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学科质量检测法治试题卷(word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学科质量检测法治试题卷(word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检测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判断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写T,错误的请写F)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 )
2.在我国所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3.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常用的有效手段。 ( ▲ )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但法无授权也可为。 ( ▲ )
5.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 ▲ )
6.违法行为就是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 ▲ )
二、选择题(本大题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 )
A.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8.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一节,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以下对国家监察委员会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②是国家权力机关
③可以取代人民检察院的职能。
④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A.?②④??????????B.?①④?????C.?②③????????? D.?③④
9.《法律在线》栏目邀请市民参加活动。下列市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表现。 B.入室盗窃他人的钱财主要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C.偷看他人日记并到处宣扬侵犯了他人的荣誉权。 D.超市保安对顾客进行搜身侵犯了他人的平等权。
10.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_______原则。”( ▲ )
A.依法治国 B.民主集中制
C.独立行使其职权 D.对全体公民负责
11.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通常被称为“母法”的是_________ 。( ▲ )
A.宪法 B.行政法规 C.基本法律、普通法律D.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12.从2001年至2018年的十多年间,我国多次把宪法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的重点,宣传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这是因为 ( ▲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总和
③宪法确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党的十八以来的五年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不完善逐步走向完善,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充分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据此回答13—14小题:
13.材料反映了国家对哪一项权利的保障 ( ▲ )
A.受教育权 B.劳动权 C.获得报酬权 D.监督权
14.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 )
①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②作业太多,能抄袭就抄 ③认真学习 ④自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我国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_________ ( ▲ )
A.人身自由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劳动的权利 D.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6.下列既是公民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 )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劳动 ③获得物质帮助 ④受教育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7.结合右边漫画,对滥用权力,腐败贪污的官员加以严惩,这表明 ( ▲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③国家工作人员应该在宪法和法律限制范围内行使职权
④一切违法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8.“维护宪法权威”,我们青少年应该 ( ▲ )
①学习宪法 ②超越宪法 ③认同宪法 ④践行宪法
A.①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小林家购买了一套单身公寓,出租后每月获得3000元收入。这表明我国公民依法享有( ▲ )
A.劳动权 B.财产权 C.物质帮助权 D.住宅不受侵犯权
20.漫画中的做法( ▲ )
①说明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②有利于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③能够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会影响审判、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
2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 ▲ )
①我国公民????? ②外国人???? ③个人????④群体
?①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2.调解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调解的方式主要有 ( ▲ )
①人民调解 ②行政调解 ③司法调解 ④协商调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2018年4月,山东秦皇岛市某中学举行主题是“正版生活,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经典诵读工作之“绿书签”系列活动,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该活动有利于 ( ▲ )
①鼓励公民的创造性工作 ②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文化权利
③能彻底打击盗版,文明阅读 ④维护公民从事文化活动的自由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4.青少年在行使计算机网络的同时,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关于网络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这主要表明( ▲ )
A.公民应先承担义务,然后才享受义务
B.公民先享有权利,然后才承担义务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政府规定的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3题,10分+12分+12分,共计34分)
25.(10分)
材料一:2018年12月,李某在微博上散布某市某区发生非洲猪瘟重大疫情的遥言,引起当地恐慌。网友善意提醒这事是违法行为,李某置之不理,继续发帖。警方依法对李某做出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的处罚。
材料二: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消费者网购商品在七天内可无理由退货。但是据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规定期限内无理由退货遭到商家拒绝后,只有约38%的人选择维权,其余的62%选择沉默。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作为公民该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并指出李某行为的危害性。(5分)
(2)结合材料二,38%的人选择继续维权,其余的62%选择沉默。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1分)?
(3)作为消费者,可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4分)
26.(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案例一:九(4)班学生小张认为自己考不上理想高中,就在上课时看课外书、睡觉。当老师批评教育他时,他还振振有词:“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用不着你管!”
案例二:大学生小宋响应国家号召,大三时暂别校园,进入军营,成为某护航编队中唯一的女特战队员,其足迹遍及南海诸岛。她的从军经历,得到全校师生的点赞。
(1)两个案例分别体现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和义务?(2分)
(2)从权利义务关系的角度评析案例一中主人公小张言行的对错。(6分)
(3)结合上述两则案例,请说说给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带来哪些启示。(两个不同的角度)(4分)
27.(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七条: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
材料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1)结合材料一,比较法律条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
(2)从材料二中可知,拥有修改宪法权力的是哪个国家机构?我国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和普通法律比,有什么特点?其目的是什么?(6分)
(3)从两则材料所说明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宪法的法律地位如何?(4分)
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检测卷
道德与法治答题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T
F
F
F
T
F
选择题(本大题有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A
B
A
C
A
D
A
C
D
A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B
D
A
C
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大题,10+12+12,共34分)
25.共计10=5+1+4分。(1)公民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4分)
李某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并给一部分人带来巨大损失。(1分)
(2)人们维权意识比较单薄。(1分)
(3)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选2个,各2分)
26.共计12=2+6+4分。(1)受教育权(受教育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各1分,共2分)
(2)小张言行不对。(1分)
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2分)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或者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2分)
小张不能只享有受教育权而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1分)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我们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义务。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一点2分)
27.共计12=2+6+4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立法基础和依据。(2分)
修改宪法的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分); 程序特点:更严格(2分)
原因:使得宪法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更健康发展。(2分)
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分)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