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政治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旧人教[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上政治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旧人教[上学期]

资源简介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教学目标:识记政体的含义,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通过学习政体的含义和复习国体的内容,加深理解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政体为国体服务,并且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即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通过理解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立统一、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比较“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的异同,来增强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当代政体的基本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练习相结合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7月17日,八国集团即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刚果(布)6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
但是这些国家的首脑称呼不尽相同。其中,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日本首相小泉,德国总理默克尔,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加拿大总理哈珀,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辛格,巴西总统卢拉,南非总统姆贝基,墨西哥总统福克斯,刚果(布)总统萨苏。从这里可以知道,各国的首脑的称呼不相同,美、法、俄、巴、南、墨称总统,英、日称首相,德、意、加、印称总理,为什么同样是政府首脑,在称呼上差别却这么大呢?这些国家不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吗?
这就涉及到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一、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当一个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这个统治阶级究竟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政体问题。
(一)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
1、政体的含义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政体是国家的形式问题,国体是国家的内容问题,政体与国体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国体和政体有严格界限。
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问题表明这个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实行的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它表明的是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必须把国体和政体加以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不能仅仅依据政体的不同来区别各种国家,否则会使人忽视各种不同国家的阶级实质,要着重根据国家的阶级内容区别各种国家的性质。如当代西方国家,不管采取哪种政权组织形式,它始终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
(2)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适当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体决定政体: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利益,它构成了国家的阶级内容和基本意志。因此,国体是政体的本质归宿,它决定着统治阶级选择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为其阶级利益服务。国体要求政体适应并服务于自己。
政体反映国体:国家的政体是为其国体服务的政权组织形式,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体必然适应国体的要求,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政体反映国家的阶级本质,即政体反映国体。政体服务于国体,是指政体的作用。政体对国体起着反作用,政体的构成形式如何直接涉及国体的巩固与否。国家只有通过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才能实现其对内对外职能,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适当的健全的政权组织形式,可以积极地促进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史上各种类型的国家能够延续比较长的时间,原因之一就是政权组织形式有着特别的作用。政体对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有重要作用。
例如,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建立于刚刚独立后的美国,由美国资产阶级把握着国家政权,由于当时美国社会动荡不安,需要在美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因此,一个以总统为行政首脑,同时行政与立法相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制就应运而生了。这为当时美国的稳定,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及统治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问:国体相同,政体就一定相同吗?前面讲的英美德法等国都是资产阶级国家,国体相同,但英国为什么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女王的设置,而德国则实行议会制共和制?同样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美国法国,则实行总统制共和制,为什么?
(3)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以采用不同的政体。相同的政体也可以为本质各异的不同历史类型的国家服务。如,君主制可以作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一种国体可以有不同的政体;一种政体可以服务于不同国体。所以,国体决定政体,但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要求对政体作具体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分析。
如,美国、英国、法国同是资产阶级国家,即国体相同,可是三者政体却不同。美国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封建统治,所以采取总统制共和制;英国由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互相妥协,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法国由于资产阶级进行得比较彻底,所以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
(二)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1、君主立宪制
(1)含义
例:在宣布大选日期前,布莱尔前往白金汉宫拜见了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敦请女王解散议
会,以便举行大选。
2005年5月5日举行的英国大选,此次大选,共在646个选区进行,至记者发稿时,已统计
出的627个议席中,工党赢得355席,保守党197席,自由民主党62席,其他党13席。执政
党工党获胜,布莱尔成为连续第三次入主唐宁街的第一位工党领袖。
5月17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标志着英国新议会开始工作的仪式上,宣读了布莱尔第三
届首相任期内的政府议程,包括议会上下两院在2006年11月前必须讨论的45个议案。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
君主国的历史非常悠久,迄今已有数千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18世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前遍布世界的君主制国家,到现在只剩下几十个,其中亚洲有科威特、约旦、阿曼、卡塔尔、巴林、沙特阿拉伯、柬埔寨、不丹、尼泊尔、日本、泰国、文莱等;欧洲有英国、卢森堡、挪威、瑞典、西班牙、丹麦、荷兰、比利时、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非洲有摩洛哥、莱索托、斯威士兰;大洋洲和美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十几个英联邦成员国也实行君主制。他们都是以世袭的方式把王位传给子孙后代,君主的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它的产生,也可以说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结果。
(2)君主立宪制在当代的主要形式是议会制君主制及特征
①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②君主是象征性的
君主立宪制 ③政府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政府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是真正的政权中心,宪法是钦定的。
师: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内阁由
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议会拥有最高立法权,政府向议会负责。政府内阁如果得不到议会
多数的信任,就会出现政府总辞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大选的情况。君主一般只承担礼仪性
的职责,比如签署法律、主持集会、出席公众仪式、作为国家元首出访等。在有的国家,君
主甚至没有这种形式上的权力,而仅仅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像瑞典和荷兰的国王,不仅不
能挑选政府首脑,而且完全不能干预政府的工作,他们甚至要与普通公民一样纳税。
目前,实行议会制君主制的国家主要有哪些?
