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二学期湖州市实验学校联谊会质量调研八年级社会道法学科试题卷 2019 .4命题单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建立清朝的民族是( ▲ )A.汉族 B.蒙古族 C.满族 D.鲜卑族2.对图1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的吧介绍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本书中( ▲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吴承恩《西游记》C.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D.宋应星《天工开物》3.学习历史要注意对表面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说明了我国(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B.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了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占主要地位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郑和下西洋 B. 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5.为了巩固政权,明太祖采取的政治措施有( ▲ )①设立军机处 ②废除丞相制度 ③设立锦衣卫 ④奖励垦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因诗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处刑反映了清朝( ▲ )A.重农抑商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置特务机构 D.制造文字狱7.下列关于14—18世纪的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与代表人物,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达·芬奇 B. 启蒙运动——克伦威尔 C.科学革命——哥白尼 D. 开辟新航路——麦哲伦8.图2是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属于哥伦布航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9.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它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①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 ②促进了欧洲对亚非拉美的殖民扩张③促进了全世界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 ④促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10.“……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他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经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文中的“他”是( ▲ )A. 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 拿破仑 D. 罗伯斯比尔11.清朝时,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西域都护 B.锦衣卫 C.军机处 D.驻藏大臣12.电影《东归英雄》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万难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这支少数民族是( ▲ ) A.匈奴 B.土尔扈特部 C.回族 D.吐蕃13.1789年7 月14日,这一天在法国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就是国王认为平淡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发生( ▲ )A.攻占巴士底狱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C.来克星顿枪声 D.颁布《人权宣言》14.18世纪时,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闭关锁国?? ?? D.八股取士、文字狱15.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可见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 A.?决定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D.?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16.近来,一份有关学习外号的详细名单在微博、微信上疯传:根据成绩排名、学习状况、个人风格,同学们被称呼为学魔、学霸、学民、学弱、学渣、学残等。对此,你想对同学们说的是( ▲? ) ①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②这样做能激励学习,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 ? ③我们应该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 ?④用学习外号调戏弄同学可以加深感情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17. 八年级同学杨建刚买的手机不翼而飞了,他怀疑是同桌王明偷了。于是杨建邀了三位朋友在放学后把王明强行留下搜身。杨建等人的行为( ▲? ) A. 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表现 ? ? ?B. 侵犯了王明的人身自由权C. 是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 ? ? D. 是具有较强权利意识的表现18.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增强宪法意识,培育法治信仰。下列有关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 B.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C. 宪法与教育法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D. 宪法是普遍法律的具体化19.下列不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 A. 维护国家利益 ? ? ?B. 依法服兵役 ? ? ?C. 人身自由 ? ? ? ?D. 依法纳税20.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是( ▲? ) ①国家的性质 ? ②国家的根本任务 ? ③确定犯罪和刑罚 ? ④国家的根本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③④ ? ? D. ①②④21. 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其目的是( ▲? ) A. 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 ? ?B. 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C. 保障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 ? ? ? D. 保障公民享受所有合法权利22. 李东在县城买了楼,装修后自己做生意,他对自己的合法财产行使了(▲ ?) ①占有权 ? ? ? ? ? ? ②使用权 ? ? ? ?③收益权 ? ? ? ? ? ④处分权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23.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了( ▲?) A.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C. 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 ?D.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不严格24.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 A. 政治自由 ? ? ?B. 监督权 ? ?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D. 言论自由权25.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要求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下不符合建设法治中国要求的是(▲ ? )A. 全国人大根据国情通过“二孩政策”,举国欢庆B. 全国各机关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不懈怠C. 吉林法院官员李某主张“假疫苗”案件大事化小D. 公民王某依法检举天津地质矿石开发局局长尉某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26.(10分) 17世纪中后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制定的主要目的。(1分)它的颁布标志着什么?(2分) 材料二:谁会相信……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人们已经看到,当国王专权的时候,骚扰、内战、无政府状态、贫困使得全国不安。在这里,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却无力为非作歹……只有当国王并不专断独裁的时候,和平、富饶、幸福才会统治着英国。——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怎样看待英国新确立的政治制度?(2分)你赞同吗?说明理由。 (3分)材料三: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服专制王权”是如何促进英国“继续前进”?(2分)27.(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只允许一些零星的小商贩贩运货物出洋,而军火、大米、豆麦、丝绸等都被禁止出口。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2)依据材料二、三,谈谈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种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28.