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六)一.选择题1.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这说明我国( ) 1 科技整体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③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 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高铁制造、核能装备、智能终端、无人机、云计算等领域崛起一批全球影响的企业。继美、日之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展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这说明()。A. 科技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B. 我国迈入了世界发达国家行列C.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D. 我国已经建成科技创新型国家3.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头脑国家生产知识、输出知识,躯干国家接受知识、应用知识。我国要成为“头脑国家”,必须( )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②推进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③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大量合格人才和“高、精、尖”人才④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4.阿里巴巴创立不到20年,已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互联网科技企业,马云也因而成为“数字经济的创新者”,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马云说,企业家要以家国利益为重,以未来利益为重,以社会利益为重。我们要向马云学习( )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精神品质 ④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空间技术的提升 B. 信息技术的发展C. 生物技术的兴起 D. 工业技术的更新6.某物流平台推出了“共享快递盒”获得了“年度影响力技术”奖项。每个快递盒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下列关于“共享快递盒”的使用理解正确的有( ) ①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同时提高了快递企业的利润②提高了快递盒的循环利用率,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③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是物流企业在“共享”领域的有益尝试④说明了科技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比较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可发现其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德国都是战败国,付出很大代价 ②中国都是战胜国,均提高了国际地位③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④客观上都推动科技的发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近年来,iPhone手机成了中国人“爱疯”的通信工具。iPhone手机由美国苹果公司设计,高科技零部件由美、德等国的企业生产,其他零部件由全球供应商提供,最后汇集拼成整机。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A. 经济全球化 B. 政治多极化 C. 文化多元化 D. 贸易自由化9.2018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禁止美国厂商向中国中兴通讯供应芯片、天线等零组件7年。它掐住了中兴通讯在高端芯片需求的“脖子”,同时也对美国自身经济也带来了不利影响。这说明( ) 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相互竞争,相互依存②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要把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④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经过多年的努力,堪称中国“海工三杰”的“蓝鲸二号”“天鲲号”“振华30号”闪亮登场,把中国海洋装备推向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让国人深感自豪和骄傲,更让世界惊艳不已。这说明() ①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 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③科技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我国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科技进步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100多年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让德国克服了资源贫乏的难题,技术精湛的德国工人能将原料的价值加几倍甚至几十倍,使“德国制造”享誉全球。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教育③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政治基石④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人民网联合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20家网络媒体和平台,共同发起2019“我向政府工作报告献一策”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从即日起到2019年全国两会结束,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与时俱进,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范围 ②集中民智,促进政府民主科学决策③拓宽渠道,保障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④以民为本,解决群众关心的所有问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3.下图是中国2010-2017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的变化图,这说明中国() ①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呈上升趋势②创新能力已跃居世界领先水平③需鼓励青年人激发创业热情④正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9年,新中国将迎来七十华诞,70年的岁月既有风雨,也有辉煌。有人说,新中国前30年收获的是民心,后40年收获的是美元。(1)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分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新中国的前30年中国共产党为收获民心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初,侯永禄所在的陕西合阳县开始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一些群众听说后惋惜地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退到解放前”,有位退伍军人慨叹“领导们把咱这一代农民做了实验田了!”而侯永禄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14日选摘( 2)对材料二中提到的三种观点,请你选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图片资料。 ?(3)结合材料三图文,说说我国后40年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精准扶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现状 (1)分析观察两幅图片,简要概述我国当前扶贫工作的现状,并结合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说明国家当前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材料二某贫困县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并把扶贫方案在政务宣传窗公布。公示栏内容摘要如下:扶贫对象 帮扶内容 穷且志短 的贫困户 扶贫先扶“志”:主动走访精神贫乏的村民,从精神上帮扶。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勤劳实干的精神。 有劳动能力 的贫困群众 扶贫必扶“智”:指定学校开办半年期的农业技术免费进修班,邀请农技专家来开设讲座或进行现场指导等。 重点贫困村 扶贫宜扶“自”:依托村庄独特的山水、人文、景观,精准制订立足重点贫困村实际的扶贫项目,提供各方面的政策扶持。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分析指出该县是如何实施“精准扶贫”的,并说明采取这一扶贫措施的理由。(两个角度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六)一.选择题1.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这说明我国( ) 1 科技整体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③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 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解读材料并分析理解所学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成果,也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大幅增强,所以②③是正确的,故C正确。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①错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无关,④错误,排除含有①④的选项ABD。故选C。2.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高铁制造、核能装备、智能终端、无人机、云计算等领域崛起一批全球影响的企业。继美、日之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展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这说明()。A. 科技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B. 我国迈入了世界发达国家行列C.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D. 我国已经建成科技创新型国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提取信息、解读材料的能力。