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七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一般可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其中城市中用地规模最大的主要是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1.“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2.常见工业用地功能区的规划布局一般布局原则具体要求或污染类型举例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垃圾污染、大气污染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水污染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噪声污染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布局在河流上游要求水源清洁自来水厂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需要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开发区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要求客流量大商贸中心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用地多,交通方便仓库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市场奶牛场、蛋鸡场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所示:(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2)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其他因素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住宅区的分化上。2、历史因素① 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在的功能分区。② 城市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有的功能分区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3、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三、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产生的问题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1.城市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一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理,特别是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合理组织。城市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各功能区之间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区内部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备与原材料,这些物质的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布局,以降低成本。居住区内部要有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居民生活。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2)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从工业区与城市的位置考虑:①出于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考虑,通常把一些不宜靠近居民区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的远郊; ②对城市有一定污染、占地多、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城市边缘;③在城区及居住区内,可安排一些污染小、用地少、无需铁路运输或运输量不太大的工业。从工业区与河流、风向的位置关系考虑: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季风的垂直风向和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严重污染水体的企业一般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3)给城市留有发展余地。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城市的建设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虽然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城市的建设发展总会有一些现实条件下预见不到的变化,这就要求今天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功能区的组织上要为未来的城市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从短时间来看好像是浪费了城市利用空间,但却避免了后续发展中因某些功能区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搬迁改造困难,因而符合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在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要有便利的交通;(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3)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应设置防护带。体育馆、学校、儿童机构、医院等,不应设置在防护带内。工业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原则是: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对于有严重污染、一时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如钢铁厂、发电厂等,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典型企业布局遵循以下原则:企业 具体要求或污染 一般布局原则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水污染 布局在流经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噪声污染 可布局在城区或近郊交通便利区 自来水厂 要求水源清洁 布局在河流上游 高新技术开发区 需要高科技人才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商贸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布局在城市几何中心或交通中心 仓库 用地多,交通方便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奶牛场、蛋鸡场 靠近市场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3.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判读方法在判读地租曲线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影响这两方面。从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一般在地租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城市外围形成工业区。(1)等值线图: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城市地租的变化,是一种特殊的等值线图,地租数值由里向外减小,该等值线并不呈规则的同心圆,弯曲的地方主要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2)坐标图主要体现的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地租的影响,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但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与地租并不呈正相关,地租又受到交通通达度的影响。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要在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分析。这往往成为题目解决的关键点所在,常见类型如下所示:(1)坐标图(2)立体图(3)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在判读这类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影响这两个方面。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一般在地租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区域形成工业区。4.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五个方面:第一,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应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第三,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水污染严重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第四,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最后,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应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5.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 郊区城市化:其形成过程及影响如下图所示: 逆城市化 (1)形成: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下图所示: (2)产生原因 ①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②城市产业因地租不断上扬,而迁往郊区或其他地区;城市中心区房价太昂贵,人们迁向房价较便宜的郊区和小城镇。③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导致人口流向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较好的郊区和乡村。④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2.应用“推拉理论”说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3.利用关联图记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8全国卷II】澳门丰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图2示意澳门丰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4~5题。?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A.狭窄 B.曲折 C.坡大 D.路面凹凸【2018北京卷】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城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7,回答第10、11题。?10.该城市A.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II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IV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11.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6.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A. 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 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C.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 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7.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2018海南卷】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1~2题。?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2018全国卷III)】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3~5题。图1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2018天津卷】读图文资料,回答6-7题。?表1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城市名称人口数量(万人)城市面积(平方千米)经济总量(万亿美元)东京135121550.95巴黎106028450.74纽约8337980.90伦敦97817380.526.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来源:Z&xx&k.Com]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7.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来源:学&科&网]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 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2017?新课标Ⅲ卷)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8~10题。 图28.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9.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10.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2016?