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革新 课件(33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文化教育革新 课件(33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课题:第八单元 第三课 第二框 文化教育革新 

教学目标:
了解西学传播、《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理解它们的特色和影响;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教材、思考问题等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历史想象力以及分析、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清朝晚期文化教育变革的学习,了解西学传播,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近代刊物与出版业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早期的大众传媒产生的基本史实,它们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革新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和学习先驱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略知一二但却又比较陌生。从知识点本身而言,属于识记层次。虽然缺乏故事性、生动性,但又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比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可采取课前收集资料、比较、考察的方法,以增强本课的形象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师生共同提供资料,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进行比较和分析。 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西学文化与知识随着洋务运动、传教士不断传播到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观念。《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大大促进了中国的近代教育的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5分钟)
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清朝后期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你们还想知道在文化教育出现哪些深刻变化吗?
生:政治上尝试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2)生:西学传播,近代刊物与新式出版业,教育制度 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起学生兴趣,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新课教学 (30分钟)
活动一:西学传播
教师出示《万国公报》《格致汇编》等书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书籍是怎样传播到中国来的?传播的主力军是谁?
指导学生阅读卡“西学著作的翻译与传播和《格致汇编》著作简介,引导学生思考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生答:这些书籍主要是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和西方基督教的传播,传播的主力军是洋务派和传教士 (2)生答:主要内容是自然学科和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教育的学说。其影响是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促进了社会变革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西学的主要内容,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在不断地深入,从而进一步思考西学的影响。
活动二:近代刊物与新式出版业蓬勃发展
指导学生阅读图8—20《申报》图说,了解《申报》内容丰富,贴近生活
阅读材料《申报》创刊词的内容,让学生思考:《申报》登载的内容都有哪些?其编辑特点是什么?? ?? ?? ?《申报》的办刊理念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
教师出示新华字典等工具书,提问你知道下列工具书的出版社吗?教师补充商务印书馆百年来出版发行的著名出版物和与此相关的文化名人。
根据嘘声的认知明白《申报》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2)根据材料分析,生答《申报》特点:内容丰富,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通俗易懂。 (3)生答:商务印书馆。 活动二:教师补充《申报》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创刊词,贴近生活,认识其影响力;补充商务印书馆百年来出版发行的著名出版物和与此相关的文化名人。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双子星座”的原因
活动三:兴学堂,废科举 (30分钟)
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读上表,说说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思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引导学生读图8-32“京师大学堂校牌”和图说,了解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
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活动资料和教师出示的表格,思考:看看我们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等教育阶段的科目有何异同,说说你的看法。
让学生阅读材料严复对废除科举制评价,让学生思考:你是否认同严复对废除科举的评价?说说你的看法
生根据表格,读表格得出:新式学堂蓬勃发展,学生数量迅速发展,并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科举制度被废除 (2)生在阅读材料和表格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清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已经与社会相适应,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学生通过严复对科举制度评价的思考,明白废科举,兴学堂,有利于解放思想、人才培养与选拔,大大促进了近代化教育的发展。 活动三:通过京师大学堂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教育也是在传承中发展。通过表格和史料分析,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5分钟)
归纳分析这一时期文化教育革新的主要内容,西学传播,近代报刊与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废科举,兴学堂 生回顾课堂教学内容,西学传播内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体现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传播的主体由传教士到本土译书机构,《申报》和商务印书馆是近代报刊和出版业发展的代表。“兴学堂、废科举”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近代教育体制开始发展。 以图表形式回顾课堂,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课是一堂历史知识新课,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历史课的特点,本课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文化教育革新为切入点,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信息量、训练量,使课堂更有效。 2.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 发展学生思维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取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足之处 1.课堂上对学生答错的问题给予了及时的纠正,但是当学生回答正确后,对学生们的正面回应有些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 在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方面做得不够。
(三)改进预设 教师应做到精讲。根据材料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要追求高效。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深刻性、层次性、启发性。特别关注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生成性的问题,通过分析与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4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昔日的“京师大学堂”
今日的“北京大学”




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看书看报,必不可少。
文化教育革新
京师大学堂
废科举 兴学堂
文化教育革新
《申报》的创办




