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 时】第4课时【复习内容】世界近代史(2)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了解林肯在南北战争的主要活动;②知道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并了解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③了解电力使用的史实,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④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⑤了解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⑥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⑦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⑧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2、理解层次:①认识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②了解爱迪生的发明,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③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3、运用层次:通过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考点辅导】1、美国南北战争(1)根本原因:两种经济制度(即北方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与南方的种植园经济)的矛盾,也可以说是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保护关税,劳动力(奴隶制),奴隶制扩张(西部)三个方面,其中又以奴隶制的扩张为最尖锐的矛盾(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2)导火线:1806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3)过程:1861.4南方军队挑起内战……→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人民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转折点)→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4)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完成了南北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公开分裂国家,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广大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北方军队获得雄厚的兵源,扭转了战局。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不久林肯被奴隶制狂热分子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尊敬的总统。2、俄国农奴制改革(1)原因:A、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广大农奴起义,出现农奴制危机;(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3)前提:改革的前提是尽量维护地主利益,所以革命有其局限性,它留有大量的封建参与,又是对农奴的一次掠夺。(4)时间: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5)内容: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B、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6)历史意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3、日本明治维新(1)历史背景(内忧外患)A、内忧:①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德川幕府的禁令或锁国命令)②以农民为主体的斗争、起义不断③封建经济开始互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江户、大阪、京都成为商业中心)。④改良力量的形成:一些大名和武士对将军不满,要求改变现状,还有商人、新兴地主。B、外患: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美国1853年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相继侵略日本)。(2)倒幕过程:一些有见识的中下级武士控制长洲、萨摩、土佐、肥前四强藩,组织倒幕力量(倒幕同盟),1868年倒幕运动取得胜利。(3)明治维新A、性质:明治天皇政府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④军事方面: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贯彻“武士道”精神的“皇军”。C、评价:①积极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②局限性: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天皇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日本强大起来,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4、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电力的使用A、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在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研制出发电机,到70年代,发电机进入实际生产生活领域。B、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C、生产领域: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D、生活领域:电力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E、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2)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和应用等。(3)爱迪生的发明爱迪生在1879年发明了耐用电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还发明了很多电器,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一千三百多种,被誉为“发明大王”。(4)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电灯及其他电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从家庭照明到家用电器,从工厂动力到运输方式,电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各种家用电器相继进入家庭,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5)汽车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动力的汽车。次后,汽车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一种大众化交通工具。汽车的普遍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世界三大能源是指煤炭、电力和石油。(6)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后来,飞机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极大缩短了全球各地区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5、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A、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2)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A、垄断是少数资本家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控制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商业品的生产和销售,赚取高额利润。B、评价:①积极性: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②消极性;随着实力的增长,垄断组织越来越多地干预和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垄断组织还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帝国主义政策,积极对外侵略扩张,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世界范围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局面。(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加剧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一战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如英法不肯放弃既得利益,双方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越演越烈→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意、奥)和三国协约(英、法、俄)的形成→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大搞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触即发。(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B、战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C、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D、开始:德、奥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1914年7月),标志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E、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奥匈——协约国的英、法、俄(意大利、美国、日本、中国后来加入)。