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质检复习指导一、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及教科书。 二、考试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上册。三、考试形式 本次期末质检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学生可携带教科书及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进入考场。四、考试时间:60分钟。五、试卷结构题型与大致比例:选择题(约占40%)、改错题(约占10%)、辨析题(约占5%)、材料解析题(约占25%)、综合题(约占20%)。知识内容比例:中国近代史约占28%左右、中国现代史约占22%左右、世界古代史约占8%左右、世界近代史约占42%左右。六、复习建议1.试卷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作为命题依据。注重考查课本中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应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全面复习教科书正文大字、图、表、资料。2.试题设计都努力创设新情境,在选材上选用课内外文献、歌词、照片、地图、表格、示意图、报纸等材料。创设新情境,在新情境下运用历史知、实现知识的迁移,需要对知识的灵活运用。3.试卷都设计了一定数量学科间联系的试题,将教材中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考查对历史知识整体把握和灵活运用能力。复习中应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如历史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等。不能忽视历史整体性和规律性教学,防止把历史割裂成零碎、孤立的知识。在复习历史时通过关键词,把具有同类性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比较,打破原有的体系限制,构建专题,将繁杂的历史知识整理出清晰的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点结合成有机的整体,将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如两次工业革命等。4.材料解析题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比较理想的训练形式,提升对材料解析能力的关键在于:(1)提高读懂史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培养从史料中提炼观点、分析史料能力。(3)训练对题干中关键词的敏感度,如题干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等提示,需要将课本上有关方面的知识结合材料反映到答案上来;题干上若提到“结合材料”、“根据材料”等,那说明绝大多数答案内容就是来自材料或材料的概括、理解和提升,而不能将课本内容生搬硬套。5.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与技巧。①加强对新增题型——辨析题的训练。(见适应性训练第25题第1问。)辨析题一是指出(辨)错误知识(或观点),二是说明(析)错误所在。辨析题范例一:下面是一堂历史课的教学片段: 教师:“古代世界文明交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和平交流,一种是暴力冲突……” 小华提出质疑:“老师:我认为暴力冲突不应该上文明交往的方式,比如,亚历山大东征造成了众多生灵涂炭和无数财产的损失,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这怎么能说是文明交往的方式呢?”对小华的质疑,你有什么看法?说说理由。小华的看法是片面的。因为暴力冲突固然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很大,但是在客观上起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所以暴力冲突也是文明交往的方式之一。辨析题范例二:小红:想当年北美独立战争时,南方的奴隶主与北方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并肩战斗,赶跑了英国殖民者。可在南北战争时,双方却变成了敌人。你说,南北方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呢?小张:那是因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南方对林肯不满,要是换一人当总统,这个战争也许就打不起来了。小张说得对吗?为什么?不对,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南北双方在奴隶制的废存上存在尖锐的矛盾,战争迟早要爆发,林肯当选总统只是战争的导火线。②注重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等。试题图片不是可有可无或只是试卷的点缀,而是题干的有机组成部分,切实发挥历史图片作为材料的应有功能,应注重从图片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③指导学生学会在答题卡上作答的习惯,不要越界或错位答题。④指导学生对适应性练习及其他习题进行变式训练,灵活掌握解题技巧。附:2009—2001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查历史适应性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中国禁毒第一人” 林则徐在历史上的主要活动是? A.领导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中击沉日军战舰 C.领导武昌起义 D.领导新文化运动 2.历史上创办福州船政学堂、收复新疆,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左宗棠 B.邓世昌 C.谭嗣同 D.孙中山3.“皇帝倒了,辫子割了”,是少年瞿秋白对近代社会变化的生动描述。导致这一社会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爱国运动4.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在我党历史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揭开全民族抗战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6.洋洋认为右图照片拍摄于A. 黄埔军校成立时 B. 遵义会议时 C. 西安事变期间 D. 重庆谈判时1945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歌曲凝聚着历史。一首好的歌曲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历史的追忆。回答7——8题:7.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新中国的生日是A.?1911年10月10日??? B.1921年7月23日???C. 1945年8月15日 D. 1949年10月1日8. 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代表作是 A.《英雄交响曲》 B.《义勇军进行曲》 C.《国际歌》 D.《黄河大合唱》年 份1976年1979年粮食产量35000斤132300斤人均口粮230斤800斤人均分配收入32元200多元还贷款——800元交售粮食——30000斤9.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新中国的成立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0.右表反映变化的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B.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在我国辽阔土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实行A.民族自决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族联邦制度 D.民族特区制度12. 据右图判断,邮票上的人物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乔冠华 13.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上书写的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象形文字14. 右图是公民们在该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情形。具有这种民主制的国家是??????A. 雅典 ????? B. 斯巴达?C. 罗马共和国 D. 法兰克王国?15.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 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 C.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代表??????D.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6. 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小方确定的课题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研究”,为此他查阅了下列相关资料,其中与研究课题无关的是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权利法案》17. 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B.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C.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D.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1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 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政权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成为共产主义者19.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A.