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考纲·明考情]知识条目考试要求知识条目考试要求1.社会发展的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cca3.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ab2.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b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bbb[备考指南] 本单元包括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两方面内容。本单元试题多以判断题、选择题、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常以现实热点材料为背景,重点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考点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一、社会发展的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阐释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有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特别提醒]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状况决定社会意识的状况、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等情形。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1)含义①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②普遍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原因①这两对矛盾及其运动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程、性质和面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②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特别提醒]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两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等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①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化拓展] 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二、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内容: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内容①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2)原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深化拓展]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决定力量问题①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②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③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和主力军——人民群众。1.(2017·浙江4月学考)现阶段,不尊重知识与人才的观念仍然存在,并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这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T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集中表现在优秀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腐朽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题意体现了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2.(2016·浙江10月学考)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解析:T 本题考查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题中的说法正确。3.(2016·浙江4月学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解析:T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4.(2018·浙江4月学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确定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这表明( )①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最主要内容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③适合先进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推动社会进步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确定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这一思想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体现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将该思想载入宪法并被确立为指导思想,体现了适合先进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推动社会进步,②③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排除。5.(2017·浙江11月学考)中华各民族经过迁徙、杂居、通婚和其他各种形式的不断交流,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这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解析:选A 中华各民族经过不断地交流,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项正确,D项错误。B、C两项与题意无关。6.(2017·浙江4月学考)2017年,浙江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等方面优化政府供给,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达到百姓、企业和政府共赢。这一改革( )①彰显人民主体地位②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变革的要求④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浙江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完善,便利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体现出对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尊重,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①②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7.(2016·浙江4月学考)从明星涉毒到路边猜瓜子诈骗,因“朝阳群众”举报而被警方处理的案件不胜枚举。近日,一支名为“武林好大妈”的队伍在杭州武林街道成立,数千位好大妈分布在各个社区,成为杭州版的“朝阳群众”。这佐证了( )①人人都是历史的推动者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的动机、目的决定了历史发展④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中“人人”的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能说人民群众的动机、目的决定了历史发展,③错误。材料中提到“朝阳群众”和“武林好大妈”对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贡献,说明了人民群众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体现了②中的观点。④符合题意。8.(2018·浙江6月学考)每个时代会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和平年代同样需要发扬英雄精神。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涌现出了全国闻名的模范群体“沂蒙六姐妹”,以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积极拥军支前。现在,这片红色的热土又养育出了“沂蒙扶贫六姐妹”,她们开网店、办公司、做义工,勇于进取、忘我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带领群众行进在脱贫奔小康的征途上,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沂蒙扶贫六姐妹”的先进事迹及其精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扶贫队伍,增强了老区人民脱贫的信心,形成了“社会各界自愿扶贫、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良好局面。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和平年代同样需要发扬英雄精神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作答本题,先从原理上阐述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然后分析和平年代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发展有什么作用。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个时代的英雄精神都是对自己时代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革命胜利需要发扬英雄精神;和平年代,为了更好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发扬英雄精神。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1)人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2)评价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有物质贡献也有精神贡献,评价不能只看物质贡献;人的贡献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价值观。(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等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特别提醒] 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有性质区分,不同性质的价值观所起的导向作用不同,要注意观念或结论前后的逻辑一致性。如不能说“价值观起积极导向作用”等,否则就会出现逻辑问题,造成错误。二、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2)要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社会离不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深化拓展]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因而每个人要实现价值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也需要利用他人和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二是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既利用他人、集体和社会为自己提供的各种条件,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人实现人生价值、为集体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1.(2018·浙江4月学考)人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解析:T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2.(2016·浙江10月学考)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在于赢得多少荣誉,而不在于占有多少财富。( )解析:F 本题考查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而不在于他从社会中获得的回报(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荣誉)。3.(2018·浙江6月学考)“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揭示了( )①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创造美好人生的根本途径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要求 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走好人生道路的主观条件 ④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由选项四选三的组合特点,可知排除一个错误项即可,④表述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排除。①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4.(2017·浙江11月学考)2017年9月26日,“圆梦中国人”全国百姓宣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先进人物,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展示了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生动诠释了为实现中国梦砥砺奋进的崇高价值追求和宝贵精神品格。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价值②只有在劳动与奉献中才能创造价值③只有牺牲自我才能走向成功④只有满足自我才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 先进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价值,必须在劳动与奉献中才能创造价值,①②正确。实现人生价值,既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又要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是要完全牺牲自我,也不是只满足自我,③④错误。5.(2017·浙江4月学考)漫画《整改之后》(作者:夏明)讽刺( )①只求表面的形式主义 ②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③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 ④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漫画反映了整改前的两个小烟囱变成整改后的一个大烟囱,废气的排放量并未减少,这是错误价值观导向下的只求表面的形式主义做法,是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①③符合漫画寓意。②④不符合漫画寓意。6.(2016·浙江4月学考)漫画《幸福》(原作者:毕传国)启示我们( )A.为了个人幸福,可以牺牲大家的幸福B.为了大家的幸福,就得牺牲个人幸福C.要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幸福D.要在追求个人幸福前提下兼顾大家的幸福解析:选C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本幅漫画的题目是《幸福》,画中每个人都有苹果,再配上恩格斯的话,告诉我们个人幸福和大家的幸福不可分割,A、B两项错误,不选。漫画的寓意旨在告诉我们不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幸福,启示我们要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要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实现个人幸福,C项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不选。课件47张PPT。[备考指南] 本单元包括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两方面内容。本单元试题多以判断题、选择题、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常以现实热点材料为背景,重点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考点物质精神反映不完全同步性推动作用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必修④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