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备课资料【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内容。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学习重点】: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问题探究】(1)我国是是在什么情况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3)第一个五年计划何时完成?取得了怎样的成效?(1)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怎样制定和何时颁布的?(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主要内容是什么?(1)何谓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是什么?(2)三大改造主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3)三大改造有什么历史意义?【自主梳理】: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和结束的时间: 年至 年。2.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建立国家______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有步骤地促进_____、_____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________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________成分的比例稳步增长;③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_______和________的水平。3..成就::汽车厂、飞机厂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 已初步建立,以铁路为中心的 大为改观。 也有发展,粮、棉连年增产。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_______年9月;地点:________。2.主要内容:通过了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选举____为国家主席,_____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_____为国务院总理。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三、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是指:对 、 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2.三大改造开始和基本结束的时间: 年至 年。3.三大改造的形式:对农业和手工业主要形式是:以 的形式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走 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主要形式是通过 等多种形式进行的。4.三大改造的意义:________、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______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________初级阶段。第3课课文内容歌谣巧记:1953学苏联,“一五”计划定五年,基本任务内容全,“一化三改”是关键1957竟提前,汽车飞机都投产, 铁路交通大改观, 农业粮棉也增产。1954开人大,通过《宪法》和选举,全国人大权力高,民主法治奠基础。1953到56 “三大改造”是重点,农业改造合作化, 手工业改造迈步伐,“公私合营”工商业, 赎买改造资本家。 “三大改造”一完成, 社会制度全变新,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向前进。【习题探究】P23:你还了解历史上那些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呢? 答: ①中国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很多。中国近代史上主要有《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蒋介石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制定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中国现代史上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几部宪法。②世界历史上具有宪法的文献也很多,如《汉谟拉比法典》、《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法国的《1791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等等。P21:请你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出“一五”计划的基本要点。答:①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重、商协调发展;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P2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在此机关设立之前,中国最高权力的行使情况怎样? 答: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在此之前,中国最高权力的行使情况,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是中国古代史上,一般情况下,行使最高权力的是“王”或“皇帝”,无论政事大小,都由他们裁决;有时,也出现大臣、外戚、宦官或皇后、皇太后专权独裁的情况。二是中国近代史上,先是皇帝和慈禧太后独裁,行使最高权力;清朝灭亡后,则是总统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国会徒有虚名,宪法是一纸空文;这一时期,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外国侵略者成为中国近代历届政府统治者的太上皇。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P25: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非常艰巨,为什么能够提前超额完成答: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决策;②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和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③三大改造的完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④工人阶级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⑤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的努力;⑥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工业建设;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⑧广大群众立志快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的热情和创造力;⑨苏联的大力援助。【课堂练习】1.当今“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一词经常见诸报端,它最早出现于(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2.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是在( )A.新中国建立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C.抗美援朝胜利后 D.土地改革完成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_年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_________年。6、阅读下列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请回答:(1)上述内容是谁说的?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状况? (2)这种状况在什么时候得到改变?你能用一些建设成就来说明吗?(至少举出3个)) 参考答案:毛泽东。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落后的状况。1952年,建设成就见课本P22页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