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西省中考化学复习 废液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固体混合物成分探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年山西省中考化学复习 废液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固体混合物成分探究

资源简介

《废液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固体混合物成分探究》的课前资源包
1、掌握探究废液成分可能会用到的离子网络


① ④ ⑤


⑥ ⑧

在探究废液成分是反应①对应的现象是:产生气泡
反应②③④⑤⑦对应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其中反应③⑤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会溶于酸
反应⑧生成蓝色沉淀
反应⑨生成红褐色沉淀
反应⑥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该反应有的是有现象的,如Cu(OH)2+ 2HCl= CuCl2+ 2H2O 现象是蓝色不溶物消失,溶液变成蓝色;有的是没有明显现象的如NaOH+HCl=NaCl+H2O,该反应后的废液可能显酸性,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HCl,可能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Cl,还可能显中性,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含Cu2+的溶液为蓝色的;含Fe2+的溶液为浅绿色的;含Fe3+的溶液为黄色的。
《废液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固体混合物成分探究》
课后资源包
1、化学课上,同学们进行理化实验操作的模拟考试,一组的四位同学抽到的题目是物质的鉴别,有 a、b、c、d 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硝酸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
【提出问题】a、b、c、d 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如何鉴别?
【查阅资料】硝酸钙溶液呈中性。
【做出猜想】小明同学认为不需要其他试剂,仅四种药品之间的反应即可鉴别;
【实验探究】小明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
(1)请写出乙试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b 为 ,d 为 ,但无法鉴别出 a、c 溶液,所以猜想错误。
【继续探究】
为了进一步确定 a、c 两种溶液,小军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滴加了2滴无色酚酞溶液


a溶液为硝酸钙溶液
c溶液为氢氧化钙溶液
【反思与评价】 小红同学认为不需要另取药品,只需用反应后的溶液即可鉴别。于是,她把丙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了 2 滴无色酚酞溶液,得出和小军一样的结论。
你认为小红的方案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
【表达和交流】
(5)探究反应后溶液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 。
(6)以上实验后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2、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CuSO4和KCl
B、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
C、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
D、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l
答案及解析:
解析:1、(2)根据 Ca2+与 CO3 2-不能共存,会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H +与 CO3 2-不能共存,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根据 a 和 d,b 与 d,c 与 d 反应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 b 为稀盐酸,d 为碳酸钠溶液;(3)根据硝酸钙溶液呈中性,滴 加酚酞溶液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判断出 a 溶液为硝酸钙溶液,c 溶液为氢氧化钙溶液。(4)因为反应时加入的碳 酸钠溶液是过量的,而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溶液都会变为红色,因此无法判断 a、c 溶液。
答案: (1)Na2CO3 + 2HCl === 2NaCl + CO2↑+H2O; (2)b 为稀盐酸,d 为碳酸钠溶液; (3)溶液无明显变化 (4)否;a、c 的溶液中都加入了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因此无法判别 a、c 的溶液 (5)反应物是否过量 (6)水体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B
解析: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u2+,即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
加入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即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一定不含有K2SO4
向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有Cl-,因为步骤②是加入了过量的BaCl2向溶液中引入了Cl-所以原固体中KCl是可能含有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