考虑抗台风因素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港珠澳大桥相关知识。世界建筑史上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投资力度巨大,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建成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①正确;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有利于加强大陆与港澳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港澳经济文化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②正确;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与台湾无关,③错误;港珠澳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④错误。故选A。9.2018年10月,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读港珠澳大桥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作为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所跨的“海”是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2)港珠澳大桥在建设期间曾因灾害性天气而多次停工。这种灾害性天气最有可能是A. 寒潮 B. 梅雨 C. 台风 D. 季风【答案】(1)D (2)C【解析】(1)本题考查港珠澳大桥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识记能力。依据地图,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大桥在广东珠海分会场所在的区域。该大桥在南海,故D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港珠澳大桥的气候和地质条件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港珠澳大桥所在地区,夏季多暴雨、台风天气,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是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对环境保护要求高。因此,港珠澳大桥在建设期间曾因灾害性天气而多次停工,故C正确。ABD.依据地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三项都不是多次停工的原因,故排除ABD。故选C。二.非选择题1.“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亚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一带一路示意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经过了A________(半岛),该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2)“丝绸之路示意图”中所示路线最早开辟于________(朝代),为开通此路线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________。路线开辟有什么重要意义?(3)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历史依据是什么?【答案】(1)阿拉伯半岛;炎热干燥。(2分)(2)西汉;张骞(汉武帝);(2分)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2分)?(3)西汉时期,(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繁盛的海上丝路贸易(陶瓷贸易)。都是通过和平方式,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友好交往。(4分)【解析】(1)本题考查西亚的相关知识。结合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示意图,都可以判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经过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2)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知识。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所以,“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汉朝(西汉),为开通此路线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张骞(汉武帝)。丝绸之路主要路线: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天新疆境内,到西亚、欧洲。(3)本题考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历史依据。“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历史依据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即对应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宋元时期的繁盛的海上丝路贸易(陶瓷贸易)即对应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立足,当下】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城市 ? 材料一: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促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的国际大舞台。 (1)“丝绸之路经济带”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但是仍有一些国际媒体对此提出了质疑。请结合以上材料、图片及所学知识,从区域地理和时代主题的角度谈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铭记,历史】(2)十九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历史地位格外突出,而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曾举行多次意义重大的会议,不断推动着历史的进程。下图按照会议举行的时间顺序,列举了五次中国共产党举行的重大会议。请你任意选取下列年代尺上的两次会议,写出对应的名称以及影响。 【展望,未来】(3)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十九大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结合杭州发展近况与你的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公民该如何建设“美丽”杭州。【答案】(1)区域地理角度: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造福各国和各国人民。(2分)时代主题角度: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加强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2)①A:中共一大(1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②B:中共二大(1分);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1分)③C:遵义会议(1分);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④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1分)??? 或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分);拉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1分)⑤E: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1分)。(另选两个,答对即可给分。)(3)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积极行使监督权,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依法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③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倡绿色消费,选择健康文明科学的出行方式。(任写两点给4分,从公民角度出发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区域地理角度: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造福各国和各国人民。时代主题角度: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加强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本题考查对相关中国共产党举行的重大会议及其影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①A:1921年,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②B:1922年,中共二大;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③C: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D: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 或者: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拉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⑤E: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3)本题考查实践能力。我们公民为建设“美丽”杭州的做法: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积极行使监督权,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依法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③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倡绿色消费,选择健康文明科学的出行方式。(任写两点给4分,从公民角度出发言之有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一)(原卷).doc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一)(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