一、京师大学堂
1898年百日维新时创办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在戊戌政变期间,为什么只有京师大学堂没有被取消?
想一想
京师大学堂是开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它的存在并不会威胁到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只会对国家有利。因此,它的开办得到了各个派别的认同,才会一直存在。
钦定大学堂章程(1902)
京师大学堂组织机构图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的旧址。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收,规定凡在学术上有高深造诣者,不论其他条件,均可登大学讲台执教;管理上实行教授治校,学生自治,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社团和创办刊物,并首开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尤其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思想,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蔡元培
传统的私塾
1901年开始,清政府陆续颁布了一些改革科举和兴办学堂的谕令和章程。
二、废科举、兴学堂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
资料: 《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中等教育阶段的科目有: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育。
看看我们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中等教育阶段科目有何异同,说说你的看法。
1.科举制废除的背景
科举制开始实行的时间
科举制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要废除呢?
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日益成为禁锢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
隋朝
2.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是怎么被废除的呢?
清朝
隋朝
中国历史上
延续1300多年的
科举制度结束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
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3.科举制废除的意义
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资料1:废除科举后,新式学堂得到蓬勃发展。据统计,1907年,各省共有学堂37888所,学生1024988人;1908年,学堂数达到47995所,学生数1300739人,一年中学堂数增加26.7%;1090年,学生数达到1626720人,比上年增加25.1%。

资料2:严复对废科举如此评价:“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1、这一时期新式学堂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是否认同严复对废除科举的评价?说说你的看法

1.报纸的起源
各色报纸
三、《申报》的创办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诞生在17世纪初。直到近代外国人来华办报,中国才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近代中国的报纸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报刊进入人们的生活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外文报纸。
洋务运动中,中国人自办报纸开始出现。
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办报出现高潮。
《申报》是近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报纸,被喻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2.报纸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在中国近代的许多重大政治活动中,人们都把创办报纸作为最主要的宣传工具;
3.《申报》的异军突起
《申报》创刊号
时间:1872年
地点:上海
人物:外国商人
作用:它的办报形式都为后来的报纸多继承,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申报》前后刊行78年之久,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地位:“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
历史小知识
上海申报简介
1872年4月30日,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最初,隔日出版一张,4个月后改为日报。1909年,买办席裕福收买,1919年转让于史量才,张謇、应德闳、赵凤昌均为股东。史自任总经理接办后,成为著名大报。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持反对态度,在史量才授意下,排字工人将袁世凯颁布的“洪宪”年号有意错排成“洪害”。
历史小知识
上海申报简介
1932年7月,又创办《申报月刊》,1933年起又编印《申报年鉴》。该报立场保守。但对时政偶有批评。“九·一八”、“一·二八”后,态度趋向激烈,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实行“宪政”,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发表宋庆龄严厉批评国民党的文章,登载有关人权保障同盟的报导。并出刊《自由谈》副刊,刊载民主自由言论,鲁迅、茅盾、陶行知、巴金等常有文章。1934年11月史量才被蒋介石反动集团杀害后,言论重趋保守。上海沦陷时,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申报》经理史量才
《申报》报馆新楼
“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资料:《申报》创刊词说:“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信任听闻者,糜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辞,不述荒唐之语,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1、从上述资料看,《申报》主要刊登哪些方面的内容?
2、《申报》在新闻报道上坚持什么原则?其目的是什么?
3、《申报》的办报理念在今天是否还有可借鉴之处?说说你的理由。
上海申报报馆
和近代报刊一样,中国近代新式出版业最初也是由外国人创办的。那什么时候,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新式出版机构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起来呢?
19世纪末
时间:1897年
人物:夏瑞芳等
地点:上海
机构:商务印书馆
地位:商务印书馆后来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座”。
意义:近代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为开启民智、普及知识、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推动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要求
教育近代化

京师大学堂
《奏定学堂章程》
废科举、兴学堂





《申报》的创办
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小结



练兵营
1.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万木草堂     D.京师大学堂
D
2.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  )
A.1898年        B.1905年
C.1911年        D.1912年
B

3.关于《奏定学堂章程》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
B.它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
C.它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
D.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D


4.20世纪初,各地逐步建立起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等各级新式学堂,主要原因是( )
A.《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B.“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C.科举制度的废除
D.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A


5.中国人办报高潮出现在(   )
A.洋务运动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后
6.被人们喻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是(  )
A.《民报》  ?B.《晨报》??
C.《申报》?  D.《京报》
B
C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  举办。
    ——《定国是诏》
材料二:“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
    ——北京大学的办学原则
请回答:
①是谁在何时正式提出创办京师大学堂的?


②材料二中的原则是谁提出来的?
③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有何作用?
蔡元培
  光绪帝,1898年6月在《定国是诏》中正式提出创办京师大学堂 。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成为中国近代传播新思潮的中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