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知道字代表数量5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odayalOOO11121314151671819MOOK(1)把晴天、雨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称天阴数(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少月中阴天有(4)这个月比雨天多()(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6)你还能提出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均分里有两种情况)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于,其他数字不变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24÷64×62424÷4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四,六,八人森,谷,林,画人天,典,奠,春,亩,单美天夫,黑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现象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前走了3米,是()现象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判断圆有无数条对称轴。()2、张叔叔在路上开车,方向旋转现象称图形。()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三)选择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平移B旋转C平移和旋()的运动是平移A、旋转的呼啦圈B、电风扇扇拔算珠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这单元主要是考口算题。有以下几种形式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求商方法:想“除数ⅹ()=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例直接口算:28÷4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除法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负数数的由来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345.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收入为正、支出为负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由上0左边做负数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负数有无数个,其数,负分数和负小数负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2,-5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0右边1做正数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其整数,正分数和数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也可以省略不4数,也不是负数,它数的分界限数都小于0,正数都负数都比正数数都比负数5、数轴负负分界负数0正数左边右边6、比较两数的①利用数轴负数数或左边<右边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分数(折扣和成数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折扣。通税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几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商品现在扌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2、成数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税率和利税率(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比率把集体或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用收来的税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x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利率=利息÷时间÷本金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数学考试应注意真读题至少两遍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在题目的做记3、画图、连线时必时,要注意是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东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一西北)相对,(西南一东北)相对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店的南局的北面。)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太阳在东方在南方,傍晚在西方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飘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一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査,验算(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那一位上面(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3)除法的验算方法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基本规律)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够除,商就是三位数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商。)(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第二单元课外知识拓展5、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减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3)已知两个数的加数数的做减减法的和叫做被就减数减法是加法算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乘、除法的意义分间的关系求几加数的和和的算乘(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两个因数的积与其数,求因数的运算,叫做除做被除数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x除数)有余数的除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减法、乘法、除法有括号的果只有加、减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后算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有关0的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0=a0+a=a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0=a数减去它果得零a=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0:0⑤0除以的数,结果⑥0不能做除数无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再调整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确辨认从上面察到物体的形状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再法,画图形时要注数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也有可能样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体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数相数的位置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如连减的性质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利(b+c)3、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Xb=bx②乘法结合律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xc=ax(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8的简算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4、连除的性质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这两个数的a÷b÷c=a÷(b×c)5、有关简算的拓展错的情况99+99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五单元观察物体及图形的运动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相同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它看时需注意物体的重叠部分及遮掩部分3、图形的两种特定平移方向:水平(左、右)和垂直(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垂于对称轴,对称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画图形的对称轴是虚线6、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旋转要明确绕点(0),角度(30、600、270度等)和方向(顺针针)图形运动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旋转的三要素: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中心点(定点)。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旋转点O点位置不变钟表上共有12小格,每一格为30度旋转图的方法:①找到旋转点,旋转点不能动。②找到连接旋转点的两条线段,画出相应的对③连接各点标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因数与倍数1、如果a∶b表示两个数相除(a、b为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b不能为0)则说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也就是说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如:12÷6=2,则说12能被6整除,6能整除12,即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的不能说12是倍数,6数应该说12是6的倍数等。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般不包括3、找因数的方法:①乘法②除法;找倍数:逐次乘以自然数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最小的因数最大的因数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的倍数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是相等的都是他本身5、因数<或=它本身、倍数>或=它本身、最大的因数=最小的倍数=它本、5的倍数的特征1、2的倍数特征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自然数中,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是0、2、4、6、8的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数2、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是5的倍数的倍数的特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的倍数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认识图形认识和会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1圆形〕〔平行四边形〕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3、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其中①号面与()号面相对①④②方法:中间隔①对③,②对⑥,④对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方法一:破十法先算:10-9=1,再算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因为,所以:11-9方法三:连减法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问题是母鸡有几只 干扰信息:5只鸭6=8(只)口答:母鸡有8只。(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 (减法)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 (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 (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孩子人数按男女分男女人数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并解答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2345678910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286945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个一(),10个十();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我是由个十和8个一组成();我是79,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我是85,比我少3是()五十二写作()七写作();89读作()读作(),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4、比较大小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例如:34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学会用多一些些、多得多和少得多等语言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18比16多一些,16比18少一些9比10多得多,10比99少得多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加几就是加上几个一,结果就是几十几。例如:30+2=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pdf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pdf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pdf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pdf 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pdf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