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政治常识第二课复习提纲一、国家机构【一般】1.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1)国家机构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答: 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②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载体。(2)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是什么?答:(注意:①国家元首是一国对外对内的最高代表;②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机关,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③国家元首有形式上的(如议会制)有实际上的(如总统制);④国家元首有世袭的,也有选举产生的,这与政体有着密切关联。有直接选举,也有间接选举,这与政体没有关联;⑤在西方立法机关一般是指议会;⑥议会有一院制和二院制两种;⑦在总统制国家中,一般来说,行政首脑也是国家元首(法国除外);⑧暴力机关是指军队、警察、监狱等,是其它国家机关权力得以实现的保障。)【特殊】2.我国的国家机构(3)我国国家机构的分类是什么?答:(横):(纵):(4)理解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有关知识点?答:A、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B、在我国,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家主席并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可见,我国实行集体元首制。C、国家主席有选举产生,任期五年,连续不得超过两届。是最高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D、国家主席的职权中除外事权外,一般都以签署主席令的方式进行。所以不要把其它职权与发布命令混淆了。E、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及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议中有关行政工作部分。F、对政府的监督有以下一些主体:a.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同级司法机关;b.中共;c.政协;d.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人民群众通过法定渠道(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e.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监察、审计、上级行政机构、法制部门(如公安机关等)E、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G、政府承担着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职能,如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H、法院是审判机关,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也只有它是),都是属于司法机关体系;G、我国实行司法独立原则,即司法机关(法院或检察院)在依法行使职权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其目的是保证司法公正。I、我国法院实行二审终审制,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二审都是终审。J、我国法院和检察院的组织体系都分为四级。K、 我国的中央军委是我国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而不是国防部。它领导着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和民兵等武装力量,但警察不是武装力量。国防部、司法部都是行政机关。L、我国中央军委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是作为国家机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有全国人大选举产生,一是作为党的机关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由党代会选举产生。另外,其它各级军事机关并不是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而是由上级军事机关产生。M、 我国的武装力量,承担着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双重任务,其中,保卫祖国是其根本任务。(5)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是什么?答:(6)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其表现有哪些?答:含义:表现:①(人民与人大的关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②(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其它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依法自主行使职权。③(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注意:①在运用此原则做题时,除了考虑上述三个表现外,民主基础上集中(如立法听证,价格听证,网上征集某些建议等)、少数服从多数集体行使职权,民主决策(如选举、表决等)都应运用这一原则)(7)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什么?答: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一方面,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的;另一方面,地方国家机关在执行中央决定的前提下,自主管理和安排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社会事务。(理解是注意:①此内容同样运用于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关系,参见教材第112页倒数第二段的内容;②但不适用于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8)国家机构为什么要对人民负责?答: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在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可见,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9)国家机构如何做到对人民负责?答:(10)什么是依法治国?主体是什么?领导力量是什么?本质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答:(11)我国国家机构为何要依法治国?答: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体现。③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机关存在的依据,也是其行使权力的依据。④可见,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2)在我国,如何做到依法治国?答:(注意:①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②在我国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主要包括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省人大及常委会、国务院。其中,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立的是国家法律,拥有国家立法权。省人大及常委会立的是地方性法规,国务院立的是全国性的行政法规;③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因为,行政机关在国家机关体系中比重最大,人数最多,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④要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作为一个重要措施放到此题答案中去。)(13)如何保证司法公正?答:①要坚持独立司法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与个人均不得干涉。②司法机关要维护权威,严格执法,做到忠于法律和制度,忠于人民利益,忠于事实真相。③坚决纠正执法犯法、以权压法、贪赃枉法等现象,坚决查处司法腐败行为,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要坚持和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建设,加强人大、政协、中共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加强公民的监督,完善司法机关内部的监督。二、公民与国家的关系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14)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及表现是什么?答:在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是通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表现出来。(注意:①在这里,权利和义务主要是分析政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5)什么是政治权利?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答:(16)如何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①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首先是年满18周岁;其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第三,必须心智健全,没有从生理心理上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②选民与候选人是不一样的;③选村长、县长等也类似于选举权的行使;④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但并非基本人权。(17)我们为何必须十分珍惜和认真对待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或为何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答:选举是关系到将国家权力委托给哪些人使的重要问题,要选举那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健康条件和议政能力都比较好的公民当人民代表,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18)什么使政治自由?如何理解政治自由?答:含义:理解:①政治自由使民主政治的基础,要把它与选举权被选举权区分出来;②出版自由、结社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扩展和延伸;③自由是相对的,世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自由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及保障。(19)监督权的表现有哪些?答:批评和建设、申诉、控告、检举。(注意:①选民和原选举单位通过法定程序罢免等方式来监督人民代表;②公民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来监督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20)监督权的意义是什么?答:(21)国家如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答:①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制裁和惩罚侵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22)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①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②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③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④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23)公民的政治方面的义务有哪些?答:(24)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有哪三个原则?答:(25)为何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答: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26)公民如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答:(27)什么是国家安全?什么是国家荣誉?如何维护国家荣誉?答:(注意:①国家安全包括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安全;②在做题时注意国家安全一般与国家机密的保护有关;③国家荣誉一般与国家的尊严、名誉有密切关联。)(28)公民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答:(注意:①国家安定、社会稳定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即“稳定压倒一切”;②另外,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主权独立等也是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29)“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及表现?答:(注意:①此原则既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公民同违法侵权和腐败做斗争的法律武器;②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③这并不是指立法平等,而是指执法守法的平等;④平等并非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同,这与民族平等不一样;⑤宪法上规定的“民族平等”“男女平等”已经实现,其“平等”是指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30)权利和义务的辨证关系是什么?答: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②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从法律上看,公民既是法律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能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有利的条件。④在我国,不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公民,也不存在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公民。(注意:①在经济常识第四课,哲学人生观等方面也涉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但就这里比较全面,所以要记忆;②公民的权利不是天赋的,是我们的革命先辈通过流血牺牲得来的,所以要珍惜。)(31)如何理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答:略。(注意:此内容在哲学集体主义价值观上阐述得更详细,更完整。)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