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第4框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课 型】复习课【高考考点】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联的。首先,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其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总之,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反税法的行为。税务机关要追缴税款,依法处以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机关予以刑事处罚。【复习导读】税收【重点难点分析】税收、利润、债务收入、罚款与收费的区别(1)税收与利润的区别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企业依法上缴税收,不能打折扣,不得讨价还价。利润这里主要指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它是国家以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取得的收入。利润具有无偿性,而固定性就不明显。这是因为企业作为经营者,有义务向国家上缴利润,但以怎样的比例分配,情况会多种多样。可见,上缴利润不如税收那样稳定可靠。(2)税收与债务收入的区别债务(国债、外债)不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更不具有无偿性。因为借债是自愿的;借多少,何时还债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借债是要还本付息的。(3)税收与罚款、没收财产和区别罚款、没收财产等具有强制性、无偿性,但不具有固定性。(4)税收与收费的区别二者都具有强制性,但收费不具有完全的固定性和无偿性。具体区别如下:一是征收的具体主体不同:税收是由国家税务机关代表国家征收的;收费是由其它行政或事业单位征收的。二是用途不同:税务机关征收的税款由国家统一支付,用于社会公共需要;各项收费一般采取专款专用原则,除少数作为财政收入外,大多数用于本行业、本部门业务支出的需要。三是特点不同:税收具有固定性,是一种规范的分配;收费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目前情况下,大多是非规范的分配。【热点点击】材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认为,个人所得税法施行以来,对加强中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调节收入分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法的有些规定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必要进行修改。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分析:经济常识:税收的特征,特别是固定性特征;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哲学常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展的观点政治常识:国家性质;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原则【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对“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A.政府职能就是征收赋税 B.国这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C.税收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 D.国家财政的惟一来源是税收2002年6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据此回答2~3题。( ) 2.用欺骗手段获取国家出口退税的行为是A.偷税 B.漏税C.欠税 D.骗税 3.国家实行出口退税有利于( )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C.国内企业的平等竞争 D.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一论断揭示了税收的( ) A.强制性 B.固定性 C.无偿性 D.阶级性 5.《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经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它是根据我国199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改制定的。材料表明( ) A.税法是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并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不变 B.税法不是固定不变的,我国税法不具有固定性 C.税法规定了公民的义务,是公民义务的体现 D.税法是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法律依据,税务机关可以对违反税法的犯罪行为予以刑事处罚 6.2001年4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总则第五条规定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第四章第五十四条规定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六项税务检查。此两条规定体现了( ) A.税务机关是国家税收征收机关,其权力受到法律保护 B.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阻挠行为都属于抗税行为 C.税收机关可以参与税收立法和政策的制定 D.税收有利于国家实现其职能 7.“有税必有法”,对此,正确认识是( ) A.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 B.先有税,后有法 C.税收是国家制定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 D.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8.税收政策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财政分配本质的是( ) A.税收的强制性 B.税收的无偿性 C.税收的固定性 D.税收的自愿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9、下列选项中对税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征税必须有法律依据B.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返还纳税人,也不需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C.不论企业或个人都必须纳税D.税收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10、王某在乡开发"绿邦农业科技示范园"活动中,对本乡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乡政府决定给他10万元奖金,并明确宣布此奖免缴获个人所得税。对乡政府的做法正确的评价是()A.乡政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发奖金无可厚非,但宣布此奖免缴个人所得税是错误的B.税收是交给国家的,乡政府是国家机关,有权决定免税C.乡政府无权直接免税,但可以委托税务机关宣布免征D.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立的,乡政府无权规定税收11、关于税收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特征紧密相联B.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C.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D.三个特征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三、非选择题12.简答题:简要回答国民收入、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三者的区别和联系13.论述题:自福州市地税局今年推出了在商业零售业索取发票有奖和餐饮业即开即奖型发票后,当地一些商家便想出了各种招术对付索要发票的人。在购物或吃饭之前,商家并没有任何打折的承诺。但买单时,如果客人要发票,老板便会告诉你,拿了发票也不一定能中奖,还不如给你打个折来得实惠。有些消费者虽拿到了有奖发票,但回去仔细一看,发现发票上时间并不是当天的,印章也不是自己购买的商场,原来这是商家用一些未中奖发票来重复使用。对此现象你如何认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C2. D3. B4. C5. A6. A7. D8. B二、不定项选择题9.ABD10.AD11.ABCD 三、非选择题 12.参考答案:(1)区别: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做国民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就是财政收入。税收收入是国家按税法的规定取得的财政收入。(2)联系:财政收入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在国民收入总量中,一部分形成财政收入。我国的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13.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对商家行为类型、危害和解决方法、对策的分析。 参考答案:①商家的行为属于偷税漏税。发票不仅是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依据,也是税务机关依法计税的凭证。②某些商家利用发票偷税漏税,这不仅会给国家税收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会造成税负不公、竞争不平等、守法经营吃亏,从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秩序。③作为税收部门必须加强征管,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同时要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公民纳税意识。④惩治偷税漏税行为,需要社会成员的支持和参与。(1)含义:税收是 为实现其 ,依法 取得财政收入的 。。关系(2)基本特征(3)违反税法的行为: 、 、 、PAGE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