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B.萨拉热窝事件? C.帝国主义的出现? D.凡尔登战役的开展20.德国把2005年定为“爱因斯坦年”,以纪念这位科学家在物理学上的伟大贡献。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是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现电磁感应原理??C.提出物理学的相对论????????? D.创立生物进化学说二、改错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划线处中有一处错误,请写出错误处的字母并对该处加以改正)21.洋务运动后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 A B2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A B23.自然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据右图判断,诞生于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文明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A希腊。 B 24.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三大思想在全世界发挥着重要影响。法国历史上最早阐发了“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法律文献是《权利法案》。 A B25.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包括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和 A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统治。 B 三、辨析题(5分)26.英国在1851年举办伦敦万国工业大博览会,本届博览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以及各国先进的工业展品,例如大功率蒸汽机、火车头、高速汽轮船,以及汽车、飞机等。伦敦万国工业大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以上对世博会展品的表述,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25分) 27. (12分)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辛丑条约》签字的情景?? 图二 图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的合影请回答:(1)图一《辛丑条约》签订的哪些内容可以反映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分)(2)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2分)(3)从图三,你获得哪些历史信息?(3分)(4)从图一 → 图二 → 图三反映的历史发展进程,你看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重大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你有何感想?(4分)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材料二:图四:日本东京街头有了…… 图五:明治初期日本小学请回答:(1)材料一事件导致日本发生什么重大历史变化?(3分)(2)结合所学知识,你从图3—14可以读到日本历史的哪些信息?看谁说得多。(3分)(3)图四、图五的场景体现了日本明治政府的那些改革措施?(4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一个民族进步角度,简要谈谈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3分)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题11分,第30题9分,共20分)29.(11分)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有关新航路开辟的问题: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1)找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路线。(3分)(2)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4分)(3)针对上述材料,你认为许多国家举行纪念活动的理由是什么?印第安人后裔不满的理由又是什么?(4分)30.(9分)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起,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在选择近代化道路的艰难探索中,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的大潮中。根据相关知识回答有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问题:请回答:(1)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表:(3分)派 别探索(历史事件)主 张洋务派①中国知识军事力量赶不上西方,只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就能使中国强大起来。维新派②中国要摆脱悲惨的命运,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革命派③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2)从“主张”一栏可以反映出三个派别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共同的主张是: 。(2分)(3)上表反映了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经历了向西方学习 到 。(4分)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查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 2.A 3.C 4.B 5.C 6.D 7.D 8.B 9.D 10.D 11.B 12.C 13.B 14.A 15.A 16.C 17.C 18.B 19.B 20.C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错误:A;订正:辛亥革命后 22.错误:B;订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3.错误:B;订正:古代印度 24.错误:B;订正:人权宣言 25.错误:A; 订正: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三、辨析题 (5分)26.不完全正确。(2分)因为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1851年后发明,所以不可能出现在这一次世博会上。(3分)四、材料解析题(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25分)27.(1)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3分)(2)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2分)(3)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等。(3分)(4)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到独立自主国家,发展到现今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舞台发挥重大作用的世界大国。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2分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8.(1)19世纪中期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亚洲侵略,日本也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目标。日本国门被打开,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导致日本出现改革“明治维新”以挽救民族危亡。(3分)(2)第一层面:东京街头有了电灯;还有火车或讲有轨电车;电灯是新事物,引起人们观赏;……第二层面:明治维新后,日本大量引进西方技术(图中电灯、电车或火车);明治维新后日本人民思想开放,愿意接受新事物;日本“求知识于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影响日本的社会生活……(合理想象均可)。(3分)(3)图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图五: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4分)(4)落后将被侵略,一个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奋发图强,与日俱进,改革创新(3分,意思相近,观点正确均可。)五、综合题(第29题11分,第30题9分,共20分)29.(1)①。(3分)(2)把世界各地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与孤立发展的局面。伴随着血与火的殖民扩张,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等。(4分)(3)纪念的理由: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杂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做出重要贡献等。(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有利于欧洲人的扩张;有利于各地区物种的交流。)不满的理由: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4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0.(1)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3分)(2)向西方学习(选择近代化道路)等。(2分)(3)技术、制度。(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