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知考纲·明考情]知识条目考试要求知识条目考试要求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1)主权国家的地位和构成要素(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3)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4)联合国的宗旨、原则abab4.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2)当代国际竞争的表现及其实质ab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1)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2)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3)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abc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b3.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1)当今时代的主题(2)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ab——[备考指南] 本单元的知识点是常考内容,试题多为判断题和选择题。本单元知识多要求考生能结合近年来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国际会议、与重要国家的重大时政,深入理解和掌握重点考点: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时代主题、我国外交政策等知识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1.主权国家的地位和构成要素(1)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2)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主权有两个方面的特性: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阐释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2)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深化拓展] 人权与主权人权是一个国家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经济、政治权利,其中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的人权;人权虽然有国际性的一面,但本质上属于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事;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主权高于人权;西方国家标榜“人权高于主权”,其实质是借人权问题侵犯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3.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1)国际组织的类型:按照成员性质可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国际组织,按照地理范围可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按照职能划分可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2)国际组织的作用一方面,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另一方面,国际组织也存在局限性: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局限性。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4.联合国的宗旨、原则(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2)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1.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1)内容: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最活跃的是政治关系。(2)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与冲突。2.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3.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1)国家利益归根到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2)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深化拓展] 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要求角度阐释国家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公民我们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1.(2017·浙江11月学考)当今世界,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解析:T 当今世界,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主权国家。2.(2016·浙江4月学考)在国际关系中,主权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解析:F 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2017·浙江4月学考)国际关系虽然形式复杂多样,但实质是一种( )A.合作关系 B.利益关系C.竞争关系 D.经济关系解析:选B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实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属于国际关系的内容,均不选。4.(2016·浙江10月学考)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向美国总统奥巴马阐述了中国坚决遏制“台独”和“藏独”的原则立场,并要求美方恪守承诺,以实际行动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支持“藏独”势力的反华分裂活动。这表明( )A.中国坚决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B.中国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C.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是开展合作D.中美关系应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解析:选A 本题考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坚决遏制“台独”和“藏独”事关我国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习近平阐述中方的原则立场并要求美方恪守承诺,以实际行动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支持“藏独”势力的反华分裂活动,这表明我国坚决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A项正确切题。B、D两项不符合题意。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是两国间的共同利益,C项错误。5.(2015·浙江10月学考)近期,中国政府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这表明中国( )A.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起主导作用B.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C.以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为外交活动出发点D.以建立国际新秩序为外交政策宗旨解析:选B 题干中中国政府的做法说明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B项正确。A项中“主导”的说法错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国家利益,C项错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D项错误。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1.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2)和平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2.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2)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3)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4)中国的主张和作为,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2)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3)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2.当代国际竞争的表现及其实质(1)表现: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2)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决定因素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既消除了我国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我国侵犯别国的社会根源国家利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内容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深化拓展] 独立自主的表现。①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②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③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反对另一个国家;④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⑤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⑥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1.(2018·浙江4月学考)五年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惠及沿线国家,并获得国际社会积极响应;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数次载入联合国有关决议。这表明( )①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②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体现了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②正确。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获得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数次载入联合国有关决议,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④正确。①中的“世界各国的共识”说法不符合实际。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错误。2.(2017·浙江11月学考)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目标的“一带一路”,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最受欢迎、最有前途的国际公共产品。这表明( )①我国对外活动的落脚点已超越自身的国家利益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③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④我国是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建设者和推动者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我国对外活动的落脚点在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因此并没有超越自身的国家利益,故①说法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个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故②与题意无关。我国倡导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目标的“一带一路”,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最受欢迎、最有前途的国际公共产品,说明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也说明我国是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建设者和推动者,故③④符合题意。3.(2016·浙江10月学考)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既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需要各国人民做出切实努力。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 )A.珍惜难能可贵的国际和平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颠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D.消除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解析:选B 本题考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B项正确切题。A项只是强调要珍惜和平,不能作为具体的途径。对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要坚持辩证否定观,C项中“颠覆”的说法错误。D项中“消除”的说法不切实际。4.(2016·浙江4月学考)习近平主席在阿盟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中国发展与中东的关系,“不找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不谋求填补‘真空’”。“三不政策”再一次昭示,中国在对外交往中( )①坚持独立自主基本立场②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④践行睦邻富邻外交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A 中国与中东不能算是邻居,④不符合题意。从题干中的“三不政策”可以看出,①②③符合题意。5.(2015·浙江10月学考)习近平在第70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演讲中提出:“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这一论断指明( )A.求安全,就必须谋合作B.谋发展,就必须求和平C.求稳定,就必须谋发展D.谋合作,就必须求平等解析:选A 材料中习近平的话语表明安全、稳定不是一国凭借一己之力能够获得的,强调安全、稳定离不开国家间的合作,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课件36张PP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必修②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doc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