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A项表达有误,故排除A;我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已经建成”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D;材料表中是我国近年发明专利中请的情况和崛起了一批全球影响的企业,这表明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有信心有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故选C。3.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头脑国家生产知识、输出知识,躯干国家接受知识、应用知识。我国要成为“头脑国家”,必须( )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②推进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③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大量合格人才和“高、精、尖”人才④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材料分析与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排除错误项和干扰项。题文中的“头脑国家”,即是创新型国家,也就是从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考虑,①③④的表述正确,故A符合题意。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故选A。4.阿里巴巴创立不到20年,已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互联网科技企业,马云也因而成为“数字经济的创新者”,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马云说,企业家要以家国利益为重,以未来利益为重,以社会利益为重。我们要向马云学习( )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精神品质 ④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互联网科技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企业家要以家国利益为重,以未来利益为”体现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阿里巴巴创立不到20年,已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体现了阿里巴巴集团注重改革创新;“以社会利益为重”说明马云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①②④正确,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精神品质,③错误,排除ACD,故选B。5.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空间技术的提升 B. 信息技术的发展C. 生物技术的兴起 D. 工业技术的更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读懂并分析材料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与空间技术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出现移动支付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 ??移动支付市场与生物技术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移动支付市场与工业技术的更新也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因此选B。6.某物流平台推出了“共享快递盒”获得了“年度影响力技术”奖项。每个快递盒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下列关于“共享快递盒”的使用理解正确的有( ) ①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同时提高了快递企业的利润②提高了快递盒的循环利用率,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③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是物流企业在“共享”领域的有益尝试④说明了科技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共享快递盒”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每个快递盒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物流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②③④所述与上述主旨相吻合,故D正确。依据材料信息不足以得出“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的结论,①错误,排除。故选D。7.比较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可发现其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德国都是战败国,付出很大代价 ②中国都是战胜国,均提高了国际地位③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④客观上都推动科技的发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及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战争的发起者,都是战败国,德国也为此付出很大代价。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等一些科技武器运用到战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计算机等科技的发展,①③④正确,故C项正确。中国都是战胜国,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侵犯中国的在山东的利益,并没有提高中国国际地位,②错误,排除。故选C。8.近年来,iPhone手机成了中国人“爱疯”的通信工具。iPhone手机由美国苹果公司设计,高科技零部件由美、德等国的企业生产,其他零部件由全球供应商提供,最后汇集拼成整机。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A. 经济全球化 B. 政治多极化 C. 文化多元化 D. 贸易自由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根据“iPhone手机由美国苹果公司设计,高科技零部件由美、德等国的企业生产,其他零部件由全球供应商提供,最后汇集拼成整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经济全球化中的生产的全球化,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9.2018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禁止美国厂商向中国中兴通讯供应芯片、天线等零组件7年。它掐住了中兴通讯在高端芯片需求的“脖子”,同时也对美国自身经济也带来了不利影响。这说明( ) 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相互竞争,相互依存②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要把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④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科教兴国战略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③我国要把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表述错误,三项都包含错误项③,故ACD均不符合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相互竞争,相互依存;②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这三项均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10.经过多年的努力,堪称中国“海工三杰”的“蓝鲸二号”“天鲲号”“振华30号”闪亮登场,把中国海洋装备推向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让国人深感自豪和骄傲,更让世界惊艳不已。这说明() ①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 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③科技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我国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科技进步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题干材料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题干成果反映了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且是靠自己多年的努力取得的成果,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其中的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材料不能说明;其中的科技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与材料无关,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③的选项,故选C。11.100多年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让德国克服了资源贫乏的难题,技术精湛的德国工人能将原料的价值加几倍甚至几十倍,使“德国制造”享誉全球。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教育③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政治基石④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教育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题干描述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①④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但不是政治基石,③错误;故B正确。12.人民网联合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20家网络媒体和平台,共同发起2019“我向政府工作报告献一策”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从即日起到2019年全国两会结束,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与时俱进,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范围 ②集中民智,促进政府民主科学决策③拓宽渠道,保障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④以民为本,解决群众关心的所有问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和运用和材料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结合选项和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向网民征集意见建议,是为了促进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不是为了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范围,故①不符合题意,故AB排除。