(5)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A、凡尔登战役:1916年,法、德双方在法国凡尔登展开激战,这场战役工造成双方70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标志着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B、一战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一战的性质,是从参战的目的去分析),历时四年多,卷入国家30多个,人口15亿,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C、启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严重灾难,引导我们珍惜和平、热爱和平、关爱人类、关爱全球。从人类进步的角度来说,人民应该学会通过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争端,学会采取非暴力的方式达到正义的目的。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才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6)加速大战结束的几件事:A、俄国的十月革命;B、各交战国的革命运动(最重要的原因);C、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D、日本和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参战。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直击中考】一、选择题(2010·安徽)7.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右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DA.赢得了民族独立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C.摆脱了经济危机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010·广东东莞)36.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CA. 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B.开创了民主政治制度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2010·江苏泰州)17.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总统之一。他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主要贡献是( )BA.领导美国赢得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C.领导美国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D.使美国经济复苏(2010·湖北黄冈)14.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他们分别领导美国参加的战争是( )AA.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 B.独立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C.南北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2010·山东聊城)27.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DA.摆脱了民族危机 B.推翻了旧的政治统治C.解放了广大农奴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010·四川自贡)38.小刚正在通过电话参与“开心辞典”活动,王小丫提供的关键词是“农奴制”、“1861年”、“资产阶级改革”,问题是“发生在哪个国家”?小刚应该选择的是( )B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法国(2010·四川自贡)39.以下两组图示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强国成长历程中曾经经历的两组矛盾。结合史实,判断这是哪个国家?( )C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2010·江苏南京)24.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与些规定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CA.匈牙利改革 B.美国南北战争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2010·广东东莞)37.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俄国从此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场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解决了( )AA.自由劳动力 B.土地所有权 C.政治民主化 D.思想自由化(2010·山东泰安)24.王明同学正通过因特网下载爱迪生、卡尔本茨等人发明成果的相关资料,由此你可以判断他正在探究( )B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010·四川攀枝花)14.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一个国家的总统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DA.卡尔·本茨 B.法拉第 C.西门子 D.爱迪生(2010·新疆建设兵团)8.1873年,比利时工匠格拉姆参加维也纳世博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明了电动机,关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众多技术马上被产品化并投入市场。这之后,人类进入( )B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时代(2010·福建泉州)17.读右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D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2010·内蒙古包头)1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B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C.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推广 D.原子能的重大突破(2010·四川成都)19.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飞上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 )BA.卡尔·本茨 B.莱特兄弟C.爱迪生 D.马可尼(2010·山东菏泽)12.右图是一款世界著名的汽车商标图案,与它最可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A.卡尔·本茨 B.亨利·福特 C.莱特兄弟 D.爱迪生(2010·重庆綦江)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逐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B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2010·江西)9.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A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D.科索沃战争(2010·四川内江)27.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写遂:“(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一描述指的是哪次战役?( )A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马恩河战役 D.莫斯科保卫战(2010·江苏苏州)17.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A.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2010·四川成都)22.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上刻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波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述的是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A.萨拉热窝事件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珍珠港事件 D.诺曼底登陆(2010·四川成都)23.“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这是列宁对下列哪次战争的评价?( )CA.普法战争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2010·山东日照)20.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引爆欧洲“火药桶”的那一粒“火星”是( )B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B.萨拉热窝事件 C.凡尔登战役 D.美国对德宣战(2010·广西贵港)22.下列哪一国家不属于三国同盟?( )AA.英国 B.德国 C.意大利 D.奥匈帝国(2010·湖南娄底)16.美国某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后来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 )CA.美苏争霸的形成 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三国协约的形成(2010·辽宁营口)13.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的形成促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下面有关侵略集团成员国的组成,正确的是( )BA.英国、法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俄国C.德国、奥地利、意大利 D.德国、意大利、日本二、填空题(2010·山东聊城)38.1825年,英国人 发明的火车机车试车成功;1885年,德国人 试制汽车成功。38.史蒂芬孙;卡尔·本茨;(2010·四川内江)5.1855年,俄国在与英法争夺土耳其的 战争中以失败告终。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了国内矛盾。为此,沙皇 在1861年签订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5.