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五)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的运河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于1914年通航,是国际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工程之一。1999年12月31日,当地政府从哪国手中收回该运河的全部主权( ) A. 西班牙B. 英国C. 葡萄牙D. 美国2.2018 年 6 月 21 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同意自 2018 年起,将每年的秋分(9 月 23 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这一节日的设立() ①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②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能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 ④能极大地提高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3.读2018年A地气温和降水量表,回答以下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 7 13 18 21 23 25 25 22 16 12 6 降水量(mm) 7 11 20 47 82 110 223 227 115 40 16 6 (1)下列描述符合2018年A地气候特点的是()A. 冬季寒冷干燥 B. 雨热同期 C. 夏季温和多雨 D. 夏季炎热干燥(2)腊肉是A地的传统特产,将猪肉用秘制酱汁腌制20小时,晾晒后风干而成。据此描述,该地晒腊肉最佳的季节应该选在()A. 3-5月 B. 6-8 C. 9-11 D. 12-次年2月【答案】(1)B (2)D4.2018 年 6月13日,工信部公布 2018 年第一季度检测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共计21个应用商店中的46款APP因涉及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被责令下架。这说明网络()A. 让生活更便利 B. 阻碍经济发展 C. 只受道德约束 D. 不是法外之地5.2018年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闭幕。这一开创性举动,预示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商品和服务进口市场。这为扩大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思路,拓宽了新视野。这次会议在中国召开表明( )A. 我国综合国力居世界首位 B. 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C. 我国必须依赖于世界各国 D. 中国正引领着世界发展6.2018年11月,上海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治谈采购。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这表明? ? ??。 ①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②中国尝试通过贸易规则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中国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④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7.某条约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此外,只要缴交所定进口税,便可将机械装运进口。”这一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8.2018年11月10日, 首届中国国际进博会在上海闭幕, 17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对接洽谈。此次进博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这表明: ①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国?????? 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③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 ④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2018年11月30日,G20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式开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会晤,讨论了两国经贸问题并达成了共识。双方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发展面临怎样的机遇?为此,我国该如何应对?材料二:阿根廷总统马克里认为中国的崛起“对阿根廷不是一种威胁,而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相关链接:阿根廷生产劳工部部长席卡说:“我们愿与中国进行更多的合作……我们想吸引更多的投资,完善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阿根廷农业产业部部长艾特切维埃莱说:“我们和中国将签署四个出口协议,其中包括牛肉、羊肉和马匹的出口协议、樱桃的出口协议。”(2)请根据相关链接分析马克里总统观点的正确性。材料三:2018年12月2日,习近平主席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表示:要推进青年交流,加强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3)在与阿根廷加强文化领域合作时,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8年11月5日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发言中谈到上海的独特优势: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某班以“上海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第一小组研究主题:回望历史】 材料一: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款必须和英国协商。——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次战争时签订的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当时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第二小组研究主题:立足当今】 材料二: ? (2)根据材料二中小组搜集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成表中上海城市名片设计。【第三小组研究主题:放眼未来】材料三:“上海对外开放的年代尺” (3)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肩负新使命。根据第三小组绘制的年代尺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简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五)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的运河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于1914年通航,是国际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工程之一。1999年12月31日,当地政府从哪国手中收回该运河的全部主权( ) A. 西班牙B. 英国C. 葡萄牙D. 美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巴拿马捍卫主权的斗争,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到1999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故D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图片信息,故排除,选D。2.2018 年 6 月 21 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同意自 2018 年起,将每年的秋分(9 月 23 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这一节日的设立() ①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②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能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 ④能极大地提高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①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的表述有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排除ABC。“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因此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农民和农民劳动的尊重;提升了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能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②③④符合题意,故D正确。3.读2018年A地气温和降水量表,回答以下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 7 13 18 21 23 25 25 22 16 12 6 降水量(mm) 7 11 20 47 82 110 223 227 115 40 16 6 (1)下列描述符合2018年A地气候特点的是()A. 冬季寒冷干燥 B. 雨热同期 C. 夏季温和多雨 D. 夏季炎热干燥(2)腊肉是A地的传统特产,将猪肉用秘制酱汁腌制20小时,晾晒后风干而成。据此描述,该地晒腊肉最佳的季节应该选在()A. 3-5月 B. 6-8 C. 9-11 D. 12-次年2月【答案】(1)B (2)D【解析】(1)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旨在考查识记和表格信息的分析能力。依据表格各月的气温和降水,读表分析可知,该地气候特点的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B符合题意。综上所述,这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B。(2)本题考查气候对生活的影响,旨在考查材料分析与理解能力。腊肉是晾晒后风干而成,需要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读表可知,该地在春季最适合晒腊肉,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D。4.2018 年 6月13日,工信部公布 2018 年第一季度检测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共计21个应用商店中的46款APP因涉及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被责令下架。这说明网络()A. 让生活更便利 B. 阻碍经济发展 C. 只受道德约束 D. 不是法外之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革命,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让生活更便利不能从材料得出,故A项错误。阻碍经济发展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只受道德约束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共计21个应用商店中的46款APP因涉及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被责令下架”可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5.2018年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闭幕。