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考纲·明考情]知识条目考试要求知识条目考试要求1.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b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b——[备考指南] 本单元内容主要涉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的基本派别等知识。本单元试题以判断题、选择题居多。常以古代名人名言为背景,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等,务必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加深理解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世界观区别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自发形成,人人都有特点系统化、理论化零散的、朴素的联系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方法论区别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注意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是相互影响或相互决定的关系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图示为: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①替代论: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②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1.(2017·浙江11月学考)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生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认识问题,其实哲学只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解析:F 本题考查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既研究人生问题,即人生观,也研究认识问题,即认识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哲学研究的问题的一个方面。2.(2017·浙江4月学考)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解析:F 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2016·浙江10月学考)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 )解析:F 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世界观人人都有,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可见,本题观点错误。4.(2016·浙江4月学考)你有你的世界观,我有我的世界观,我们都是哲学家。( )解析:F 本题考查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未必人人都是哲学家。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特别提醒]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正确认识。而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认识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形态主要区别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客观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特别提醒] 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从根本观点上说,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根本观点上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但唯心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思想,因而也有其正确、进步的因素。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2018·浙江4月学考)哲学需要反思,需要认识“思想”、认识“认识”,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解析:F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哲学需要反思,需要认识“思想”、认识“认识”,这并不涉及对世界的本原的判断,不能说它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2.(2018·浙江6月学考)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形成了水、火、木、金是世界本原的观念。这种观念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解析:选C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由题干可知,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活动中,形成了水、火、木、金是世界本原的观念,属于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选C项。3.(2016·浙江10月学考)哲学的两大阵营是指(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解析:选C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两大阵营是指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项正确切题。A、B、D三项不符合题意。4.(2016·浙江4月学考)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A.彻底的不可知论 B.不可知论C.不彻底的可知论 D.可知论解析:选D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不能在某一时期就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认识完,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现在没有认识的事物,将来还是可以认识的。题干强调思维可以正确地认识存在,两者具有同一性,因而属于可知论观点,D 项正确。A、B、C三项错误,不选。课件19张PPT。世界观理论化整个世界方法论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决定体现世界观具体科学哲学共性个性具体的原子唯物主义辩证法主观精神客观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必修④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doc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