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制度(上)[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我国国家制度(上)[上学期]

资源简介

政治常识专题复习一
★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考点说明
⑴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
⑵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复习对策(针对高考热点,确定复习路子)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课是政治常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点多集中在我国的国家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一国两制。
根据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焦点,在2006年备考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在抑制物价和备战奥运会中政府的作用;结合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分析政府的行为(主要是指国家应发挥哪些职能);人民代表的职权;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和对策。
具体复习思路:
1.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基本概念,一定要理解和掌握,这是可再生的知识。对基本理论,一定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这些基本理论或者其中的某些知识都可以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2.构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要高度重视学科内知识的联系,构筑学科内知识的框架体系。
●考点详解
考点1 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考纲要求 
考点: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
说明:该考点要熟记并理解的核心概念有:国家性质,国家职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理解并应用的基本观点有: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重点掌握涉及我国国家制度的观点,如: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的具体内容;积极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
◣ 知识归纳 (认真阅读,仔细理解,整理记忆)
一: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1.国家的含义
⑴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⑵国家的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⑶国家的本质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工具)。
⑷国家的属性:
A.国家具有主权属性。
B.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C.国家具有社会属性。国家负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
⑸国家的历史类型:
按国家性质划分为,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的性质
⑴含义: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⑵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统治阶级的性质)
⑶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并未发生改变。不存在“全民的”、“超阶级”的国家
3.国家职能
⑴含义: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⑵内容:国家具有对内和对外两种基本职能。
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对外职能主要是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根本上是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统治。
⑶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决定着国家职能的性质、基本内容及其实施的方式;
②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它表现了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关系及它在国际社会中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它直接体现了国家的本质,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4.民主与专政的含义及关系
⑴民主的含义则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是指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有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
⑵专政,即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职能,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⑶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互相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⑴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⑵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
(我国政权的社会基础是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和公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
我国还有各种基层民主制度(群众自治组织,是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城镇居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等
B.新型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
⑵优点:在概念表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4.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重要性)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被载入宪法。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要把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有机结合起来。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新内容。突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
D.为了更好地坚持人民民主专,加强国家政权的建设,必须加强国防建设。
5.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从民主的本质上来说),但还很不完善(从民主的程度来说)。
⑵.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⑶.怎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的模式;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进行;要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一,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依法治国才有可靠的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
⑸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设,坚持和完善这些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的国家职能 
●我国国家职能与我国国家性质的关系:我国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我国的国家职能既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又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1.对内职能
⑴政治职能。
①含义: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
②内容:打击敌人,打击犯罪,维护治安,保卫现代化建设,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
②为什么:我国的根本任务;我国的主要矛盾
③要求: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④内容: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人民内部和地区间不同利益和要求。
目前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已由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以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
⑶文化职能。
①含义:即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②为什么: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能够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③内容:一方面,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和科学理论,进行“四有”教育;
    另一方面,进行科学文化建设。
⑷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①含义:即国家为社会的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②内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公共工程,保护公共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
2.对外职能
第一,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第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 走出误区
1. 国家就是运用强制力量为社会谋福利的。
2. 在民主制的国家不存在专政。
3. 民主即政府是人民的,由人民统治,为人民服务。
8.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坚持对敌人以“法治”,对人民以“德治”。
9. 我国的政治职能就是依法对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实行专政。
◣ 热点链接
1.《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实际上是减少政府审批项目,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履行政府的对内职能,特别突出服务职能。此内容与该考点知识联系紧密。
2.反对一切形式恐怖主义,严厉打击“东突”恐怖组织,加强与世界各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这可结合我国的性质、国家职能进行命题。
热点链接
1.《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实际上是减少政府审批项目,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履行政府的对内职能,特别突出服务职能。此内容与该考点知识联系紧密。
2.反对一切形式恐怖主义,严厉打击“东突”恐怖组织,加强与世界各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这可结合我国的性质、国家职能进行命题。
3.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这已写入宪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任务,目前制约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条件,如何辩证地看待我国现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等问题,要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热点熟练掌握深刻理解。
◣ 感悟高考(2005年高考试题)
例1.(全国Ⅲ)某区交通局从2003年下半年起连续两次在部门服务社会评议中名列倒数第一,根据事先确定的规则,交通局领导班子的5位负责人分别被降职调任处理。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议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表现 ②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说,可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③社会评议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 ④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议可以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例2.(全国Ⅲ)国家在发展经济、教育和文化,保护资源与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国家的( )
A.统治属性    B.阶级属性      C.主权属性   D.社会属性
例3.(上海)1994年以来,上海市先后免费开放122座公园,使3亿多人次更多地享受到亲近自然的机会。这是市政府履行( )
A.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B.建设政治文明的职能
C.维护社会安宁的职能 D.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例4.(江苏)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政权 B.主权 C.立法权 D.行政权
例5.(广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它们的关系是( )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促进、相互依赖 
③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④人民群众是党领导下依法治国的主体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例6.(全国Ⅱ)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各级政府在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事业的同时,努力保护文化遗产。从政府职能说明政府应保护文化遗产的基本理由。
PAGE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