江苏卷)图7 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 图7 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 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13、图1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依次是(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图1是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图① ② ③ ④中地,最适宜建为商品零售中心及大型物流基地的分别是A. ① ② B. ①③ C. ② ③ D. ①④15. 若该城市拟建为绿色生态城市,则城市空间形态的延伸是向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之比来表示,通常用来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城市首位度统计表,完成第16~18题。?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平均值广东平均值湖北平均值青海1984年2.335.222.517.624.9610.261997年1.993.582.325.884.178.39?16.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 )A.德国? B.澳大利亚 C.日本? D.阿根廷17.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自然资源在部分城市分布集中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目多,发展快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18.造成1984—1997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外迁和资产外流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19、【2018JS卷】B.[城乡规划]图23为“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类型及其特点是??????????。(3分)(2)该城市商业用地布局的特点有??????????。这种布局易造成的城市问题及原因是??????????。(4分)(3)该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原则有??????????。(3分)专题七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解析版)一、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一般可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其中城市中用地规模最大的主要是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1.“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2.常见工业用地功能区的规划布局一般布局原则具体要求或污染类型举例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垃圾污染、大气污染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水污染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噪声污染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布局在河流上游要求水源清洁自来水厂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需要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开发区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要求客流量大商贸中心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用地多,交通方便仓库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市场奶牛场、蛋鸡场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所示:(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2)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其他因素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住宅区的分化上。2、历史因素① 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在的功能分区。② 城市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有的功能分区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3、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三、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产生的问题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1.城市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一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理,特别是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合理组织。城市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各功能区之间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区内部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备与原材料,这些物质的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布局,以降低成本。居住区内部要有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居民生活。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2)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从工业区与城市的位置考虑:①出于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考虑,通常把一些不宜靠近居民区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的远郊; ②对城市有一定污染、占地多、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城市边缘;③在城区及居住区内,可安排一些污染小、用地少、无需铁路运输或运输量不太大的工业。从工业区与河流、风向的位置关系考虑: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季风的垂直风向和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严重污染水体的企业一般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3)给城市留有发展余地。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城市的建设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虽然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城市的建设发展总会有一些现实条件下预见不到的变化,这就要求今天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功能区的组织上要为未来的城市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从短时间来看好像是浪费了城市利用空间,但却避免了后续发展中因某些功能区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搬迁改造困难,因而符合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在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要有便利的交通;(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3)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应设置防护带。体育馆、学校、儿童机构、医院等,不应设置在防护带内。工业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原则是: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对于有严重污染、一时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如钢铁厂、发电厂等,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典型企业布局遵循以下原则:企业 具体要求或污染 一般布局原则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水污染 布局在流经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噪声污染 可布局在城区或近郊交通便利区 自来水厂 要求水源清洁 布局在河流上游 高新技术开发区 需要高科技人才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商贸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布局在城市几何中心或交通中心 仓库 用地多,交通方便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奶牛场、蛋鸡场 靠近市场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3.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判读方法在判读地租曲线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影响这两方面。从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一般在地租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城市外围形成工业区。(1)等值线图: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城市地租的变化,是一种特殊的等值线图,地租数值由里向外减小,该等值线并不呈规则的同心圆,弯曲的地方主要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2)坐标图主要体现的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地租的影响,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但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与地租并不呈正相关,地租又受到交通通达度的影响。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要在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分析。这往往成为题目解决的关键点所在,常见类型如下所示:(1)坐标图(2)立体图(3)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在判读这类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影响这两个方面。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一般在地租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区域形成工业区。4.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五个方面:第一,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应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第三,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水污染严重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第四,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最后,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应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5.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 郊区城市化:其形成过程及影响如下图所示: 逆城市化 (1)形成: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下图所示: (2)产生原因 ①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②城市产业因地租不断上扬,而迁往郊区或其他地区;城市中心区房价太昂贵,人们迁向房价较便宜的郊区和小城镇。③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导致人口流向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较好的郊区和乡村。④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2.应用“推拉理论”说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3.利用关联图记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8全国卷II】澳门丰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图2示意澳门丰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4~5题。?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A.狭窄 B.曲折 C.坡大 D.路面凹凸【答案】4.C 5.C【解析】本题组以澳门半岛的城市区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地图的判读以及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4.读图可知,图中几条道路都以海命名,说明其位于临海,结合图中几条道路的命名,可以发现半岛东南侧的海边马路部分路段距海较远,说明经过填海造陆这条滨海马路距海变远。所以,澳门半岛东南地区填海造陆后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5.骑行自行车主要靠人力,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比较消耗体力。根据材料,澳门老城区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坡度较大,骑自行车消耗体力大,因此老城区少见自行车,故C项正确。