C.结合题意可知,政府向网民征集意见建议,既有利于促进政府民主科学决策,又有利于拓宽渠道,保障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故C正确。D.题干④中“以民为本,解决群众关心的所有问题”中的“所有问题”表述太绝对,故D错误。故选C。13.下图是中国2010-2017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的变化图,这说明中国() ①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呈上升趋势②创新能力已跃居世界领先水平③需鼓励青年人激发创业热情④正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以《中国2010-2017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的变化图》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具备一定的论证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2010年到2017年全球创新排名中国逐步位于前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表蕴含的信息。可概括出我国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不断攀升,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需鼓励青年人激发创业热情。故①③符合题意。因此B项正确。而②创新能力已跃居世界领先水平④正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现实不符合,排除带有②④选项。故选B。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9年,新中国将迎来七十华诞,70年的岁月既有风雨,也有辉煌。有人说,新中国前30年收获的是民心,后40年收获的是美元。(1)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分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新中国的前30年中国共产党为收获民心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初,侯永禄所在的陕西合阳县开始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一些群众听说后惋惜地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退到解放前”,有位退伍军人慨叹“领导们把咱这一代农民做了实验田了!”而侯永禄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14日选摘( 2)对材料二中提到的三种观点,请你选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图片资料。 ?(3)结合材料三图文,说说我国后40年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人;根本政治制度建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通过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等。(2)第一种观点不正确;解放前实施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地主所有为主,少数农民私有;大包干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第二种观点不完全合理的;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尝试;第三种观点赞同;大包干落实生产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或农民拥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3)国际地位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完善;科技(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解析】(1)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及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依据题意可知,新中国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分期的标志性事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所学的内容可以分析,中国在前三十年收获人心的举动分别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考虑,政治上建立了制度,经济上开展了工业化和取得重大成就。在政治上,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三大制度确立和经济上开展了工业化和取得重大成就。故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人;根本政治制度建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通过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等。(2)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以赞成或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与史实结合。如:赞成第三种观点:“包干到户、包产到户”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大包干落实生产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或农民拥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故答案:大包干落实生产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或农民拥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3)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变化,旨在考查学生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由图一“习近平参加峰会”得出?国际地位提高;由图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得出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由图三“长三甲火箭成功发射”得出科技(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有图四“说走就走”的旅行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精准扶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现状 (1)分析观察两幅图片,简要概述我国当前扶贫工作的现状,并结合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说明国家当前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材料二某贫困县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并把扶贫方案在政务宣传窗公布。公示栏内容摘要如下:扶贫对象 帮扶内容 穷且志短 的贫困户 扶贫先扶“志”:主动走访精神贫乏的村民,从精神上帮扶。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勤劳实干的精神。 有劳动能力 的贫困群众 扶贫必扶“智”:指定学校开办半年期的农业技术免费进修班,邀请农技专家来开设讲座或进行现场指导等。 重点贫困村 扶贫宜扶“自”:依托村庄独特的山水、人文、景观,精准制订立足重点贫困村实际的扶贫项目,提供各方面的政策扶持。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分析指出该县是如何实施“精准扶贫”的,并说明采取这一扶贫措施的理由。(两个角度即可)【答案】(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我国贫困人口分布不平衡,西部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艰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开展“精准扶贫”有利于推进我国区域发展的平衡,满足人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措施一: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理由: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实现脱贫的不竭力量之源;措施二:发展农村科技和教育,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理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或“教育是提高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措施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特色经济;理由:只有因地制宜地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析】(1)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的有关知识。第一问考查我国的扶贫现状,分析图片内容可知,图一:我国从1978年,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说明了扶贫工作成绩显著;图二是贫困人口的分布,说明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不平衡,西部贫困人口多,需要加大扶贫力度。第二问考查扶贫的意义,要求结合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分析,先阐述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内容,然后从推进平衡发展、满足各方面的生活需要等方面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第一问考查扶贫措施,措施一扶“志”,体现了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理由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组织答案;措施二扶“智”,体现了科技教育,理由从科技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组织答案;措施三扶“自”,体现了依靠自身,结合当地实际,理由从因地制宜制定致富脱贫方针政策等方面组织答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六)(原卷版).doc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六)(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