(8分)观察下列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说出以上四幅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4分)(2)请你说一说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有秩序?(2分)(3)人们为了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在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社会规则。你知道社会规则是怎样维护社会秩序的吗?(2分)29. (11分)材料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在党的历史上是首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全会还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 材料二:每年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1) 为什么说“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4分) (2) 说一说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哪些重要意义?(4分) (3) 为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意识建设,谈一谈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3分) 30.(11分)案例一:中学生李某在上课时看课外书,被同桌周某举报,挨老师批评后李某怀恨在心,在课间休息时,他大声辱骂周某,周某制止他,他却说:“我有言论的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案例二:春节期间,政府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在市中心的主要街道两旁的路灯上挂上了许多灯笼,市民叶某看到后,乘夜色拿走了几盏,这时被邻居发现,指出了他的错误,他说,“这又不是你家的,我享有自由权利,你管不着。” (1) 在上述案例中,李某和叶某的行为是否正确?各有何危害?(3分) (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6分) (3) 在案例一中,假如你是周某,你将用什么做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写出二种)(2分) 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ABCDBADCD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DABDCDBDACC二、非选择题( 共5题,50分)26.(10分)(1)目的?限制王权。(1分) 标志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2分) (2)看待:最完美。(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赞同:写出好处?比如:可以限制王权,防止专制,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可以。不赞同:写出君主立宪制的局限性,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3)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2分)27.(10分)(1)闭关锁国政策。(2分)(2)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统治者傲慢自大,自认为无需同外国通商;③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交往会滋生事端,便利于洋人的侵略。(写出两点即可,4分)(3)①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但却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③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写出两点即可,4分)28.(8分) (1)图一:社会管理秩序 图二:生产秩序 图三:交通秩序 图四:公共场所秩序(4分)(2)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2分)(3)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2分)29.(11分)(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组织国家权利机关,规范权力的运行;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4分)(2)①有利于宣传我国的宪法知识,增强公民对宪法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以及树立宪法意识。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③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实施依宪治国。④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4分)(3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宪法意识,宪法权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勇于同破坏法治中国建设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言行作斗争。(3分))30.(11分)(1)不正确,李某的行为侵犯了周某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叶某的行为损害了集体的财产(财产权).影响了市容美观。(3分) (2)①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④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6分)(3)周某可以用协商、调解、仲裁等非诉讼和诉讼的手段维权.(2分)(写出2种即可)2018学年第二学期湖州市实验学校联谊会质量调研初二年级社会法治学科答题卷 2019.04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非选题(本题共有5小题,共50分)26.(10分) 17世纪中后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制定的主要目的。(1分)它的颁布标志着什么?(2分)材料二:谁会相信……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人们已经看到,当国王专权的时候,骚扰、内战、无政府状态、贫困使得全国不安。在这里,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却无力为非作歹……只有当国王并不专断独裁的时候,和平、富饶、幸福才会统治着英国。——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怎样看待英国新确立的政治制度?(2分)你赞同吗?说明理由。 (3分)材料三: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服专制王权”是如何促进英国“继续前进”?(2分)27.(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只允许一些零星的小商贩贩运货物出洋,而军火、大米、豆麦、丝绸等都被禁止出口。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2)依据材料二、三,谈谈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种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28.(8分)观察下列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说出以上四幅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4分)(2)请你说一说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有秩序?(2分)(3)人们为了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在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社会规则。你知道社会规则是怎样维护社会秩序的吗?(2分)29. (11分)材料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在党的历史上是首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全会还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 材料二:每年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1) 为什么说“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4分) (2) 说一说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哪些重要意义?(4分) (3) 为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意识建设,谈一谈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3分) 30.(11分)案例一:中学生李某在上课时看课外书,被同桌周某举报,挨老师批评后李某怀恨在心,在课间休息时,他大声辱骂周某,周某制止他,他却说:“我有言论的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案例二:春节期间,政府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在市中心的主要街道两旁的路灯上挂上了许多灯笼,市民叶某看到后,乘夜色拿走了几盏,这时被邻居发现,指出了他的错误,他说,“这又不是你家的,我享有自由权利,你管不着。” (1) 在上述案例中,李某和叶某的行为是否正确?各有何危害?(3分) (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6分) (3) 在案例一中,假如你是周某,你将用什么做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写出二种)(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8(2)八年级社会道法学科试题卷(已修改)(重复).doc 八下社会期中测试答题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