克里米亚;亚历山大二世;(2010·江苏苏州)29.19世纪中叶, ▲ (国名)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成为两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29.俄国;明治维新。三、改错题(2010·福建福州)24.大化改新和农奴制改革,都促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A B24.错误:B(农奴制改革);改正:明治维新;(2010·福建龙岩2)25.大化改新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25.错误:大化改新;正确:明治维新。四、列举题(2010·广东广州)18.请举出18~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颁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四部即可,4分)18.《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答出其中4项即可,4分)五、材料分析题(2010·山东聊城)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材料二 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1865年l2月)请回答:(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谁颁布的?(1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是哪一机构制定的?(1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颁布的背景、规定的内容有何不同?(4分)42.(1)颁布:林肯;(1分)制定:国会。(1分)(2)颁布背景:材料一是在南北战争中北方失利,人民强烈要求下颁布的;(1分)材料二是在南北战争结束,北方胜利后颁布的。(1分)规定内容:材料一给予叛乱诸州的黑人人身自由(或以政府文告、战时措施的形式解放叛乱地区的黑人奴隶);(1分)材料二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废除奴隶制(或以法律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废除奴隶制)。(1分)(2010·湖北鄂州)23.(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l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岳麓版《世界历史》材料二:l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请回答:(1)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谁?(2分)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美国总统是谁?(2分)(2)据两则材料判断,哪个国家的奴隶在获得人身自由后生存依然艰难?试引用材料说明。(2分)(3)俄国是通过改革的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而美国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通过两次战争。有人说,改革比战争好;有人说,战争比改革好;还有人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革、战争并无好坏之分。你同意哪种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简述理由。(答1点理由即可)(2分)23.(8分)(1)亚历山大二世。(2分)林肯。(2分)(2)俄国。农民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2分)(3)评分说明:①仅同意其中一个观点,但没回答理由,不给分;②同意其中任一观点,只要回答的理由充分或较充分,给1—2分;③回答的理由要结合俄、美相关史实。(2010·湖北襄樊)35.【了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6分)材料一:“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马克思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美国当时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战争的爆发?(1分)(2)亚历山大二世是在签署废除什么制度的法律后说的这段话(1分)?他的这段话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1分)(3)美国的战争和俄国的改革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1分)35.(1)两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奴隶制(或答资本主义工业和种植园经济)。(2分)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分)(2)农奴制的法律。(1分)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1分)(3)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2010·山西)19.阅读下列材料:19世纪中期后,世界各国才了新一波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革命浪潮:1861年3 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已越出少数几国范围而形成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导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古老的中国也受到冲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选择材料中任一历史事件,简述其基本史实。(提示:从原因、主要措施、作用等方面叙述)(4分) 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4分)(3)归纳中国这些重大事件的共同作用,并加以说明。(2分)(4)这一时期中国和世界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革命,向世人昭示出哪些道理?(1分)林肯等人的优秀品质对青少年有什么启迪?(1分)19.(1)示例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原因:改革前俄国盛行农奴制;农奴暴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1分)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2分)作用: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雇佣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缓和了国内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保留了封建残余,俄国近代化步伐依然缓慢。(1分)示例二: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幕府统治腐朽;外国侵略势力入侵;中下级武士推翻幕府统治。(1分)主要措施: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征兵制。(2分)作用: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1分)示例三:美国南北战争 原因:两种经济制度水火不容。(1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要内容: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2分)作用: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分)(说明:所选史实的原因和作用,答出所列任何一点都可得分,各1分,措施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2)洋务运动;(1分)戊戌变法;(1分)辛亥革命;(1分)新文化运动;(1分)(3)共同作用:都是近代化的探索;都是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说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年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掀起思想解放潮流。(1分)(4)道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制度必然被先进的制度所取代;资本主义是当时世界发展的主流;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革命是新制度与旧制度的斗争;改革成功能推动社会进步。(1分)启迪:青少年应具有爱国心、责任感、正义感。(1分)(说明:道理答出所列任何一点都可得分)(2010·湖北荆州)40.阅读下列材料: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有人主张日本传统的衣食住行应该全部废除,提倡全部西化;认为日语不能表达文明思想,日本人应该统统学习英语。1872~1880年由政府出面倡导,发布断发、易服、食肉等行政命令,并发布了几十种文明开化的小册子,以改革封建时代的风俗习惯,把社会生活的“欧化”(西方化)推到极致。回答:(1)明治维新运动为什么会成为日本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2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在社会生活方面推行全部西化的认识。(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回答)(3分)(3)近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落后转为先进的历史留给我们什么主要启示?(2分,回答一点即可)40.(1)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2分)(2)积极影响: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有刺于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有利于改变日本的封建习俗。(2分)消极影响:完全照搬西方的文化,不利于日本的发展。(1分)(只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从两个方面回答,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3)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经验;注重发展教育;注重提高国民索质;学习外国先进经验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走和平发展道路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萁他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亦可)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