狭窄的地区骑自行车反而更加方便,A项错误;曲折的街道对骑乘自行车影响不大,B项错误;澳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路面凹凸不平的可能性小,D项错误。【2018北京卷】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城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7,回答第10、11题。?10.该城市A.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II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IV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11.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答案】10.A 11.D【解析】10.据图可知,I区位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地价较高,因此建筑物高大稠密,A正确,C错误;II区离市中心较近,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B错误;IV区位于郊区,远离市中心,城市热岛效应较弱,D错误。故选A。11.据题干知,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据图可知,甲地远离市区,但是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说明建设用地面积增多,最有可能是卫星城市的规模扩大,增加了建设用地面积,D正确,其它均不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不会使土地利用强度增大,ABC均错误。故选D。(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6.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A. 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 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C.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 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7.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答案】6.C 7.A【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北部地区地租梯度总体小于南部地区,地租相同的区位,东南方距离市中心近,西北地区地租等值线稀疏,可知交通基础设施压力小,较好,相反东南方向压力大,设施较差,地租变下降。空气质量相对较差。7.甲地位于城市的西北方向,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钢铁工业大气污染严重,不适宜布局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甲地是离市中心距离相同地租水平最高的地区,说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条件好,最适宜布局电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产业园占地面积大,地租成本相对较高。【2018海南卷】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1~2题。?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A.公园?B.工业园区C.住宅?D.物流园区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A.仓储用地?B.公共绿地C.工业用地?D.居住用地【答案】1. A ?2.D【解析】1.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既应做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又应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不但可以缓解材料中所述“该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而且征地成本也相对较低,故A正确。 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宜建在城中心附近,建住宅区会导致城市中心附近人口更加集中,物流园区一般建在城郊交通通达度较高的地区,若建在城市中心附近,会加剧交通拥堵, 故B、C、D项错误。?2.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判断和推理,容易题。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从市中心到郊区方向),故该地附近最可能为住宅区,居住用地类型比例最大,D选项正确,排除A、B、C选项。【2018全国卷III)】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3~5题。图1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答案】3.D ?4.C ?5.B【解析】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故选D。?4.“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的需求,在村务农、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顾。居住城镇更易方便从事商业活动;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扩大种田规模需要居住在乡村。故选C。5.该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条件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①错;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既能做到“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又充分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②对;多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③对;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成效不会太明显,④错。故选B。【2018天津卷】读图文资料,回答6-7题。?表1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城市名称人口数量(万人)城市面积(平方千米)经济总量(万亿美元)东京135121550.95巴黎106028450.74纽约8337980.90伦敦97817380.526.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来源:Z&xx&k.Com]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7.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来源:学&科&网]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答案】10.C ?11.A【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综合能力。一个区域的地域文化有多个标识,不能把某一种简单经济活动当作区域的地域文化代表。6.?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是主体;同样,美术馆、电影院屏幕也是巴黎地域文化的组成或反映,并不是标志。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外籍学生是受伦敦教育的吸引而来,并不是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据此分析选C。?7.餐厅、剧院都属于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图书馆、博物馆则属于文化设施,据此结合图示,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东京、纽约,选A。(2017?新课标Ⅲ卷)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8~10题。 图28.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9.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10.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8.B 9.A 10.C【解析】8.地铁主要是缓解堿市交通拥堵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没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选B。9.读图分析可知,甲为一级站点,乙、丙为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选A。10、.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的、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2016?江苏卷)图7 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 图7 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 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答案】11.A 12.C【解析】11本题要看清图例,住宅区一般面积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①面积最大,所以它可能是住宅区12.城市有热岛效应,市区温度高;地租一般来说城市中心较高,交通便利的地方较大,C较符合。13、图1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依次是(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答案】13B【解析】博物馆的服务级别高,服务范围最广,应为⑤;从省界和县(区)界分析,在同一行行政机构的服务范围最大,所以应为⑤③②;那么①④⑥应可能为集贸市场。故选B。图1是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图① ② ③ ④中地,最适宜建为商品零售中心及大型物流基地的分别是A. ① ② B. ①③ C. ② ③ D. ①④15. 若该城市拟建为绿色生态城市,则城市空间形态的延伸是向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答案】14.A 15.B【解析】14.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市场最优、交通最优。商品零售中心主要针对大量的消费人群,主要分布于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市中心;大型物流基地宜选择在交通通达度好且地价较低处。综上分析故A正确。15.绿色生态城市考虑风向、地形、现有商品零售中心及城市功能区分布状况,东南方向地形平坦开阔、位于盛行风上风向且交通便利,发展前景好。故B正确。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之比来表示,通常用来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城市首位度统计表,完成第16~18题。?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平均值广东平均值湖北平均值青海1984年2.335.222.517.624.9610.261997年1.993.582.325.884.178.39?16.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 )A.德国?B.澳大利亚C.日本?D.阿根廷17.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自然资源在部分城市分布集中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目多,发展快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18.造成1984—1997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外迁和资产外流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答案:16.D 17.C 18.B解析:第16题,德国、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阿根廷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首位度数值较大,与青海省最接近。第17题,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城市发展缓慢,城市体系不完善,导致城市首位度过高。第18题,广东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特区的设立,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19、【2018JS卷】B.[城乡规划]图23为“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类型及其特点是??????????。(3分)(2)该城市商业用地布局的特点有??????????。这种布局易造成的城市问题及原因是??????????。(4分)(3)该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原则有??????????。(3分)【答案】(1)集中式??布局紧凑;节约用地;易造成交通拥堵。(2)城市中心;道路两侧??交通拥堵;道路功能复杂(3)合理布局交通设施;城市内外交通网络对接;尽量减少干扰【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城市规划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城市空间形态及其特点、商业用地布局的特点和引发的问题及其原因、城市对外交通布局所考虑的原则等,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读图可知,该城市各功能区由中心向四周不断拓展,商业中心位于城中心,属于集中式布局;其特点从布局的紧凑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和交通状况三个角度进行分析。(2)从图中看,商业用地主要布局在市中心、交通线路两侧。这种布局造成的城市问题,可以从交通角度作答,如交通拥堵;其原因,主要结合商业区布局在道路两侧对道路功能的影响分析。(3)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考虑的原则主要结合对外交通线路的功能,从交通网络布局、对外连接程度以及对沿线地区的干扰程度三个角度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七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原版版).doc 专题七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