英国、日本、比利时、泰国、西班牙、瑞典、挪威。
英国是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国家。从法律上看,英王可以说是英国权力的最大统治者。但是,
实际上英王早已成为“临朝而不理政”的人物。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都必须经由内阁和议
会行使。这种制度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到19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瑞
典、挪威等也先后采用议会君主制。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民主共和制。
2、民主共和制
(1)民主共和制的含义
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的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们来看一下,民主共和制有哪些主要类型?
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 总统制议会制
民主共和制 委员会制
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人民代表大会制(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无产阶级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主要类型——议会制共和制,总统制共和制
这主要根据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是当代国家的政体类型。那么它们有何不同呢?
1, 产生的条件不同。君主立宪制产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国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
力妥协的产物;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国家采用的政体。
二,国家元首产生的办法不同。主立宪制的元首是世袭的君主来承袭,而民主共和制的国
家元首则是由选举产生的。
三,国家元首的任期不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元首是终身制的,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是有一定任期的。
我们具体看看议会共和制的主要特征:
例:2005年,当地时间19日凌晨,德国议会选举官方初步统计结果显示,默克尔的联盟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得票率为35.2%,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现任总理施罗德所在的社会民主党的得票率是34.3%。其他三个小党自由民主党、绿党和左翼党分别获得了9.8%、8.1%和8.7%的选票。按照德国传统的选举规律,政府组阁一般由一个大党联合一个小党,这样在议会中所占席位就能达到法律所规定的半数。虽然联盟党以35.2%的支持率成为联邦议院第一大党,但即使与得到9.8%支持率的盟友自民党联合,也达不到组建政府所需的多数票。因此平素剑拔弩张的两个大党不得不以大局为重,坐到谈判桌前,最终同意实行两党“大”联合。在德国战后历史上只出现过一届大联合政府,即1966年至1969年。大联合政府的好处是,在重大问题上,政府的决定等于议会的决定,在议会中获得2/3的多数会变得轻而易举。德国法律规定,政府的重大决策必须得到议会的许可。而大联合政府的坏处是,政府内部很可能会在重大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甚至导致政府分裂。经过3个星期的艰苦谈判后,德国联盟党和社民党最终同意成立大联合政府,并就政府的权力分配达成协议,基民盟主席安格拉。默克尔将出任德国总理。
(3)议会制共和制的主要特征
一,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等权力;
二,政府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三,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实行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有:意大利、德国、芬兰、奥地利、印度、新加坡等。
比较议会君主制与议会共和制的异同:
相同点:
建立的经济基础: 私有制
国家性质: 资产阶级专政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国家元首地位: 象征性、无实权
不同点:
定义:
类型: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
国家元首产生的办法:世袭、终身/选举产生、并有任期
政府首脑称谓: 首相/总理
产生的历史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彻底/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4)总统共和制的主要特征
例:布什在这次大选中比克里多获得360多万张选票,共赢得了286张选举人票,赢得了总统大选。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总统候选人获得全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总共538张选举人票中的270票即可当选。除俄亥俄州外,布什和克里的选举人票分别为254张和252张,均未达到当选总统所需的270票,因此拥有20张选举人票的俄亥俄州成为竞选获胜的关键,布什最终获得俄亥俄州20张选举人票。
美国总统布什11月16日在白宫宣布,他正式提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担任国务卿,接替已宣布辞职的鲍威尔。11月29日,布什总统提名凯洛格公司CEO卡洛斯古铁雷斯为新的商务部长候选人,取代辞职的埃文斯。如果获参议院批准,古铁雷斯作为商务部长将面临一系列艰巨任务,包括美国的贸易赤字、中美纺织品争端等。
一,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
二,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立。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得兼任行政官员,而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
三,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资产阶级各政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在于在总统选举中能否获胜。
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
比较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异同点:
相同点:
建立的经济基础: 私有制
类型: 共和制
国家性质: 资产阶级专政
不同点:
定义:
类型: 政府对议会负责/总统兼做元首、首脑,政府与议会相互独立
产生的办法: 议会选举/总统组阁
政府首脑称谓: 总理/总统
议会权力: 议会可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只有政府违宪时才可弹劾
政党上台执政的关键:议会多数席位/夺取总统选举胜利
三种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比较:
议会君主制 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元首的称谓 国王、天皇、女王等 总统 总统
国家元首的产生 世袭 选举 选举
国家元首的职权 职责多为礼仪性 只拥有虚位,没实权 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
政府的产生 由议会产生 由议会产生 当选总统组织
政府首脑的称谓 首相等 总理等 总统
议会的权力 立法、组织、监督政府等 立法、组织、监督政府等 立法、监督等
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组织、监督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 组织、监督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 相互独立,议员不能兼任政府官员,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
PAGE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