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土地资源与农业(第1课时)导学案姓名: 组名: 成绩等级: 【学习目标】知道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你能行!1.结合地图,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以及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2.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3.理解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联系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自然条件等知识,分析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农业。【学生自学】Come on!1.10页读图活动,回答相应问题。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2页绘图活动说明了其中的哪一个特点?3.农业包括哪些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什么叫做“因地制宜”?5.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 ;南方主要种植 等作物;北方主要种植 、 等旱地作物。6.我国的三大林区是 、 、 。7.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 。[小组探究一]10页探索。[小组探究二]13页比较活动。【随堂练习】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加油!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我国陆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B.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C.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中居第一位,“人少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D.“耕地比重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非季风区? 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3.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A.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B.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C.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D.东北山区、青藏高原以及西北山地4.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 )A.东部季风区? B.东部平原和丘陵地区C.西部内陆高原和山地?? D.半湿润地区5.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 )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D.内蒙古草原6.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草地????B.林地???C.耕地? D.建筑用地7.我国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部门是(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林业 D渔业8.下列地区中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是( )A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塔里木盆地9.影响我国南方与北方作物熟制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的差异 B地形条件的差异 C土壤条件的差异 D水源条件的差异10.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 B.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C.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11.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雨热同期C.山地多,平地少,尤其平原少 D.农业发展历史悠久4.2土地资源与农业(第2课时)导学案姓名: 组名: 成绩等级: 【学习目标】知道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你能行!1.能说出我国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国策意识。【学生自学】Come on!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强土地的管理和保护,把“ ”作为基本国策。[小组探究一]面对土地资源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破坏,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随堂练习】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加油!1.下列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的是( )A.平原、低缓的丘陵发展耕地 B.高原发展畜牧业C.山地发展林业 D.在耕地上大量建设高楼大厦2.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未开发土地3.下面的叙述中,哪个是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A.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也大 B.土地类型多,平原多,耕地、林地比例低C.耕地、林地比例低,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土地类型多种多样,且分布均匀4.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属于非农业用地的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5.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非季风区 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C.西部高原及山地区 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6.下列地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横断山区 D.珠江三角洲7.我国耕地与草地分布的界线大致是( )等降水量线A.1200mm B.800mm C.400mm D.200mm 8.李老师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一种水果的产地标签有错误它是( )A.品名:哈密瓜 B.品名:柑橘CD 产地:新疆吐鲁番 产地:江西南丰C.品名:香蕉 D.品名:苹果产地:台湾高雄 产地:广东茂名9.农业在我国是( )A国民经济的主导 B国民经济的基础C国民经济的关键 D国民经济的支柱练习参考答案:4.2(第1课时)1-5BBBCA 6-11ABDADC4.2(第2课时)1-5DCCDB 6-9CCD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