这一开创性举动,预示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商品和服务进口市场。这为扩大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思路,拓宽了新视野。这次会议在中国召开表明( )A. 我国综合国力居世界首位 B. 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C. 我国必须依赖于世界各国 D. 中国正引领着世界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我国综合国力居世界首位,说法错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闭幕。这一开创性举动,预示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商品和服务进口市场。这为扩大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思路,拓宽了新视野。这次会议在中国召开表明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说法正确。我国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不是必须依赖于世界各国。说法错误。D.中国在全球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从“追随者、参与者、”到“贡献者、引领者”的显著转变,中国正引领着世界发展,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6.2018年11月,上海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治谈采购。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这表明? ? ??。 ①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②中国尝试通过贸易规则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中国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④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共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治谈采购”可知,这主要表明了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故C正确。材料无法反映中国尝试修改贸易规则,②错误,故排除,故选C。7.某条约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此外,只要缴交所定进口税,便可将机械装运进口。”这一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基本知识。结合条约内容”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说明中国已经失去了朝鲜国的朝贡国地位,原因是日本在1876年2月,日本迫使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江华岛事件是近代日本侵略朝鲜的开端。所以事件背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同时结合”机械装运进口“可知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设厂,从商品输入为资本输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所以本题答案为C。8.2018年11月10日, 首届中国国际进博会在上海闭幕, 17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对接洽谈。此次进博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这表明: ①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国?????? 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③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 ④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结合对外开放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进博会体现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①不符合题意;进博会,反映了中国的对外开放,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②符合题意;进博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反映了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③符合题意;进博会,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说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不符合题意,排除;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二.非选择题1.2018年11月30日,G20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式开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会晤,讨论了两国经贸问题并达成了共识。双方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发展面临怎样的机遇?为此,我国该如何应对? 材料二:阿根廷总统马克里认为中国的崛起“对阿根廷不是一种威胁,而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相关链接:阿根廷生产劳工部部长席卡说:“我们愿与中国进行更多的合作……我们想吸引更多的投资,完善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阿根廷农业产业部部长艾特切维埃莱说:“我们和中国将签署四个出口协议,其中包括牛肉、羊肉和马匹的出口协议、樱桃的出口协议。”(2)请根据相关链接分析马克里总统观点的正确性。材料三:2018年12月2日,习近平主席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表示:要推进青年交流,加强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3)在与阿根廷加强文化领域合作时,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答案】(1)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2)中国的发展为阿根廷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能为阿根廷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阿根廷经济的发展,提高阿根廷人民的生活水平等。(3)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应对措施,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一小问机遇,根据材料一“讨论了两国经贸问题并达成了共识。双方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可以得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小问应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2)本题考查马克里总统观点,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二“我们想吸引更多的投资,完善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和中国将签署四个出口协议,其中包括牛肉、羊肉和马匹的出口协议、樱桃的出口协议”可以得出中国的发展为阿根廷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能为阿根廷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阿根廷经济的发展,提高阿根廷人民的生活水平等。(3)本题考查中国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材料三“要推进青年交流,加强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8年11月5日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发言中谈到上海的独特优势: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某班以“上海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第一小组研究主题:回望历史】 材料一: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款必须和英国协商。——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次战争时签订的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当时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第二小组研究主题:立足当今】 材料二: ? (2)根据材料二中小组搜集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成表中上海城市名片设计。【第三小组研究主题:放眼未来】材料三:“上海对外开放的年代尺” (3)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肩负新使命。根据第三小组绘制的年代尺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简洁)【答案】(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沪;东海;④;经济(或金融、商业)。(3)参考:上述年代尺中,从鸦片战争战败的被迫开放到浦东经济开发区的建立,表明上海的开放从被动到主动,应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主动开放;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被迫打开国门到主动积极对外开放,国际地位的提高表明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一,是《南京条约》的内容,是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与英国签订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本题主要考查上海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上海简称沪,东临东海,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的经济中心。(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代以来上海发展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年代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上述年代尺中,从鸦片战争战败的被迫开放到浦东经济开发区的建立,表明上海的开放从被动到主动,应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主动开放;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被迫打开国门到主动积极对外开放,国际地位的提高表明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五)(原卷版).doc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五)(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