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一)

资源简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事件名称
时间
领导人
指导思想
重大事件
意义
洋务运动
19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自强求富
创办一批近代军事、
民用工业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
1898年
康有为、梁启超
变法维新
百日维新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
1911年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陈独秀、李大钊
民主科学
创办《新青年》、
宣传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
事件
事件
领导人
主要事件
影响
辛亥革命
1911年
孙中山
武昌起义
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49.10.1
1956年
毛泽东
开国大典
三大改造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革开放
1978年
邓小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
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时期
新中国农村四次变革
变革
时间
情况概述及意义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1952年彻底完成,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村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年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
提倡“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1978年
坚持土地公有,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自负盈亏。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走上了富裕道路。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对比项目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
时间地点
14-16世纪,意大利
18世纪,法国
1915年,上海
代表人物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陈独秀、李大钊
主要思想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自由”“平等”“博爱”
“民主”“科学”
重大影响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同之处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注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资产阶级改革对比
对比项目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美国罗斯福新政
原因
农奴制阻碍经济的发展
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1929年经济大危机
时间
1861年
1868年
1933年
领导人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罗斯福
主要内容
废除农奴制
学习西方
加强政府干预经济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改革
影响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日本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主要文献的对比
文献
时间
制定机构
主要内容
影响
《权利法案》
1689
英国议会
限制王权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独立宣言》
1776.7.4
大陆会议
民族独立
宣告美国的诞生
《人权宣言》
1789.8
制宪会议
自由平等
确立资本主义立法基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2.9
林肯政府
解放黑人
扭转内战局势,北方最终获胜
资产阶级革命对比
对比
项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中国辛亥革命
时间
1640-1688年
175-1783年
1789-1794年
1861-1865年
1911年
原因
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
英国的殖民统治
法国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
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民族危机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主要
领导人
克伦威尔
华盛顿
罗伯斯庇尔
林肯
孙中山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任务
推翻封建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殖民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封建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黑奴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封建专制、
发展资本主义
开始
标志
议会的重新召开
来克星顿枪声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南方宣布独立,挑起战争
武昌起义
转折
--------------
萨拉托加战役
----------------
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重要
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结果
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获得独立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建立中华民国
意义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奴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
对比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电力的广泛运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重大突破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开始国家
英国
美国
美国
成果
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机车、轮船
爱迪生的电灯、卡尔本茨的汽车、莱特兄弟的飞机
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影响
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推动社会空前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产生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政治格局发生巨变
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
经济全球化、国际格局多极化越来越明显
对中国的影响
英法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中国重视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制定了“863”计划,取得了超级计算机、载人飞船、太空探索等成就
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原子能)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