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冲刺】2019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第9天 质量守恒定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0天冲刺】2019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第9天 质量守恒定律

资源简介

第9天: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 。
注意:(1)注意“ ”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 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 。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 。
3、实验验证:有气体 或 的实验必须在 容器里进行;
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 )
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 )
理解: 六不变: 宏观:物质 不变;
元素 不变;
元素 不变;
微观:原子 不变;
原子 不变;
原子 不变;
两个一定变:物质的 ;
分子 ;
两个可能变:分子 ;
元素 ;
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 分解成 ,原子又 成新的 ,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 ,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

【例题1】【2018湖南邵阳】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 4 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C2H4 B. C2H5OH C. C2H2 D. CH4
【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5O2 4CO2+2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2。故选C。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守恒来解答。
【例题2】【2017山东菏泽】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由反应的微粒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氯化氢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Cl2=4HCl+O2;
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原子个数不变,故A错误;
B、图示物质有单质和化合物,故B错误;
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质用微观模型示意图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例题3】【2018河南省】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O2;(2)4NH3+5O24NO+6H2O。
【解答】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属于单质的物质是氧气,化学式是:O2;
(2)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2018新疆】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2CO2+3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
A.CH3COOH B.C2H5OH C.C2H4 D.C2H6
2、【2018山东威海】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2018海南省】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 中S元素为-2 价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 是无毒的
4、【2018湖北宜昌】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 B.生成物是混合物
C.用符号表示为2X 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
5、【2018深圳市】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6、【2018湖北随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
A.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 物质Y一定是单质 D. 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
7、【2018四川巴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8、【2018湖北黄冈】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9、【2018湖南衡阳】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10、【2018山西省】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11、【2018湖南衡阳】甲、乙、丙、丁种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
12、【2017山东泰安】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3、【2018湖南娄底】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4、【2017山东青岛】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15、【2018浙江舟山】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化学方程式_____+3CO2Fe+3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CO3
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3、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 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第9天: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
理解: 六不变: 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量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
分子种类;
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
元素化合价;
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化学式,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

【例题1】【2018湖南邵阳】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 4 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C2H4 B. C2H5OH C. C2H2 D. CH4
【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5O2 4CO2+2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2。故选C。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守恒来解答。
【例题2】【2017山东菏泽】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由反应的微粒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氯化氢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Cl2=4HCl+O2;
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原子个数不变,故A错误;
B、图示物质有单质和化合物,故B错误;
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质用微观模型示意图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例题3】【2018河南省】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O2;(2)4NH3+5O24NO+6H2O。
【解答】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属于单质的物质是氧气,化学式是:O2;
(2)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2018新疆】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2CO2+3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
A.CH3COOH B.C2H5OH C.C2H4 D.C2H6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C的个数为:2,应含有O的个数为:2×2+3﹣3×2=1,应含有H的个数为:2×3=6.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C2H6O,即C2H5OH。
故选B。
2、【2018山东威海】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②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能确定,错误;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正确;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故选C。
3、【2018海南省】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 中S元素为-2 价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 是无毒的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 的化学式是 Ag2S;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H2S 中S元素为-2 价;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H2S 是有刺激性的、有毒的气体。故选D。
4、【2018湖北宜昌】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
B.生成物是混合物
C.用符号表示为2X
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
【答案】D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故错误;
B、生成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C、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用符号表示为X2,故错误;
D、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正确。
故选D。
5、【2018深圳市】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A、四种物质中乙为单质,故A错;
B、反应前H元素集中在H2中,其化合价为零,反应后,其化合价为+1价,故B错;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3H2 CH3OH + H2O,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故D错。
6、【2018湖北随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
A.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 物质Y一定是单质 D. 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
【答案】C
【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Y质量增加了30g,Y是生成物;W质量减少了25g,W是反应物;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还少5克,X是反应物,待测值为15。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待测物质的值为15,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反应物,W是反应物,Y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物质Y一定不是单质,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中Y、W的质量比=30g:25g=6:5,正确。故选C。
7、【2018四川巴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组成单质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说法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说法正确;
故选C。
8、【2018湖北黄冈】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50+0.5-23-24-3=0.5,该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质量减少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分解生成丙和丁,甲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24:3=8:1,该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质量减少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分解生成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9、【2018湖南衡阳】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答案】B
【解析】由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A、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由上图可知,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3,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C正确;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都是有同种的原子构成的,都是单质,故D正确。
故选B。
10、【2018山西省】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氢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和数目不变。故选A。
11、【2018湖南衡阳】甲、乙、丙、丁种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
【答案】A
【解答】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g:19g=12:19,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2、【2017山东泰安】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丁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正确;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故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故正确。
故选C。
13、【2018湖南娄底】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8.8gCO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g××100%=6.4g,5.4gH2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5.4g××100%=4.8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和=6.4g+4.8g=11.2g,11.2g>9.6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1.2g﹣9.6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选C。
14、【2017山东青岛】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答案】(1)向右;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
(2)不变。
(3)密封。
(4)①③⑥。
【解析】(1)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
故填:向右;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反应前后指针不发生偏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填:不变。
(3)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封装置中进行;
故填:密封。
(4)①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②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③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不变;
④反应前后分子一定改变,不同的分子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⑤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⑥原反应前后子质量一定不变;
故填:①③⑥。
15、【2018浙江舟山】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2:1;(2)化合反应。
【解析】(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有两个分子未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2:1;
(2)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1、化学方程式_____+3CO2Fe+3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CO3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物质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B。
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答案】D
【解析】由于四种物质中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8g+(20g﹣8g)=20g,而水的质量增加,且增加值是10g﹣1g=9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是20g﹣9g=11g;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CO2+H2O。
A、X的值为11,错误;
B、由于该反应的表达式是W+O2→CO2+H2O,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9g×=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11g×=8g,两者的质量和为1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20g﹣8g=12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错误;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1:4,正确。
故选D。
3、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 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答案】(1).H2O;3H2+CO2CH4O+H2O(或3H2+COCH3OH+H2O);(2).CD
【解析】(1)由上述反应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4O+H2O(或3H2+COCH3OH+H2O);
(2)A、由上述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错误;B、由上述反应可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错误;D、由上述反应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正确。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